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上市公司内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红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会计舞弊、财务造假的问题,为了降低上市公司经营上的风险,在上市公司内部建立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但是从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水平。本文从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水平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评价 建议
  一、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一)内部控制评价概念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保证企业资产安全、经营管理合规合法、相关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完整性是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果和效率,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对企业的审计程序的确认提供帮助,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选取的主要依据是评价的目标和程序的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评价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主要的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抽样法、问卷调查法、标杆法。
  抽样法主要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种,其中随机抽样的特点是每个单位抽取的概率是相同的,它排除了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虽然看起来描述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保证相同的概率是比较困难的;非随机抽样是指不能在随机抽样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一种假设和初步设想的方法,对抽样调查小组提出了较高的抽样经验;从实质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并根据市场固有的风险和发生的频率,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范围来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问卷调查法是在内部控制评价比较常用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易于执行、简单易懂,受到了大部分调查小组的广泛应用,但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并不是照抄一些模式,而是要考虑到企业的风险控制点和评价的程序,被调查者的主动性会直接影响到问卷调查质量的水平,因此问卷的调查者要精心的设计好问卷的问题,方便进行统计和问答。
  标杆法与前面两种方法相比使用率较低,一般的大企业会采用标杆法,这种方法的目标主要有执行出色和内部控制设计出色的企业,标杆法的一般程序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标杆小组的建立,确定和分配标杆小组成员的职责;第二行业内标杆的确立,对行业内标杆的内容要经过充分的调研确定,不能轻率的决定;第三对标杆企业的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积极的寻找出与目标公司之间的差距,并找出缩短差距的方法。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
  1、有利于企业市场形象的提升
  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中关键的环节之一,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信息披露的压力下,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使得企业的行业优势、内部控制环境、发展战略可以通过对外信息的披露来进行充分的体现,企业可以通过对披露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通过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透明度取得债权人的信任,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来进行融资。
  2、有利于防范风险
  内部控制评价需要企业的员工对内部控制有自己的看法,内部控制评价的人员可以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掌握更多的内部控制信息,并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寻找出企业可能会面临的经营风险。
  3、有利于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
  内部控制评价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有效制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第二,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互相牵制可以有效降低财务人员串通舞弊的问题发生,可以有效避免财务错报的情况发生;第三,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对管理层的行为进行规范,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不少上市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不够完善,由于没有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导致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多样化,直接降低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可比性,内部控制评价水平的提高也受到了遏制。同时,一些上市公司并未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仍是按照传统的习惯和方法而不是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管理和经营,内部控制的随意性较大。
  (二)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不健全
  从实际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还有待于完善,内部控制的评价还得不到内部审计机构的保障,在内部控制评价方面很多上市公司也不愿意花费大量成本,这样就会导致上市公司内部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有所差距,需要指出的是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需要与其他相关的制度相辅相成的,需要相关制度来保障内部控制评价的顺利进行,然而上市公司中的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内部控制评价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导致了内部控制评价机制的不健全。
  (三)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不充分
  在内部控制评价方面,一些上市公司比较重视的是自我评价的书面结果,往往追求的是“零缺陷”或者“合规”,从而对公司内控报告进行美化,导致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过于形式化,信息的使用者很难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四)评价过程缺乏定量的方法
  从内部评价报告的调查情况发现,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现在企业主要采用的内部评价的方法,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在于简单易行,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的缺点,其缺点在于不能够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定量评价,不同企业之间的内部评价水平也不能够进行很好的比较,采用定性评价方法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降低了评价报告的可靠性,然而采用定量方法就可以弥补定性方法的不足之处,虽然定量方法也会存在着一些主观臆断,但是可以对最后的情况进行打分,有利于对不同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提高评价报告的可靠性,然而在大部分企业中内部评价过程采用定量方法较少,降低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水平。   三、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水平的合理化建议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健全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是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上市公司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要对内部控制的标准进行量化,要从上市公司的视角情况出发,根据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要素来量化公司的评价标准,只有保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健全性,才能够提高评价报告的可靠性。
  (二)提高内部控制评价保障机制
  上市公司必须要认识到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评价保障机制来保障,更离不开外部监管部门的辅助,因此上市公司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保障机制,一方面上市公司在相关的保障机制中要提高对审计人员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为了调动起审计人员的积极性,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要将内部审计部门的评价和监督职能发挥到最大化,加强对企业综合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也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来进行指导,并通过相关的监管主体来提高上市公司内部评价的有效性。
  (三)提高对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
  一些上市公司认为对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会花费大量的成本,过多的披露内部控制评价的信息可以泄露一些商业秘密,但是这种意识是不够正确的,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情况来看,要加大对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上市公司只有客观公正的对评价信息进行披露,才能够更好的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同时也要让上市公司的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要强化员工的评价信息披露认识,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制度。
  (四)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评价
  上市公司内部评价方法应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其中定量的方法可以采用简单的加权平均评价法,选取和构建评价指标是加权平均法的首要思路,对评价指标进行赋值要根据相关指标在企业业务中的重要性来确定,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定量评价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对上市公司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上市公司要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水平,促进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张冬洁,陆伟达.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3(13)
  [3]闫志刚.内部控制质量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40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