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莹

  【摘 要】“双导师制”的实施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理论联系实际,以“双导师制”为背景,以河南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深入探讨了在英语教育专业实行全程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校内外实习相结合、将实践环节融入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中小学教师走进高校课堂、高校教师和学生走进中小学课堂等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述,指出将“双导师制”引入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实践机结合的必然产物,体现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贯性。
  【关键词】“双导师制”;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双导师制”是由教育部在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高校研究成果理论有效地应用到企业产品开发,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近年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改革也引进了“双导师制”概念,(王永红等,2006;朱华,2008;潘金林,2010)使其在高职教育实践环节教学中,在““理论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就业”直通车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2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在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教育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高校试行“双导师制”,建立了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师范生的机制,创立了校-地同创共建实验园,为英语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政策支持。
  本文拟在前期调研基础上,以河南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环节管理与实施为例,着重进行“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一、“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一)可行性分析
  1. 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调整工作已经开始并在相应年级试行实施
  2007年,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大环境下,河南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领导和相关责任教师对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突出了实践环节的比重,除了进一步强化《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等课程的实践环节,还在《综合英语》、《英文阅读》、《英汉翻译》、《英语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明确了≥30%的实践比重,尤其是对《英语教学法》、《英语课程教学论》、《英语测试》、《微格教学》等教育方向实践课程,提出了“理论指导、实践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付出实施。2011年起,又将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实习期延长为半年,有效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实施。
  2. 教育实习基地保障
  自2000年起,河南教育学院先后在郑州回中、郑州23中、郑州58中、郑州61中、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郑州47中、金水三中、金水四中、郑州八中东校区、聚源路小学、心怡路小学、郑东实验小学等设立教育实习基地,每年输送大量实习生,为教育专业毕业生真正走入中小学课堂、真正实现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外国语学院已经与郑东实验外国语、郑东实验学校、心怡路小学等进行了“双导师制”对接;同时,为了适应高考及基础教育英语改革需求,外国语学院正在和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如新东方、联大、阳光、新奇等,协商实施双向导师、定向实习等合作项目。
  3. “校-地系统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
  2013年5月,河南教育学院启动了“校-地系统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项目,其中,英语教育专业与郑东外国语、心怡路小学等实行双向导师联系;2014年3月,新增郑东实验学校为双向导师联系基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河南教育学院和基地中小学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走入高校课堂听课、观摩、指导,高校教师走入中小学课堂指导、实践,将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环节渗入到全程教学中等具体实施方案。
  (二)改革内容
  “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突出英语教育专业特色,将英语专业技能训练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起来,并运用到教学全过程,突出校内、校外共同指导和实践,加大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采用符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实践内容、方法和手段,使实践课程核心化、技能具体化、方法多样化、训练全程化,从而使英语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的有机整体。(潘金林,2010)具体内容如下:
  1. 调整英语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细化各门主干课程实践比例,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比例不低于30%、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比例不低于45%,专业实践课程实践比例不低于80%,突出实践环节全程化;
  2. 构建“双导师制”,实行校-地协同共建,使中小学一线教师走入高校课堂,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和方法的指导,同时有效保证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能有机会接触中小学实际课堂,亲身体验,促进高等教育实践环节与中小学教学环节相结合。
  (三)实施方案
  依据前期调研成果和教育厅实行校-地同创共建的文件精神,根据河南教育学院“双导师制”实施办法,在外国语学院和郑东实验外国语、心怡路小学等实行双导师指导,强调高校教师走入中小学、中小学教师走入高校课堂,通过观摩、指导、实践等环节的实施,将实践全程引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进一步调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大各门主干课程实践环节的实施,让中小学教师走入高校课堂,进行实地指导;高校教师走入中小学,对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进行实地观摩和指导。通过加大实践环节、延长校内外教育实习期限等,实现“双导师制”背景下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四)改革目标
  2013年外国语学院参加“校-地系统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双导师”项目教师2人,联系中小学2个;2014年参加该项目教师增至3人,联系中小学3个;下一步,河南教育学院将加大校地合作共建基地建设,争取增加8-10名“双导师”,增加4-6所中小学基地,将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具体目标如下:   1. 调整英语教育专业校内外实习计划,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下学期分别进行2-4周的校内外实习实践;
  2. 延长大三教育实习期限,尤其是校外实习期限;
  3. 在现有校地共建试验区的基础上,拟增加郑州八中、经纬中学、聚源路小学等为实验基地,为“双导师制”的实施提供后台。
  4. 促进中小学教师走入高校课程,对相关课程进行观摩、指导,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关章节的讲授,并对高校主干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督导。
  5. 促进高校教师走入中小学,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和指导,并带领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
  6. 在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教学实践搭建平台。
  二、“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
  (一)特色
  1. 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校-地协同、共建“双导师制”。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厅“双导师”制、校-地协同共建文件精神,着重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和中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强化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环节,通过双导师基地建设,将中小学教师引进高校专业课堂进行观摩、实践、指导;将高校教师引进中小学课堂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观摩,将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贯串教育教学全过程。
  2. 突出教育教学实践环节。通过校-地共建,将英语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环节贯串全程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自主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演练。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真正走入中小学课堂的实践机会,并通过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指导,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3. 以中小学教学实践为基础,利用观摩、访谈、问卷、实践等形式,将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和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创新
  1.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立足校-地协同共建,以“双导师制”的实施为契机,加强高等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将英语教育专业实践环节贯串教育全过程。
  2. 以河南教育学院“校-地系统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背景,将“双导师制”引入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拟构建理论指导下的、突出校内外实践环节的模式,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3. 有利于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突分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就业机率。
  4. 有利于基础阶段教育改革。“双导师制”的实施,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师走入高校课堂,为其理论提升建立了平台,通过与高校教师理论、实践的沟通,也更有利于其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引介入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并为其进行相关教学改革、科研提供有利支持。
  三、“双导师制”背景下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意义
  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基础教育改革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而作为改革主要内容之一的英语课程改革更是势在必行。以“双导师制”为背景,在英语教育专业实行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强化校内外实习相结合,将实践环节融入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必由之路。其意义在于:
  1. 调整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环节,将教学实践细化到各门主干课程的讲授当中,理论联系实践,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实际操控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基本素养。
  2. 将中小学教师引入到高校课堂,通过观摩、指导、参与、实践等环节,一方面提升高校师生对中小学课堂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对教学法课程提出宝贵意见。
  3. 将高校教师引入到中小学,通过研讨、观摩、指导、实践等环节,加强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对中小学课堂的直观认识,从而进一步引导自身专业教学。
  4. 通过大一、大二下学期校内外教学实践环节的增设,使学生更多的走进中小学课堂,直接进行教学观摩和体验,对于提升学生对自我专业知识的认识、增加教学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瑞阔.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1).
  [2] 潘金林.小学教育专业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12).
  [3] 王永红,刘映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实行“双导师制”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6(8).
  [4] 朱华.关于小学教育本科学生推行双导师制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5804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