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踏,一个中国品牌的故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晓慧

  今天的安踏,连续五年市场销量排名第一。在众多体育运动品牌纷纷复制“安踏模式”的时候,这个不安分的行业小巨人已经将目标瞄准了国际市场。在这个与狼共舞的时代,选择去狼的地盘与狼争食,安踏和背后的丁志忠有着怎样的引人故事
  
  安踏总裁丁志忠有着闽南人独有的特征,微微下陷的眼睑,稍稍凸起的颧骨,黝黑的皮肤,身材不算魁梧。光亮整洁的头发和笔挺的藏蓝色条纹衬衫彰显着眼前这个男人的品位,也透露出晋江商人的精明和干练。
  丁志忠保持着闽南人的生活习惯――喝茶。采访时,丁志忠准备了闽南特产“铁观音”,橙黄透亮的茶水入口微苦,滑过嗓子时却甘甜而润泽,让人回味无穷。
  对丁志忠而言,辉煌永远是曾经,他只注目于未来的事。“不要总是陷入回忆,但也不能忘本。我只是想以一颗平常心,做好每天该做的事。”就是这样一个“平常”的丁志忠,却在颠覆着不平常的概念,并赋以其新的诠释。
  
  草根≠低档
  
  17岁,当今天的孩子们还在用各种伎俩要求父母买名牌鞋的时候,丁志忠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开始创中国的运动品牌。他的商业感觉,让他有着同龄人无法具备的眼光和胆识。
  1987年,丁志忠带着600双鞋,进军北京市场,他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是王府井商场,那岂是一个“难”字了得。
  在推销过程中,丁志忠一趟趟找商家,靠着那股子勤奋和诚实,两年时间,终于在北京站稳了脚跟。他让自己的鞋,遍布了北京所有的大型商场。
  谈及此事,丁志忠不觉得有什么,“动机很单纯,就是想挣钱,想过和别人一样的好日子。”他说“当时也不懂得采取什么特殊策略,就是执着。一开始,商家根本不接受我,我天天去,他们慢慢就被感动了。这样,我才有机会说服他们销售我的产品。”
  提起打入京城的这段经历,丁志忠的父亲,安踏集团董事长丁和木很为自己的这个次子感到骄傲。“我们当时只是一个制鞋作坊,一般都是在家等客户上门购买,根本没有主动走出去的意识,直到二儿子提出要去北京推销鞋。”年少的丁志忠从此踏上从商之道。
  
  中国那么多行业,丁志忠对鞋情有独钟。在丁志忠眼里,鞋不单单是一种行走工具,更是一种尊严和地位的象征。
  安踏运动鞋的市场定位是14岁至26岁的年轻人,这群人正处于学习阶段,或者刚刚工作不久,没有太高的收入,他们是草根人群最主要的组成者。
  “草根不等于低档,它是一个被大众所接受的文化。”丁志忠希望安踏运动鞋被大众喜欢,满足那些买不起高档名牌,但渴望拥有一双质量过硬、款式漂亮的运动鞋的年轻人的需求。毕竟,他在那个年纪,拥有一双品牌运动鞋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质量:安踏生命线
  
  丁志忠一向视自我创业为人生第一要义,他不甘平庸,蔑视规则,敢于挑战。
  进入北京市场的前4年是丁志忠打拼最艰难的阶段,也是他成长最快的阶段。当时,普通晋江鞋在市场上的价格非常低,而同样在晋江OEM的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运动鞋以高出自产品牌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同等质量不同市场地位的悬殊让丁志忠陷入了沉思,他更加坚定了要创一个中国本土国际体育运动品牌的决心。
  怀揣梦想的丁志忠带着在北京4年赚的20万块钱义无反顾地回到福建,与父兄一起创立了“安踏”。那是1991年,丁志忠21岁。
  安踏初期,工厂的主要业务是承接海外订单,给国外品牌做加工。尽管利润相当丰厚,但是品牌没有知名度让丁志忠心有不甘。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日子一直延续到1995年,“这段时间,安踏完成了原始积累,我们称之为蓄势阶段”。随后安踏开始布局全国,迅速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截至1998年底,“安踏”在全国拥有近2000家专营店。
  就在企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消费者的投诉电话给了丁志忠当头一棒。
  
  消费者购买了一双安踏运动鞋,三天,鞋底部就出现断裂现象。丁志忠马上派人给予消费者赔偿并查明原因,结果表明不光是这一双鞋有问题,一批货都存在问题。经过一整晚的思量,“那真的是煎熬”,他决定销毁这批价值100万元的鞋,并且带头将鞋放进了绞碎机。“要做大,我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丁志忠表示。
  这个场景让记者联想到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他也是带头用大铁锤把有质量问题的海尔冰箱砸烂。企业家的这种行为不乏有作秀之嫌,但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值得肯定,这正是企业做大作强的根本。
  “企业要想做大,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品牌塑造从孔令辉代言开始
  
  近十年来,安踏一直在走经营产品的道路,品牌影响力非常有限。对比耐克、阿迪达斯,安踏意识到:没有品牌的强大号召力,根本无法实现产品的终端销售。安踏必须进行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的转变。
  1999年,安踏做了一个大胆尝试,聘请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做代言,并在央视投放大量广告。据记者了解,安踏当年的半年利润仅有800多万元,可是广告支出就达500多万元。孔令辉“我选择,我喜欢”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明星效应让安踏尝到了甜头,安踏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2000年,经过周密策划,安踏开始执行奥运营销战略,赞助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礼品鞋。
  悉尼奥运会让安踏一炮打红,跃升为全国性的著名品牌。这品牌战略的成功立即给予安踏丰厚的回报:市场成长率、综合占有率、市场覆盖率从2001年开始连续三年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2002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从此,安踏的“明星营销”一发不可收拾。当时拥有四个代言人孔令辉是品牌形象代言人,巴特尔是篮球鞋代言人,还有两个明星是产品代言人。
  丁志忠认为,安踏体育营销参与原则是与企业实力相匹配的资源投入模式,同时必须是参与观众比较多、主要消费群体与赛事观众之间有着高度一致性的项目。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大球:排球、乒乓球和篮球。对此,丁志忠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企业专业形象的塑造。体育产品的市场终端消费者会关注这些联赛。另外,我们做专业的运动产品,产品的研究离不开专业运动员,所以我们赞助专业球队,并为他们成立专门的科学实验室。”
  记者看到了丁志忠所说的实验室,里面摆放着一双巨大的运动鞋模型。据安踏员工介绍,这是双真鞋,是根据国家运动员的脚部特征而设计。鞋底的每一个部位都装有不同特质的鞋垫,比如脚尖部位为了帮助运动员增强助跑和起跳而增加了弹力垫,脚后跟部位为了防止运动员落地不稳而增加了减震垫。
  提起国际体育品牌,大家自然想到耐克和阿迪。经过深入的研究,安踏认为这两个品牌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这两个品牌内涵的体育文化。因此,安踏期望

伴随中国体育文化一起成长。“我们希望安踏可以代表中国的体育精神,代表黄皮肤的骄傲。”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增强,安踏开始从专门生产运动鞋转战运动服装、鞋帽、箱包和运动器材市场,大型综合性体育用品企业的雏形初现。但丁志忠表示,安踏的多元化是体育领域内的多元化,“体育之外的市场安踏不会考虑。”
  
  “永不止步”走向国际
  
  中国是世界体育用品制造大国,生产量占世界市场的65%。可惜的是,中国只是生产大国,而不是品牌强国。能打入国际市场的品牌凤毛麟角,面对世界著名品牌每年几十亿的销售市场,中国的众多体育用品企业根本无力争食。
  对于这个问题,丁志忠似乎胸有成竹,“国际化分为管理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两种,管理国际化是前提,市场国际化是目标。目前,安踏正致力于管理国际化,包括:品牌国际化、内部管理国际化、产品开发国际化,这些都具备了,才能开始谋略市场国际化。”安踏的市场国际化从东南亚开始,目前发展态势让丁志忠满意。
  据丁志忠介绍,安踏国外市场的上升空间很大,现在安踏国际市场销售额仅占总销售额的10%左右。
  盲目布局海外市场是不少国内企业败走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因此,安踏国际化之路的一种选择是海外直接收购,“近两三年,安踏有很多的收购计划。一方面是涉及价值链、供应链相关企业。另外,一个我们会收购一个国际排名前15的体育用品品牌。我们感觉单靠安踏这个品牌去打全球市场,确实有很大难度。”
  收购国际品牌,无疑是个取巧的办法,可以短时间内占据现有的国际化资源。同时,丁志忠强调:“收购的企业一定是体育用品相关的企业或品牌,因为我们就是要专注。”
  “Keep Moving永不止步”是安踏刚刚做完战略整合之后推出的品牌新口号,其中英文组合与安踏海外拓展的战略更吻合。它不仅是“安心创业、踏实做人、创百年品牌”理念的延续,更是安踏对未来,对于中国体育的承诺。
  “蓝海永远很小,安踏要做就做红海里最大的。”丁志忠毫不掩饰安踏的野心。在他的计划里,安踏要在5年内,在中国市场把市场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都做到第一,并进入体育用品行业的全球前十名。丁志忠要带领安踏,踏踏实实走下去,“不走回头路,永不止步”。
  
  安踏路径
  ●1991年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成立。
  ●1995-1994年,扩大生产规模,在区域开始投入广告宣传,在华北市场站稳脚跟,企业规模由原来的手工作坊转变为规模化的工业生产。
  ●1995年起赞助女子和男子67后世界举重锦标赛等重大公益事业,被评为“中国公认名牌产品”、“中国亿万民众最喜爱的家用产品”。
  ●1997年,公司开始VI系统的建设,由此拉开了安踏品牌战略实施的序幕。
  ●2000年,赞助悉尼奥运会,在北京首创安踏国际时尚运动冠军赛;全国制鞋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安踏运动鞋在同类产品中市场综合占有率居全国第二。
  ●2002年,安踏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2003年1月,安踏总裁丁志忠先生当选为福建省人大代表。
  ●2003年3月,安踏首家海外专卖店落户新加坡,为安踏品牌全面拓展海外市场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4月,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安踏公司全球品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04年2月2S日,安踏总裁丁志忠当选为“2003年度福建十大经济人物”。
  ●2005年9月,安踏再次被评选为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
  ●2006年9月25日,安踏品牌形象广告全面在中央、地方媒体投放,标志着安踏品牌升华全面启动。
  
  安踏成功论
  
  安踏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关键在于创新求变,几个关键时刻的转变和提升非常成功。
  创立之初,安踏从一个制造型企业,等待经销商到企业购买,转变为主动走出去并设立分销商,建立销售网络。
  当我们的市场规模已经具备一定的终端零售能力的时候,我们提出创品牌,并邀请形象代言人为提升品牌助力。
  如何在现在的规模上继续提升,特别是国际化的拓展,安踏要的依然是坚持创新求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6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