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嘉赞

  【摘 要】我国自2001年起,开始实施“撤点并校”政策,现阶段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学校撤并;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探究“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社会影响,总结“撤点并校 ”政策带来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农村;撤点并校;教育资源;城乡发展
  一、选题背景及相关概念界定
  教育一直是公民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自2001年起,开始实施“撤点并校”政策,改变“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目前“撤点并校”政策在全国各地已全面实施。“撤点并校”具体说来,就是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
  二、“撤点并校”存在的必要性
  撤点并校前的农村学校,分布地区较为分散,班级小、学生人数少,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使用率不足、浪费多。农村学校教师文化水平比较低,教学质量堪忧;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繁重,甚至出现了一个老师交多门学科的现象。撤点并校后可以将国家拨款的教育基金集中在乡镇,有效的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形成规模办学,提高了教育质量。
  三、“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问题
  (一)对学生的影响。“撤点并校”政策实施后,学校布局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这导致部分学校的服务半径相对过大,农村学生往返学校的距离大大增加,住校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学校无法解决激增的寄宿需求,学生的住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这让较为偏远的农村学生迫于无奈选择中断学业,辍学率不降反升。
  同时,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从小长期远离父母教养,缺少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易发展成为“问题学生”,比如产生厌学情绪、迟到早退、打架斗殴、不遵守校训校规。
  (二)对学校的影响。(1)合并后老师的教学水平并非都得到提高。“撤点并校”实施后,学校规模扩大,这给老师之间开展教学研究、相互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但部分居住在农村的教师离学校较远,上下班非常不便,增加了教师往返学校时间,从而不可避免的缩短了老师的工作备课时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学校合并后,被撤学校老师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被撤学校老师的工资薪酬发放标准如何制定、教学考评任务如何完成亟待解决与完善。学校规模扩大后,教师人数增加,学校管理压力增大,管理松散,缺乏对教师工作的监督管理,使老师教书备课的积极性下降,对待教学任务的责任心丧失。(2)大部分学校条件差,配套设施滞后,管理比较混乱。“撤点并校”后,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学校由于占地面积有限,在不能改变班级数的情况下,只能形成众多“超级大班”,班级人数严重超标,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佳,每个学生所分配到的教育资源稀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反观被撤学校,大部分为21世纪初期新建的希望小学,教学楼使用年数尚少,被撤后教育基础设施资源闲置,浪费严重。
  (三)对家庭的影响。“撤点并校”的出发点是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减轻农村家庭的负担;但事实上在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后,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不减反增。原本离学校相对较近的学生在“撤点并校”后上小学十分不便,大大增加了学生家与学校的距离,增加了家长接送孩子上小学的时间,影响家长正常工作。同时增加了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费用、住宿费,大大加剧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使许多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生活更加拮据。
  四、“撤点并校”的经验和反思
  (一)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新学校。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合并学校的教育财政投入,学校自身也应开辟多种渠道来筹集资金,如接受社会慈善团体的捐助,用于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学生能够享受良好的教学条件,使用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校还应该加强撤点并校后学生宿舍楼的建设,尽快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配备校车是解决学生往返学校学习,降低辍学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共同努力,出台相应的校车购买优惠政策,在经济上和政策上给校车购买工作给予支持。
  (二)适当恢复一些农村的教学点。针对有些地方不切合实际的撤并,农村进行“撤点并校”,调整学校布局要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在方便就近入学、不影响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下,进行和利时适当的“撤点并校”。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大量学生辍学。
  而对于已经撤点的地区,政府应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不适合寄宿、上学路途较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恢复一些相对较好的农村教学点,使部分被撤学校的闲置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满足了学生的受教育需求,又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提高撤并后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老师来完成。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职业水平的培训,给予优秀教师进修学习继续深造的机会。整体提高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重点培养各学科优秀老师,发挥他们在学科教学中领头羊的作用。同时每年吸收优秀师范毕业生进校,使学校教师队伍 呈现新、老教师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局面。解决并校后学校规模与学生数量不匹配带来的负面影响。合理的扩大学校规模,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五、结语
  “撤点并校”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改善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应该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然而政策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如学生、政府、家长、老师,在实施过程中遇见众多困难,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在“撤点并校”过程中应总结经验教训,有条不紊的继续开展,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各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熊丙奇.由“撤点并校”后果反思教育决策机制[N].东方早报,2012.11.20.
  [2] 高学贵.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效应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05).
  [3] 程斯辉,王传毅.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5788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