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与出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福

  在过去10年中,中国企业除了在“做大”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世界500强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身影。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则更加速了这一趋势。这使得在中国企业界中开始流行一种新的情绪:自信。
  这在汽车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多年以来,由于在关键技术上无法实现突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命运一直多舛。但得益于近几年中国向汽车社会的转型以及政府的产业振兴刺激计划,中国汽车业在过去两年实现了爆炸性增长。与之相对,欧美汽车业则是一片萧瑟。于是,我们看到了众多自主品牌开始涌现,并提出了疯狂的海外扩张计划。得到股神巴菲特青睐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更是提出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的口号。
  到底该怎么看待中国企业的扩张冲动?
  从机会窗的角度,一如1960年代的日本和1980年代的韩国,全球化分工协作的深化、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中国企业位势的上涨以及中国真正开始步入消费社会,都给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蜕变机会,是谓大势所趋。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须承认,中国企业的管理基础的薄弱,尤其是战略管理的缺位,为中国企业的“做强”之路埋下了诸多陷阱。TCL和联想在国际化道路上所交的高额学费就是明证。
  出路在于放低姿态,更要放弃走捷径的意识形态。仍以汽车业为例。在质量上走捷径的“够用就好”经营哲学让众多中国后晋汽车制造商尝到了迅速上位的甜头,但这一在个人电子消费产品已经应验的方法论本质上并不能适用于汽车这一大宗消费――对任何定位的汽车企业来说,质量都是其生命线。凭后发优势,中国的汽车制造商的确不必再像丰田那样花三四十年时间才在汽车工程学上达到一流水平,但要真正赢得消费者,它还是要做好长征的准备。即便是全球制造业翘楚的丰田汽车,也因忽视质量在2010年初的大规模召回事件中付出惨痛代价。
  凡此种种,均使孟凡辰博士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战略管理思想,最重要的是标杆对比的方法论,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荐读理由:本书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从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 生”,到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再到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本书中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意真情切,字字珠玑。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作者:李开复 范海涛
  中信出版社
  2010年5月
  
  荐读理由:全球统计表明:“质量代价”高达企业税前利润的3-5倍。今天的中国只有坚守“中国制造”的兴国之策,并不失时机地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蜕变,方可承担起中华民族崛起之使命,而蜕变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从“制造数量”向“制造质量”的跨越,也就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质”的跨越。本书不仅重点解决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也为“中国制造”如何领跑世界提供了系统、详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质与量的战争:透视“中国品质”的真相与未来》
  作者:杨钢
  东方出版社
  2010年5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7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