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货膨胀测定的方法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瑞雪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变化的今天,通货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经济现象,而通货膨胀带给人们以及国家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以及成本提高等属于通货膨胀对人们生活的经济表现形式。而对于国家而言,货币升值表明国家的经济实力上升,而货币贬值,对国家的GDP等其他方面都有严重的影响。测定通货膨胀,不仅能帮助政府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也有利于政府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测及预警,协助政府对于市场的调控。本文通过价格变动角度以及货币数量角度两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了对于通货膨胀测定的6种方法,其中包括GDP缩减指数法,消费价格指数(CPI)法、生产价格指数(PPI)法、两因素商法、两因素积法以及增长率比较法,通过分析这6种方法的优缺点,让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测定方法有一定的认知。
  关键词:通货膨胀;价格变动;货币数量
  一、引言
  通货膨胀,简单的说来,是伴随着现代的商品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界各国的商品经济活动中都能发现通货膨胀这样的经济问题。它是国家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失去平衡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如何去选择和使用比较合适且准确的通货膨胀的测定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的通货膨胀的统计测定的相关方法中,我们可以选择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行通货膨胀的统计测定分析。一个方面是从价格变动的角度考虑,第二个方面就是从货币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如果考虑从价格变动角度的方面来进行通货膨胀测定的时候,我们一般所采用的价格指数体系可供选择的测量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指数指标:一是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指数(GDP缩减指数),二是消费价格指数(CPI),三是生产价格指数(PPI)。而如果选择考虑从货币数量角度的方面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时,我们主要运用到的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两因素商法,二是两因素积法,三是增长率比较法。两种不同的测量角度,六种不同的测量方法,都让我们对复杂的通货膨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预测通货膨胀、协助政府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通货膨胀,我们选择何种方法去进行统计测量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对这六种方法的比较来衡量如何合适的选择通货膨胀的测量方法呢?
  二、从价格变动角度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
  大部分的学者都这样认为:通货膨胀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保持一个持续性上涨的局面。那么,我们在进行通货膨胀的测量时,就可以选择从价格的变动角度这一方面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在现行的国际经济体系中,一般也都是通过这个角度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如何通过价格变动角度来完成通货膨胀的测量,就需要依据与价格有关的相关指数指标来进行计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3种从价格变动角度测量通货膨胀的方法,并分析这3种方法的各自优缺点,让大家对这3种方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1.GDP缩减指数法
  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GDP缩减指数)如果以公式法的定义看来,等于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在目前我国的统计方法制度中,是这样评价用GDP缩减指数法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用GDP缩减指数法来计算GDP的实际增长速度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通过GDP缩减指数法来测量通货膨胀的方法,是目前在人们心中认为理论中的最适宜于用来测定通货膨胀的方法:一个方面的原因要从投入与产出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价格变动上产生的对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影响,所以,这种方法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方面是比较全面的。二是因为GDP缩减指数囊括了所有产品和劳务的统计,所以它比较适用于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描述情况。但是,如果把这种方法用来与消费价格指数(CPI)法比较而言,GDP缩减指数法在反应通货膨胀的时效性却较差,很难适应产品物价的更新速度,且搜集资料的渠道和编制GDP缩减指数的计算方法都较为困难,所以,GDP缩减指数法人们心中比较偏理论化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用于测定通货膨胀的方法。其次,因为GDP缩减指数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算范围的价格指数,其涵盖的编制范围不仅仅只是价格的变动还涵盖了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内容,尽管这种方法考虑的内容比较全面,但其所涵盖的范围却过于大,所以如果通过用GDP缩减指数法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在数据的准确性方面比较欠缺,收集各项数据的工作量,编制各项数据的时间消耗也较大。其次,在对于通过用GDP缩减指数法而测量出通货膨胀的数据结果,在反应通货膨胀对于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上看,其直观的操作性也不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法。
  2.消费价格指数(CPI)法
  CPI是反应宏观经济情况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出居民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商品以及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情况。以大家比较熟知的情况简单说来,就是随着时间变动商品价格在市场上的百分比增长率。从随时间的变动情况来看,我们很容易发现通过消费价格指数(CPI)法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这种方法的时效性较强。因为编制CPI的过程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过程比较简单,在时效性的方面体现较强,所以CPI是国内外普遍认为的理想测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从目前国际上所采用的测定通货膨胀的方法来看,被采用最多的用于测定通货膨胀的方法也就是消费价格指数(CPI)法,我国也是诸多采用这个方法的国家之一,用这种方法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因为CPI指数对于我国公民而言,是比较熟悉的,在公民意识里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比较容易被接受。但是通过消费价格指数(CPI)法来测量的通货膨胀没有考虑到国家或者是社会集团的消费,仅仅考虑了居民个人的消费情况,所以,在数据范围的全面性来看,是比较欠缺的,在这一点上,也是消费价格指数(CPI)法的一大不足。
  3.生产价格指数(PPI)法
  PPI主要是用于反映在某一段时期内的价格变动情况。它主要用于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是反映经济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衡量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各种商品成本价格的变化情形,所以,如果我们需要测定的对象是属于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那么在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时,采用生产价格指数(PPI)法是效果最好的测量方法。从理论上而言,伴随着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物价的变化最终将会反映到产品的价格上去,因此PPI的变动的情况就与未来物价的变化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对于经济周期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并能对未来的物价进行预测,因此采用生产价格指数(PPI)法来测定通货膨胀,如果将其运用于通货膨胀的早期预警方面,会取得比较大的效果。但在反映劳务价格水平的变化上却存在缺陷,在劳务活动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向上的适应性较差。   3种测定通货膨胀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何去合适的选择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是因为通过从价格变动角度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时,需要考虑到的市场因素要求都比较高,所以这中角度的3种测量方法只适合用于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而目前我国的市场制度还在不断的提升中,所以,除了从价格变动角度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还有从其他角度也可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其次,从价格变动角度的方面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也没有考虑到市场问题的隐蔽性,在细节处理问题上就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这也是从价格变动角度来测定通货膨胀的缺陷所在。分析完了从价格角度的通货膨胀的3种测量方法,下面再给大家介绍3种从货币数量角度来测定通货膨胀的方法。
  三、从货币数量角度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
  通货膨胀的最根本的原因实际上是市场上的货币的供应量远远超过了货币的实际需求量,简单的说来,就是市场上所流通的货币数量过多,所以通过从通货膨胀的最根本的原因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通货膨胀与市场上的货币数量有一定的联系。根据通货膨胀的定义来看,我们不难看出,通货膨胀与货币数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另一个角度――货币数量角度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量。下面,我将介绍从另外一种角度的3种方法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并分析这3种方法的各自的优缺点。
  1.两因素商法
  提到两因素商法,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相信只要学经济的都会知道欧文・费雪非常著名的费雪方程式MV=QP。根据这个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计算期的理论和实际的货币流通量。不论是计算期的理论货币流通量还是实际的货币流通量,都与计算期的商品价格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我们通过由帕氏价格指数构造出的关于通货膨胀指数来看,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测定与商品的价格指数和货币流通速度指数有很大的关系。由这个通货膨胀指数公式(通货膨胀率=帕氏价格指数/货币流通速度指数)可以看出,当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一个固定值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商品的价格指数的测定来表示通货膨胀的测定。
  2.增长率比较法
  如果用增长率比较法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就需要用到货币数量的剑桥方程式(M=KPY),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角度来进行对剑桥方程式的一个变形,可以得到:货币供应量-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货币持有系数增长率+价格总水平上涨率。而公式中所提到的货币持有系数增长率可以反映出通货膨胀的一个隐性因素,而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率则是通货膨胀公开的表现方式。在这个公式中,我们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货币化进程的影响,如果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那我们的公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完善后的结果为:货币供应量-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货币化进程中的货币增长率=货币持有系数增长率+价格总水平上涨率。由公式可以不难看出,想要通过增长率比较法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就需要通过计算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以及我们所提到的货币化进程中所需要的货币的增长率的差值。通过比较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货币化进程中货币的增长率之和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通货膨胀的情况。这里我们是以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发生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以及货币化进程中为前提。
  3.两因素积法
  两因素积法相对于增长率比较法而言,更深层次的考虑了通货膨胀测定过程中的隐性元素。在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两因素积法用于观察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在公开和隐蔽两种条件下的一个程度关系性。我们通过货币数量角度来测定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综合的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货币实际需求量)-1。再根据剑桥方程式(M=KPY)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的测定货币持有系数、商品价格、经济总量这三者有关。价格水平指数和经济总量属于公开因素,而货币持有系数指数属于隐性因素,我们就可以得到:通货膨胀率=(公开的通货膨胀率+1)*(隐性通货膨胀率+1)-1。这就弥补了增长率比较法在隐性的通货膨胀因素方面的缺陷。
  通过从货币数量角度来考虑通货膨胀的3种测定方法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在使用增长率比较法的过程中,我们如果只用价格指数的上涨率来进行通货膨胀的测定,就会发现我们把货币持有系数增加作为了通货膨胀的抵消因素,进而忽略了隐性通货膨胀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通货膨胀的测定结果产生了偏差性,而这种测定方法也没有考虑到时间的滞后性,也就是货币的发行量过大与价格的上涨之间的时间滞后关系。而增长率比较法所欠缺的对隐性因素的考虑在两因素积法的方法中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两因素积法公式中存在一个比较理论化的系数指标,就是正常货币持有系数,这个系数指标存在测算的误差性,由此对通货膨胀测定的准确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从两种不同角度出发所延伸出的6种测定通货膨胀的方法虽然都各自存在着优缺点,但对于通货膨胀的测定而言,却是十分重要,也有学者曾经提出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会对通货膨胀的测定有一个更确切的数据,但目前因为这几种方法的差异性较大,还没有能够完成几种方法的结合,相信在后面,随着我国的市场制度的完善,对于通货膨胀的测定一定会更加精确。以上对于通货膨胀的方法的简单分析让我们对通货膨胀的测定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作者简介:李瑞雪(1995.09- )女,汉族,重庆沙坪坝,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在读本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36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