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营改增”背景及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志艳

  摘 要:从2011年财税部门下发营改增试点方案,2012年1月1日上海开始营改增试点到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全面铺开,营业税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营改增税制改革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营改增”;历史背景;意义
  从2011年开始,各地开始执行党中央关于“营改增”的试点方案,北京、上海、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天津、浙江和湖北等地先后确定实施“营改增”的纳税方案。采取增值税的纳税方式历经4年多的试验和反馈,最终于2016年5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营改增”纳税政策。“营改增”的范围也从之前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产业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同时将各行业的纳税税率降低,还可以进项抵扣,大大降低了纳税人的赋税金额,减小企业的竞争压力。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至此,营业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将更加规范。那么,营改增将产生何种影响呢,笔者通过新旧税制对比,将营改增的原因及历史背景,以及营改增的意义简要阐述。
  一、营改增的原因及历史背景
  1.我国传统实施的税制结构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不仅不能规范纳税事业的健康发展,还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赋税压力,出现很多逃税漏税的现象。增值税主要适用于制造业,而营业税主要适用于服务行业,这两种纳税方式都在税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增值税可以有效避免征收重复的税额,使得制造业的发展享有比较大的利润空间,但是在服务行业采用的营业税的征收方式,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重复纳税的项目,加大企业资金的流出,减少经济利益空间,降低服务人员的基本工资,无法促进行业稳定的发展。
  2.原有税制重复征税现象严重,造成增值税链条中断。由于营业税是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征收营业税的时候通常都是按照企业实际经营的收入进行纳税,忽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其他附加的成本。这种纳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打击企业缴纳税收的积极性,从而产生一些逃税的现象,不利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容易形成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破坏原有的市场制度。
  3.将服务行业的纳税方式定为征收营业税,就是对服务行业发展的制约。“营改增”试点方案中将服务业排除在外的税收体制,体现了当时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很多制度和政策都不是特别成熟,服务市场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4.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无疑是政府探索改革的积极信号的变化,增值税和营业税并立打破了商品和劳务流转课税方式的统一性,进而形成了不公平课税格局。其表现有四点:
  一是增值税中的进项抵扣的条件苛刻,在进行税额核对时存在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少款项不能进行抵扣,比如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货物、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等。站在某个角度来看,其实还是存在某些重复征税的项目。
  二是人为造成进项税额抵扣不完整。从本质上来说,增值税扩围改革主要目的是避免重复征税,理顺经济关系。
  三是遇到出口瓶颈:服务出口含税,不利于国际竞争。
  四是出现税收征管难题问题,传统商品服务化,商品和服务的区别愈益模糊,税收征管面临新问题。
  二、“营改增”的影响及意义
  在中国进入“十三五”重大发展机遇期,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两个积极性
  增值税的特点是抵扣,以销项税减去进项税,让纳税人只为产品和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这符合结构性减税的原则。对于在“营改增”初期部分企业可能会出现税负增加的现象,因为这些企业在“营改增”实施前刚买了设备,没有新设备的购置,也就没有抵扣,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企业的税负会减少。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有效的减低了企业纳税金额,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促进企业资金的流动,加快企业市场的发展。
  通过全面实施的营改增,可以平衡各行业的纳税制度,易于形成良性的市场氛围,激发市场活力。国家通过纳税政策的改变鼓励社会人士积极投入到创业和创新的行列,促进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繁荣。推动新型产业的诞生,优化产业结构,为中国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越的市场环境。
  2.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
  由于传统的税收将纳税方式与纳税对象的分类,导致不少行业存在不统一的纳税制度,不能在市场上形成完整的征税链条,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之间不合理的配比,在征税过程中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
  过去服务业主要交纳营业税,企业为减少重复交税,容易向“大而全”或“小而全”方向发展。营改增的全面铺开,有利于企业打破第三产业发展瓶颈,让企业放下包袱,推动第三产业朝细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曾长期倚赖这“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也就是所谓的需求侧,并常年维持了两位数的GDP增长率。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供需矛盾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需求侧结构日益丰富多元,并开始飞速向服务化、高端化和个性化升级转型,而供给侧发展则欠缺活力,严重滞后,传统模式难以有效满足新需求,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如行业产能过剩、楼市库存过多与企业税负债务水平居高不下等问题。
  三、营改增是如何优化投资结构的呢
  首先,营改增的全面实施,通过增加企业的抵扣环节,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节约成本,有利于鼓励企业有效使用资源要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其次,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将进一步打通,促使企业从“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引导企业产品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再次,鼓励传统工业引入互联网和新兴产业相关配套服务,通过配套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了核心工业产业的附加值。最后,顺应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产业发展的改革趋势,通过推动金融业、物流产业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营改增”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工业发展创造完善的税收抵扣链条,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优化投资结构。   其次,营改增是如何促进消费的呢?
  由于营业税是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营改增”后使得企业提供的产品成本下降,成本的下降使得企业有更多的利润空间,并利用节约的资金提供更优秀、便捷的服务。产品成本的下降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有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提高百姓的消费欲望和需求。
  营改增是如何优化出口结构的呢?
  “营改增”本质上是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不统一以及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以完善税收制度,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外贸出口的市场环境对外贸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因素,但是即使在这样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要大力促进外贸行业的发展。营改增促进外贸企业直接成为税款的承担者,我国出口货物的税率直接增加了6.83%左右,因为开具的运输费用和代理费用发票都会成为增值税发票,加重外贸企业的纳税压力。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外贸企业出口环节应该是免费,实际情况却是外贸企业需要先进行增值税的缴纳,然后根据实际采购货物的增值税发票申请退税。此时,如果外贸企业不能将发票与货物一一对应,就很难享受营改增带来的优惠政策。
  另外我们希望国家可以成立专业的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小组,能够结合市场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税率,真正实现为企业减压的目的。例如物流企业在改征增值税之后,由于税率上调就带来120%左右的税负增长,这不仅没有为物流行业减轻税负压力,反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税收额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降低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由于现在的运输税率为11%、货物代理费用税率为6%,这些都会成为外贸企业的出口成本。如果外贸企业只是纯粹的做出口业务,那么这一部分的费用就需要企业自己承担,因为没有进项抵扣发票,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扣,减少成本就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就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利润空间缩小,企业获得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国家可以考虑改善外贸行业的征税政策,给外贸行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环境,促进我国外贸行业的良性发展。另外外贸企业也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降低营改增对企业经济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占领更多国际市场空间。
  总而言之,营改增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之后,不仅影响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利润空间,同时也影响消费者的利益。只要政府按照既定的税收政策进行正常的纳税,就会形成越来越规范的市场制度,就会带动各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增强我国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管理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12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