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课堂教改的点滴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录堂 王红斌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理所当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下面谈谈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点滴思考。
  一、培养预习自悟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数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认得行为,而是应用于制造各种能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这种观点对改革我们数学教学很有启发。新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参与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首先必须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育对象是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能思考的能活动的人,而不是一个无条件的储存器,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大胆猜想,允许不同见解、不同观点、不同思路的存在。要把培养学生预习自悟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相信学生具有预习潜能,要给学生预习的时间,把学习的预习任务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给予学生帮助和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发挥能动性,主动探索新知识。
  二、注重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形式,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他们之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培养合作意识,进一步完善健康的人格。合作学习不是尖子生当老师,中下生当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都要贡献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没有每个学生独立学习的前提,合作一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用手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拼摆来探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接着大家开始交流,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的加以补充提问。同学们在交流中学会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了用很多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合作的重要。
  三、积极提供参与机会
  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人,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认识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大胆放手,减少教师活动,简化教学过程,更多的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尽量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寻找,意外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公式让学生推导,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全过程。同时教师还要驾驭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
  四、发挥评价激励作用
  一个人只有充满自信的走向人生,他才能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如果单纯以文化课分数去概括一个学生的优劣,未免太荒唐了。每个儿童的智力特征不一样,不能依据固定的统一标准来测试、要求不同的学生,统一的教育评价模式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多元评价模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化为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基于此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承认学生个别差异,了解学生不同需要,挖掘学生的不同潜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和评价的宗旨,以多元化评价促进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决不会有不愿学习的孩子,学困生同样渴望能够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由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脱掉一环就形成知识上的空白点,严重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学困生”知识上的空白点较多,往往要听听不懂,要算不会算,思想压力大形成学困生厌学的心理。英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句话: “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认得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激励,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要因材施教,让他们尽其所能,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由此及彼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教师在评价“学困生”回答时可用简单激励性的语言,如“不要紧张,慢慢说,你再想想。更完整的说一遍好吗?”;“老师相信你能够做出来”;“你真行”;“你真聪明”等等。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都渗透着浓浓的爱意,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困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强烈愿望。
  素质教育要求全体发展不等于同步发展,在教学中不能用同一模式、统一标准去要求全体学生,应当根据学生的思想水平、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3219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