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云芳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现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风险管理的现状,阐述了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风险管理、金融创新的影响及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影响 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89-0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尤其是信用风险与发达国家的信用风险相比具有显著不同,我国银行信用风险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性风险。一方面银行体制不明晰、企业体制不健全、市场融资机制不规范,扩张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效率低下,风险管理系统仅在某个业务部门有所表现,但是就整个行业而言,它是零散的,缺乏一种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统一管理。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信用风险居高不下,正是因为这种信用风险管理覆盖面不全,致使金融创新产品管理混乱,而风险管理机制不建全更加速了风险产生。从整个风险管理模式来说,我国商业银行评估风险、量化风险的技术还比较落后、简单,在制度与资金计划层面,关键的一些参数和计量模型,还没被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采用。同时由于传统的管理理念与科学的管理理念的差距,及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少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风险。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扩大,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从2007年年初开始,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不断加剧,其影响首先表现为股市的大幅震荡。受经济增长放慢,上市公司利润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股市在大幅震荡中持续走低,交易额和融资量明显减少,到了2008年上市公司的业绩降幅也逐渐增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虚拟经济扩展到实体经济,其中金融机构运营损失增大,不管是在银行业、证券行业、还是保险业都因为金融危机造成不同程度的资产规模减小和投资风险的增加。
  2.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在金融危机中,我国商业银行所受的直接损失有限,总体来说商业银行的运营比较稳定。某种程度上促使国内银行业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贷款风险管理制度。金融危机也为我国银行业加快改革和对外扩张提供了机会。但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作用于银行,国内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经营与盈利压力。从其经营模式来看,在市场行情趋冷、消费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支付、融资和财富管理中介职能的发挥受到了很大抑制。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营模式单一,盈利结构不合理。(2)贷款结构不合理,房地产贷款占比增速过快。(3)资产质量受影响,大量不良贷款反弹。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沿海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出口贸易型企业遭受重创甚至倒闭,这使得银行部门投放在这些企业上的贷款大多成为了新增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增加也进一步加剧了危机下国内中小企业的资金经营压力,使一些有生存能力和充足资金的中小企业在对危机发展不确定的心理预期下也纷纷主动关门,致使私人部门的投资下降,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加强。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更好更健康地发展,而且可以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3.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1)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属于高风险行业,所以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业务普遍存在风险,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原因是商业银行业务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商业银行是信用的融资中心,在这个相互密切联系的信用多边关系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因为商业银行地位与特殊的作用,其不仅向社会提供信用,而且还在不断地创造信用,它派生存款的放大功能在风险发生时会将损失同样放大。使其一旦发生风险,就很容易蔓延与扩散。这种风险在商业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是一种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所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贯穿商业银行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家为缓解金融危机而出台了新的“国十条”政策,为扩大内需而投放了巨额贷款。这笔贷款调动了银行的积极性,在2009年全年银行新增贷款为9.59万亿元,较2008年增长95.3%。从总体来看,银行业的经营质量和宏观经济未来增长是高度相关的。经济出现可持续的向好发展,银行业坏账就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爆发,而在这笔巨额的贷款中除了用于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的大部分的贷款还是流入了房地产和证券业,本身就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与其真实价值之间的差距被进一步的拉大,很容易造成房地产的泡沫。而这一笔巨额贷款不知道具体有多少资金流入证券市场,过多的钱推动了证券市场的繁荣,也预示着信贷的高增长。而这种异常繁荣的资本市场的背后,就可能带来银行的大笔的坏账损失,为银行的风险管理埋下了隐患。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启示
  1.加快经营模式的改变,优化收入结构。商业银行应该加快业务创新,在对传统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同时积极发展中间业务,改善盈利结构,推出新的负债种类,吸引资产扩大资金来源,同时优化存款结构。在贷款方面,不断推出新型贷款种类,使贷款方式灵活多样。从组织架构、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等多方面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拓宽表外业务,不断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对创新型业务和中间业务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占比。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将推动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变,但也显示出其高风险的一面。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其发展的水平应与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相匹配。对处于创新能力较低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其表外业务在与国际主流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相比,在规模、结构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表外业务品种过于单一,范围过于狭窄,层次较低,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及其他衍生产品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强表外业务创新,大力拓展表外业务,优化收益结构。
  2.风险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在过去的20年里,银行的管理重点由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过渡到以风险计量和风险优化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根据监管要求,银行必须从经营收益中提取足够的拨备,以缓冲预期损失;同时维持资本充足率水平不低于8%,以缓冲未预期损失。通过完善各种监管手段和方式,实现对各商业银行从市场准入到市场推出的全面管理。监管重点在原有以合规性为主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合规性和风险性并重;抓紧制定已出台的商业银行法规的实施细则,以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尽快制定网络银行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监管方式,强化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和其他社会监督的作用。
  3.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要同步。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产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银行的竞争能力。各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服务效率,大力推进并有效利用金融产品创新。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加强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增强以消费信贷等为代表的新贷款业务的比重,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推动以信用卡、衍生金融工具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的创新力度,优化银行盈利结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必须以风险控制为前提。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这些都是以风险的有效控制为前提。一个好的金融创新产品不仅要有效地建立经营管理风险政策,还要慎重地制定业务风险管理政策,梳理经营管理流程,使风险程度始终处于可控的状态。在应对危机时,企业会有新的需求、新的服务工具和新的产品的要求,也应该是商业银行进行创新的重要时期。历史的经验证明,每一次危机过后,都会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形成一个创新发展的高峰期。商业银行要根据企业的新的需要及时创新业务模式、新型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满足客户新的需求,在新的层面拓展客户服务能力。这是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和积极态度,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特别注重资本充足率风险,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取向确定不同的资本充足率;要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完整、科学的风险测量方法,应用完整科学的风险监控工具,科学制定风险控制参数;要高度重视风险数据的积累和完善,特别是对历史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通过数据积累判断未来风险;要明确风险政策,使之具有可执行性;要严格控制操作性风险,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精细管理;内部人员管控、制度执行、授信业务审批流程、激励机制、信息系统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都要加强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4.提高对存款立行积极意义的认识。存款是商业银行一切业务的基础,特别是在贷款监控仍然是“以存定贷”的经营模式,实行严格的存贷比控制的情况下,银行放贷的总量是由银行吸纳存款的总量来决定的。各商业银行内部也是严格的存贷比控制。这种“以存定贷”的经营模式、以存款作为放贷标准的方式更有利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坚持存款立行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形象,存款规模的大小从一定意义上代表着这家银行的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通过存款建立广泛的客户基础,为银行产品提供营销平台;存款也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稳定的业务基础,从而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盈利来源;通过存款立行可以有力地推动并提升银行品牌;通过存款客户可以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条件。
  5.以服务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应对危机。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是商业银行危机应对能力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作为特殊服务业,其本质是提供服务,商业银行通过改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现在应该重提服务兴行这一基本战略,特别是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具有较强的同质性,提供的产品趋同,服务手段趋同,卡功能趋同,服务质量就成为提升银行品牌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服务质量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现在服务质量的内涵上升为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如理财室、理财中心等。商业银行的服务成为功能完善、服务效率高、专家式理财、设施齐全、诚信文化、历史责任感的品牌。要细化服务对象,按特点、对象和目标分为生命客户、重点客户、潜在客户、控制客户,为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服务手段和服务组合,配合不同的服务战略,使客户服务细化和专业化。细化服务流程,从业务营销向顾客营销转移,从单一业务营销转为根据客户不同业务需求提供不同的组合和产品,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全方位服务对接,实现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的提高。培养服务文化,由被动的管理事和物以及向客户提供产品转为管理人和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服务;从管理人的行为向管理人的思想并逐步形成一种服务观念、理念转变;从外部实施控制转为自主性控制。营造良好的营销文化氛围会带来全员特别是营销人员服务效率的提高。从而大幅提高整体竞争优势和能力。
  (作者单位: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财务处 山西太原 030001)
  (责编:李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3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