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德经》的德育思想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车晓海 李悦书

  摘要:《道德经》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结晶,虽未直言教育却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点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培养“上德之人”的目标,此外,文中闪烁着辩证的教学原则和提高个人修养的智慧,这些思想对当代我国道德教育仍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72-02
  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文约义丰,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但是,人们对其研究涉及较多是它的哲学、伦理、政治、军事思想,对它所蕴含的丰富而独特的教育思想却疏于探讨。本文通过对《道德经》的整理研究,旨在就其教育目标、教学原则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启发进行探析。
  “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而老子的德育思想正是其“道论”在属人世界中的价值延伸。通观《道德经》,老子的教育思想始终围绕着“道”和“德”来展开。“道”是对宇宙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过程性的概括和抽象,具有三层基本的含义,一是作为万物的本体和来源;二是作为普遍存在的规律,贯穿于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所谓“道者万物之奥”;三是作为智慧法则,指导生活行为、实践人生境界以及治国安民唯其是从之“道”。在《道德经》中“德”字出现次数很多,涵义也很丰富,有“上德”、“下德”、“广德”、“建德”、“积德”、“常德”等,但“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德”始终是与“道”联系在一起,所以,某种意义上“德”就是“道性”,即是“道”的本性、特点的体现。“虚静自然”、“真朴寡欲”、“柔让不争”、“中和有度”等具有“道”的特点的行为就是“德”,能在行动上体现这些便是有“德”之人。
  一、《道德经》的德育目标
  理想人格是道德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自然也是古今中外每一个教育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古代,儒家教育以培养君子型的“圣人”为目标,墨家将兼爱型的“贤士”当作人格追求[1],而老子则提出了培养“上士”、“上德之人”的目标,让整个社会在圣人的“无为”之治下,最终回到原初“尊道贵德”的素朴状态。
  (一)教以为“道”,培养勤而行“道”之圣人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没有把“道”局限于万物的根源和运行规律这样抽象的哲学范围,而是落实到社会实践中。体现在教育目的上,便是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培养认识、追求、体悟“道”的人,即所谓“上德之人”、“上士”、“圣人”。此外,这些道德的楷模闻道后还要按照道的特点和要求“勤而行之”,实施无为之治。可见,“圣人”的本性是自然无为、贵柔不争、致虚守静的,他是人之自然纯朴本性的最佳体现者,是“道”的信仰者和承担者,也就成了社会德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二)构建复归于朴的社会
  社会主体是由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组成,“人君”、“侯王”作为社会管理者,对社会进行管理,他们“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2章,后引此书,仅著章名)。“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老子坚信在“圣人”的无为之治下,民众的品质必然简朴无华、正道无邪、真诚无伪,因而整个社会的生活也自然就质朴敦厚、不尚虚伪,更无欺诈,彼此都以至诚相待了。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神愉快而安谧,大家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1章),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净化和升华了,这就是老子的理想王国。
  二、《道德经》的教学原则
  因为“自然无为”是老子价值体系中最高的指导原则,所以,在处理人事问题时,老子也是以自然为法则,在“自然无为”中暗示了一种以传“道”为核心的教育。
  (一)“无为自化”,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原则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只要“上无为”必能“下自化”。教育活动由教和学双方构成,教的方面,老子要求教育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避免教师利用权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且做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27章)。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另一主体,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观察、体悟和分析事物,按着本性自由地发展身心,达到淳朴、敦厚又能洞察自然与社会运行规律的境界,从而完成教育的任务。
  (二)“谋于未发,治于未乱”的预防性原则
  老子认为,凡物“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64章),即是说,形势安定的地方容易把握,事故尚无征兆时容易谋划,矛盾的力量越脆弱越容易消解,问题的成因越细微就越容易分散[2]。据此,在教育活动中,当学生的不良倾向尚未形成习惯时,往往稍加教育即能纠正过来,但若积久成习,根深蒂固,则积重就难返了。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者要时刻警觉,善于体察学生的发展动向,把学生的不良倾向禁于未发之前,使之还未发生就得到有效预防,在初露端倪时就被杜绝。这就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思想对教学活动的启发。
  (三)“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的循序渐进原则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3章)。无论是现实的具体生活,还是体道、悟道、行道,都是一个由简易到繁难、由细小到精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应该依照“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的原则,帮助学生扎扎实实从简单细微处开始学习,经过点滴的积累,汇涓成海,最终成人成才。相反,假若违背规律,对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加筛选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则欲速则不达也。“企者不立,跨者不行”(24章),也暗示了教学活动中希图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四)“下者举之,不足者补之”的不放弃原则
  “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29章),老子观察到,事物本性或前行或后随,或煦暖或吹寒,或刚强或羸弱,或安定或危险,各具特点。而人的天赋秉性也同样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因材施教,切不可一刀断一斧切。正因为“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章),对“下者举之”、“不足者补之”,所以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过于艰深就加以简化,太浅显就拔高难度,使教学内容正好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效避免尖子学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的现象,以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   三、《道德经》对个人修养的启发
  当老子以其宇宙和哲学观念来关照人生时,对人立身处世的态度、为人的立场、修养的境界甚至如何做成事情等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现代人也有深刻的启示。
  (一)立身处世“贵柔不争”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提出的“不争”之德也是“道”之品性的具体展现。他将道德高尚的人比喻为水,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这就是说,“圣人”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非常柔软,同时在人所厌恶的低洼之处默默滋养万物却从不与物相争,所以它的品性是非常接近于“道”的。在老子看来,“不争”是人生的修持涵养,同时也是提高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但是,这里的“不争”并不是绝对的与世无争,而恰恰是以一种“不争”的方式反向获得较好的结果,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难怪朱熹对此评论说“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4],可见,老子的“不争”实在是高明的人生智慧。
  (二)节用有度,不持满欲盈
  《道德经》明确指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44章),“祸莫大于欲得,咎莫大于不知足”。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金钱名利的追求总是不知满足,习惯多多益善,有的甚至贪婪到疯狂的地步,迷失了本性,犯下大错。老子从天地、山川、自然等宏观角度总结提出“不欲盈”的思想,阐释了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需要保持“无”、“虚空”的状态,这样才能受益。对于个人来说,“知足不辱,知耻不怠,可以长久”(44章)就是不持满、不欲盈的具体要求,这种适可而止的“不欲盈”思想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态势,因为盈虚消涨是变化的规律,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是公认的。所以,行中庸之道,不致过犹不及,不仅可使个人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种文明同样都是生存之道。
  (三)注重内外、身心协调发展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44章)古往今来,很多人为名为利,贪得而不顾危亡,于是老子乃警醒世人要珍惜宝贵的生命,善待自己的身体,不可为了金钱名利等身外之物奋不顾身,舍本逐末。故言“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52章),目的是要求人们闭塞住嗜欲的孔窍和门径,这样则终生都没有使人烦劳的事情,反之,如果打开嗜欲之门,任纷杂的事件恣意生长,则终身都不可救治。所以,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使他们具有性格平稳、动机正确、意志坚定的良好心理品质,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保持真我本色而不会迷失自我[5]。
  小结
  通过对《道德经》的分析,不难发现其包含的教育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在急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教育者应当对老子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道德经》加以深入挖掘和辨证研究,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为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史婷婷.论老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07,(5).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96:192-194.
  [3]张明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的内容归因[J].世纪桥,2010,(19).
  [4]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3266.
  [5]党刘栓,张云云.诸子百家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3867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