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德经》的和谐思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诚洁

  言简意赅的《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余字,但是2500多年来,对它的考证、训诂、研究、诠释之作却汗牛充栋。它有过数以千计的注释者,除了最著名的河上公、王弼之外,竟然有多位皇帝的名字:梁武帝、唐玄宗、明太祖、清世宗等。这部书涉及哲学、政治、军事、医学、文学等诸多学科。《道德经》不单纯是宗教圣典,而是多位一体的处世宝典,更是被翻译成外国文字种类最多的中文书籍,甚至在20世纪的出土文献中它现身的次数也是最多的。从敦煌卷子、马王堆帛书到郭店竹简,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本传奇的旷世之作,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变皱,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被人遗忘。其主旨思想的源头何在?冠用当今的流行词语答曰:“和谐”。顾名思义,和谐在任何一个时代的说法不同,但是它的意义却在相同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和谐是全人类共同期盼和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个人的身心和谐。一旦失去了和谐,自然界失衡、社会失序、个人身心紊乱,谁都无法继续生存。
  自古以来,道教就有着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促进和谐的优良传统,道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道德经》强调和谐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两个对立面,对立面的和谐统一是事物的常态。《南华真经》认为,人的道德修养,以“和”为目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人和、地和、天和。《太平经》指出,社会太平的出现,从根本上说,在于和气流行。《正一法文天师教戎科经》也指出,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国家社会、家庭伦理,和则安宁,不和则乱。关于如何促进和维护和谐的状态,道教经典中做了深入的论述,总的原则就是“顺应自然”,起点是人自身的和谐。
  一、从致虚清静到身心和谐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是形容心境的洞澈清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原本是空明清虚的,但因一己私欲与外界的纷扰,使得心灵蔽塞不通,因此,必须透过守静的方法让我们的心逐渐恢复本来面目。正如《清静经》所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由此可见,欲望是导致人心不清的根源,一个内心不清静的人无法感受到和谐的真谛。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都属于奢侈品。它们的存在固然好,但是在我们拥有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奴役。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在得到诸多享受的同时,却并不觉得幸福,拥有许多的方便,却并不自由。细细想来我们便会发现,人的肉体需要是被它的生理构造所限制的,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只有一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躯。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遵循着过犹不足的法则。万贯家财带来的最大快乐并非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是守财奴清点财产时的那份欣喜、败家子挥霍财产时的那份痛快,凡此种种,都已经超出满足生理需要的范围了。人要奢侈起来是没有尽头的,奢华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往往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使人耽于物质享受,远离精神生活。:一个人在拥有名誉和地位之后仍乐于过简单生活,安守清静,进而证明了灵魂的高贵,能够从精神生活中获得更大范围内的身心愉悦。相反一个人在遭受巨大打击时,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更是难能可贵。苏东坡原来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的原因,朋友们都避得远远的,但他并没有因人生的失意精神不振,反而学会了欣赏不同的东西,品味人生不同的乐趣。有一次他跑到黄州的夜市喝酒,碰到一个浑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把他打倒在地:“你是什么东西,敢碰老子,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壮汉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苏东坡,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却笑了起来,回家给马梦得写了封信:“自喜渐不为人知……”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人生境界,只有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的味道才能让身心更平淡、更清静、更接近和谐。
  二、从慈让一切到人际关系和谐
  慈:慈爱,让:谦下,合二为一来讲就是处世之道。简单理解处世,就是人在社会上的一切活动。人是构成社会的细胞,相互之间的交往形成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历来就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道教对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的描述,正如《度人经》所说“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即所有的人发扬“虚怀若谷”的宽容和包容精神,不分亲疏,都互相仁爱友慈,和谐相处。这时我想到了《庄子・秋水篇》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庄子有个好朋友,名叫惠施,人称惠子。惠子当时就是个天下有名的雄辩家。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去梁国看望他。当时就有人跑去跟惠子说:“庄子这个人来这里,是要代替你做梁国的宰相的。”惠子一听,心里就害怕了。于是,就发动他手底下的入到全国去找庄子,一连找了三天三夜。他一定要找到庄子,千万不能让他直接见到梁王,万一梁王真的把相位给他,自己怎么办呢?这时候,庄子听说这个事,就自己直接去找惠子,说:“南方有一只鸟,名叫鹩鸠。这鸩鸠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停下来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它不喝,它是这样一只圣洁的鸟。有一只猫头鹰找到一只腐烂的老鼠,抬头看见鹪鸠刚刚飞过,就仰头看着,大喊一声:‘吓!’惠子啊,你现在这么兴师动众地找我,是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朋友们,有时候我们自己是不是也犯了和惠子同样的错误呢?以己之心而胡乱揣测他人之意,在我们多心多念之时又错过了多少机会呢?又误解了多少他人的好意呢?人际交往中之所以有纷争,就是因为你和我的关系不协调,绝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强大,因此有了胜负之心,争斗会越演越烈。倘若我们能怀着慈爱谦下的心态成就对方的心态,那么人际间的交往会祥和得多。学习太上老子的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思想,培养自己的心量和胸怀,这样在社会交往中才能亲朋林立,前途似锦。
  三、从简朴生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太平经》日:
  “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就是要人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认识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性,以此维护自然的和谐之美,如此人与自然才能长久共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把经济的发展等同于经济财富的不断增长,把GDP指数定为经济发展的成就,没有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的最大承载力,以至

于资源危机、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全球变暖、气象灾害频发这些危及人类生存的现象层出不穷。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这次大会被很多人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佳机会”,千万不要让《后天》和《2012》等影片描写的末日景象变为现实,但是自然现实中多发的暴雨、酷暑、严寒、干旱在时刻地提醒我们,气候灾难天天围绕着我们。在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倡导绿色和低碳生活变得更为迫切。低碳生活直自来讲就是俭约生活,一种人类最初的生活方式。例如: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乘公交车而不是小汽车作为日常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仅仅8公里的路程,就可减少1.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夏天使用空调时,温度稍微调高几度。统计表明,只要所有人把温度调高一度,全国每年能省下33亿度电;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你的电脑和平板显示器,将使这些设备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3。朋友们,为了伤痕累累的大自然得到治愈,请加入低碳生活的行列吧。大自然没有因为我们的个体差异而疏远你和我,照常提供滋养一切生存的资源,那么我们回馈自然也应做到人人参与。保护大自然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大家庭需要每位成员的维系。
  下面我将这三点和谐做一个小结。人体自身的心理系统与生理系统要保持和谐,只有这样人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确保生命力的可持续性(养生长寿),达到最完美的生存状态;人际关系要保持和谐,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安宁;国家与国家之间要保持和谐,才能保证世界的和平发展;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才能给人类自身提供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只有整体达到一个完美的和谐境界,个体生命才有可能趋于完善。从一身到一国乃至整个宇宙都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和谐都会使整个系统或者大环境遭到破坏。社会学和经济学上常说的“蝴蝶效应”,是说南美的一只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遥远的地区就可能产生一场飓风,牵一而动百就是这个道理。前些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诺贝尔学术研讨会”上,主题中有一句话:“今后世界文明进程的正确与否,将取决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道德经》是古老文明国度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何把它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是每个国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道德经》是一首动听的经典老歌,无论你何时奏响,都会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优美的旋律唱响人们心中真善美的本性。宗教文化中有许多反映真善美的追求,同当代提倡的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宗教信仰是生命和谐的一种精神诉求,实现生命和谐是宗教信仰的旨趣,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信仰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宗教信仰不只是对灿烂天国与极乐世界的期待,更是善男信女修身养性、自我超越、道德完善、心灵和谐的生活智慧与精神修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535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