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联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霞

  【摘要】当前,城市圈内部不同城市间的产业联动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的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圈产业联动的模式。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具备了一定基础,且存在资金联结型、优势互补型、产业转移型、产业链延伸型和总部经济型产业联动模式。应进一步加强政府合作、产业错位发展、培育企业集团、壮大产业集群、强化总部效应等,推动城市圈产业联动发展。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产业联动 模式 对策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群内部不同区域间的产业联动已成为影响区域群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谓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借助行政力推动,不同地区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破除要素资源关联互动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最终实现共赢互利的良性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可能脱离其他的经济体而单独生存,武汉城市圈“腾笼换鸟”的发展更是体现出产业联动的重要性。产业联动有利于城市圈内不同城市突破产业界限、企业界限和区域界限,有利于推动企业关系、产业关系和区域关系的优化发展,促进区域分工体系的建立并最终获得1+2>2的协同效应。因此,积极推进产业联动已经成为发挥武汉城市圈区域产业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的
  基础分析和评价
  1 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但对区域的推动作用仍然有限。武汉城市圈产业高度集中,环境优越,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重心和核心区域。近年来,随着各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圈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城市圈总人口3204.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51.88%,地区生产总值9635.76亿元,占全省的60.3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贡献率是51.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55%,拉动全省增长13.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6.2%。它以占全省约1/3的土地,承担着超过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财政收入,6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80%以上的对外贸易,反映出武汉城市圈在湖北省内日益增强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竞争力,为城市圈产业联动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从国内外情况看,主要城市群一般都由特大、大、中、小多级别,多个城市组成,人口多在4000万以上。相比而言,武汉城市圈城市数量略少,人口不足4000万,经济总量偏小,难以很好地发挥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2 经济发展梯度显著,各城市规模差异大。2010年,武汉城市圈中只有武汉市的GDP进入了千亿俱乐部,达到5515.76亿元,其他8个城市的GDP均在千亿元以下。武汉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390.19亿元,占城市圈的70.2%,是第二位黄石的5.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41.34亿元,占54%,是第二位黄石的5.5倍。从内部各城市的对比来看,产业总规模仍然是武汉最大,其GDP占到城市圈的57.8%。可见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梯度显著,各城市规模差异较大,武汉仍是城市圈的经济核心。区域内经济梯度的存在和产业规模的差异,为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但是相比于国内其他大城市,武汉市的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城镇化水平偏低,对其他八个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大。
  3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但仍需进一步完善。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武汉城市圈电源装机进度加快,电网得到初步优化,城市圈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骨架基本形成。同时,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公路、铁路为主体,包括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构筑的交通运输网络。城市圈内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完善和便捷,大大降低了圈内运输成本,加快了圈内要素的流动和整合。但圈内各城市的基础建设差距较大,高速公路还没有完全实现城市圈内9个城市的互通和直达,农村乡镇高等级公路通车率还非常低。同时,城际公共交通还存在各自为政,互设关卡的问题,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脱节,不能实现最佳衔接和最少换乘,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联动发展。
  4 城市合作意识不断增强,但政策协调难度仍然较大。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城市之间合作意识不断强化,武汉和周边城市的市场互融互通已成为各地发展的共识和迫切需要。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和发展,武汉城市圈先后在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农产品市场等领域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圈内产业联动的良性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武汉城市圈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各市都存在局部利益,各地方政府为保护自身的GDP增长和产业发展,往往会阻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得产业转移与联动发展减缓,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5 中心城市结构较优,联动融合有待提升。2006~2010年,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二三一”结构,仅武汉呈现“三二一”结构。武汉第二、第三产业增长迅速,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8.9%和18.1%。2010年第二产业产值为2006年的2.12倍,第三产业产值为2006年的2.24倍。从三次产业结构比来看,目前城市圈只有武汉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由于长期的行政壁垒和重复建设等原因,圈内各市的产业结构差异不甚明显,产业选择和产业配置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各地区间横向联系较弱,层次较低,圈内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形成合力,阻碍了城市圈的产业联动和产业融合发展。
  二、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的模式分析
  1 资本联结型联动。武汉作为圈内首位度最高的城市,开放度比较高,投资环境较好,资金比较充裕。目前,圈内各市之间相互投资项目大量增加,资本联结型产业联动日益加速,不仅表现为武汉对周边城市的投资,也有周边城市由于产业加速而对武汉的投资。据统计,全面启动武汉城市圈建设以来,武汉在其余城市投资的工业项目达550多个,投资总额共180多亿元,为圈域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力量,也促进了武汉产业结构升级、布局调整和实力扩充。   2 优势互补型产业联动。近年来,各市大力推进优势产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城市圈产业协作,促进了产业联动发展。如周边地区利用自己丰富的农业资源,促进大批特色农产品进入武汉,带动了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孝感、咸宁、仙桃等已成为武汉固定的蔬菜和农产品供应基地。作为建材龙头企业的黄石华新水泥集团,近年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产业优势并积极向其他城市渗透,已先后在武汉、武穴、咸宁、仙桃等地合作兴建了一批水泥生产项目,总投资达到13亿元。潜江市综合化工产业园区以资源和产业优势为纽带,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医药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1+3”化工产业结构框架,已成为武汉化工医药企业外迁的首选投资基地。
  3 产业链延伸型联动。武汉优势产业链已由纯粹加工业延伸到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环节,与周边城市加强合作,周边城市也将产业链延伸至产品的制造乃至销售环节,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目前,武汉钢铁、汽车、光电子、烟草、船舶、化工医药等一批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在城市圈内延伸了产业链,壮大了规模。圈内九大城市之间通过这种产业联动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优势产业加速扩张和重点产业链条延伸,带动了圈内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
  4 总部经济型联动。目前,城市圈已经初步形成“集团总部迁往中心城市、生产基地迁往周边卫星城市”的双迁模式,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各市的资源和特色优势,加快了各市间的产业互补与协调发展。总部位于武汉的省化学研究院,在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投资2亿元,兴建了生产基地,将全部产业化项目及主导产品的生产制造,都转移到了葛店生产基地。武汉青山化工厂收购潜江化工总厂后,在潜江投资1.2亿元,新建年产2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及相应硫酸扩产项目。武汉凡谷电子、楚天激光、华工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在咸宁、孝感等地也设立了生产基地或中试基地。另外,一些大型企业也纷纷将总部迁至武汉。如丝宝集团、三江航天集团、江钻股份、美尔雅集团、广济药业等圈内的大企业已将企业总部或销售中心、研发中心迁到武汉。
  5 产业转移型联动。目前,武汉有些产业如纺织服装、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而周边某些城市在这些产业上又具有优势和内在需求,因而可以很好地进行产业承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现阶段,武汉、孝感、黄冈、潜江等市在汽车、化工、纺织、临空经济等多个产业上进行着有序流动与双向转移,以实现城市圈的“腾龙换鸟”。在中心城区“退二进三”进程中,武汉市纺织服装、化工等制造业中的一批传统产业和企业,向圈内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资源密集区域开展了有序转移,形成了新的发展优势。
  三、推进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思路
  首先,加强政府合作,破除制度障碍。一是增强合作意识,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各地政府应加强协商对话,积极制定跨区域产业联动整体规划,明确产业联动目标和发展策略,推动城市圈产业资源的互动合作与联动发展。二是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城市圈市场体系。各地政府应加强城市圈共同市场的建设力度,对城市圈的市场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引导市场体系向区域共同市场方向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能参与国内乃至国际竞争的中心市场。同时,积极加强政府间行政协调磋商,完善现行经济政策及相关法规,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等方面联手制定统一的政策,努力营造城市圈产业良性互动的政策环境。三是积极探讨产业联动与协调发展的新办法,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将各城市政策相互调节转化为区域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
  其次,强化总部效应,发展总部经济。应加大力度发展总部经济,形成点线面结合、主辅配套、优势互补、产业上下游联系密切的经济格局,推动圈内产业联动发展。首先,应围绕总部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加强城市间的交通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综合服务平台,降低总部企业的商务成本,增强对企业总部的吸引力。其次,重点加强武汉市的城市规划,合理利用武汉市的土地资源,优化总部企业的整体营商环境。其三,提高地区总部的服务水平,强化总部经济的规模效应。作为龙头城市,武汉应该继续发展和完善专业化的政府、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积极搭建总部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和信息平台,促进入驻总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充分利用武汉的教育和研发资源,建立总部人才资源储备体系,提供相关专业人才。
  第三,发展企业集团,壮大产业集群。一要积极推进产业整合重组,大力发展企业集团。城市圈要加快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流动和聚集,在重点行业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使城市圈的机械、钢铁、汽车、建材、冶金、电子等支柱产业集聚的构成更趋完善和合理。以武汉为例,要突出武汉经济开发区、东湖高新区、吴家山开发区、武汉新港等重点功能区,重点扶持一批对经济拉动作用大、辐射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建设项目和企业集团,壮大沿江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其二,各市要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工农业基础条件比较好、具有较强的产业吸纳和融合能力的优势,完善优势骨干企业的产业链,带动上游和下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各城市要充分发展本地配套协作企业,培植配套产业的“小巨人”,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促龙头”的良性循环,拉长产业链条,放大产业集群效应。其三,注重塑造各城市专业化竞争优势,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进一步强化武汉、黄石等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实施带动战略,重点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系与协作。
  第四,培育优势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各市应根据产业优势,各展所长,通过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占据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形成具有互补性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业集群。武汉应该继续当好龙头,充分发挥在区位、交通、科教及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建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研发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国内大企业总部、职能总部,成为武汉城市圈的“总部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发展。周边城市则应当好接续中心城市辐射的“二传手”,大力发展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冶金、建材、医药化工等产业,积极为中心城市企业总部做好配套工作,打造武汉城市圈的“制造腹地”。如黄石、鄂州两市可以发挥沿长江和高速公路与铁路的交通优势,以及当地矿产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建成以冶金、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金属深加工及港口物流产业;咸宁、黄冈两市可以发挥交通、农业、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建成为绿色农业及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以及中医药生产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3924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