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迟

  卓越公司衰落往往由于扩张太快、战线过长――不是死于没有机遇,而是死于机遇太多;不是“饿死”,而是“撑死”。“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应当在前期高速成长的基础上,着手建立更可持续和稳健的增长模式
  
  201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利润依次为17.81万亿、16.75万亿、5.77万亿、0.73万亿元,门槛值是55.42亿。分别比上年剧增34.61%、22.35%、17.27%、40.38%和33.25%。2010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美国为19.4%。中国把美国赶下其盘踞110年的最大商品生产国宝座,标志着中国制造业达到了崭新的高度。
  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呈现八大特征,包括规模大幅增加、经济效率有所上升、研发投入与专利均增加、产业分布基本稳定、东部地区仍有明显优势、民企继续强劲增长、国际化水平有所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同时,制造业存在种种问题。“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应从多个方面着手,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从快公司向稳公司转变
  
  2004-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收、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利润、门槛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3.45%、221.44%、22.34%、22.12%、18.31%。然而,粗放的发展模式下,企业的高增长不可持续。Jim Coess在《再造卓越》中指出,许多案例表明,卓越公司衰落往往由于扩张太快、战线过长――不是死于没有机遇,而是死于机遇太多;不是“饿死”,而是“撑死”。这值得成长中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借鉴。“十二五”时期,制造业应当在前期高速成长的基础上,着手建立更可持续和稳健的增长模式,愿景更为清晰,对主业更为专注,对创新的追求更为实际,对内功修炼更为倚重,对机会追逐更为谨慎,实现从快公司向稳公司的转变。
  
  增强战略动态管理能力
  
  制造业企业要以金融危机为鉴,增强机遇、忧患意识,提升战略动态管理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
  一方面,运用避险类支付、结算和衍生工具规避金融风险。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加快,企业应增强运用避险工具锁定汇率升值风险、规避汇兑损失的意识,运用避险类支付、结算和衍生工具,如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另一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特别要切实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全面实现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可以真正帮助企业在理顺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实现生产制造和物流供应过程的可视化和可追溯、生产现场信息的及时反馈,有效监控产品质量、设备,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强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将数据有效化、有序化、合理化并充分利用。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是最低成本的投资和最具显效性的投资。
  
  优化供应链运作
  
  我国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主要原因是我国制造业只是加工车间,许多情况下上游的原材料供应链与下游的价格链都掌控在别人手里。经济学家郎咸平曾给中国制造业开出两剂药方:整合供应链和生产开发。
  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研发和市场,而这正是我国制造业所缺乏的。因此,企业应当在生产环节上全力向上游与下游拉伸,力争改变以加工为主业的发展方式,打造从上到下、纵向一体的“垂直产业链”。这种向产业链两端延伸的模式并非让企业回到原来“小而全”的轨道,而是以行业内大企业作为龙头,构筑产业集群的大平台,带动中小企业分工合作,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形成差异化发展。最终增强产业的稳定性,提升整个产业链水平。
  提升供应链的运作。首先,供应链管理要将品牌从过去点对点(个体对个体)的竞争,转变为系统对系统(产业链对产业链)的竞争:伴随着专业化的分工,品牌应该进入包括产品生产、设计、研发、销售、物流、信息化管理、渠道建设等在内的“系统竞争”阶段。这将是更为高水准、复杂的竞争。其次,要从过去相对封闭单纯的买和卖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相对较开放的平台,让整个供应链的利益方都能参与产品开发、价格制定、集成创新等环节。再次,供应链管理应关注从有形创新向无形创新的转变。过去,业内更多注重的是产品内在功能性的创新,比如质量、技术。随着产业的发展,产品应该在节能降耗减排带来的功效、可持续消费、商业模式的创新等方面下更多功夫。
  
  推进产业融合、产融结合
  
  产业融合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使企业创造制度绩效,形成开放性的产业融合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新科技革命、大型跨国公司的发展,全球产业融合发展日趋明显。实现产业融合是加快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这包括:传统制造业内部重组融合,优化原有产业结构和组织形式;传统制造业与高新产业融合,通过高新技术嫁接改造等多种方式,拓展新产品和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传统制造业与网络产业融合,加速电子商务发展,使信息流无障碍流通,价格信号传递及时准确,标准化更易实行,生产经营效率大大提高:传统制造业与文化产业融合,通过形成、提升和提炼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实现传统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的对接,通过对传统制造业所拥有的传统工艺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合理保留和运作,使之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基础元素,变历史文化底蕴为新的竞争优势。
  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寻求经营多元化、轻资产化、资本虚拟化,继而提升资本运营能力的必由之路。迈入“十二五”,如何利用有限资金将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数级放大,进而构建产业链控制力并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势必成为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首先,实业资本转换成金融资本。往往是将流动资产参股相关金融产业,从持股到参股,最后到控股。企业自发的产融结合多是从小做起,从典当、担保等较易人手的金融行业做起,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其次,利用实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互动关系,进行相互渗透,背靠实业面向金融机构,打通融资过程中的瓶颈,获得更多融通便利。再次,要将实业资本、金融资本和虚拟资本进行融合,通过IPO、借壳、股权置换等形式运作上市,大幅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通过菜单式的兼并收购,实现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最后,也是产融结合的高级阶段,在产融一体化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产业支配和结构性投资。企业控股商业银行、成立担保公司和组建证券公司,将实业、银行、保险、债券等资本市场联系到一起。
  
  积极拓展新兴产业
  
  工信部预计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4.3万亿,2020年为11.4万亿。企业在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对企业而言,现阶段最应注意的是技术风险。因为新兴产业均处于产业形成期,虽然技术创新的强度非常大,但各种技术路线都在探索中,许多领域最大的特点是技术的不确定性,很多技术不够成熟,可能很快被另一种技术代替,且往往具有颠覆性。因此,盲目投资蕴涵巨大风险。
  从产业角度看,最需要关注的是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因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大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重要途径。
  (作者供职于中国企业联合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6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