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兴隆县博物馆馆藏女神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永和

  1981年12月13日,兴隆县前苇塘公社(现归六道河镇)杨树沟村村民陈淑英在本村西山坡耕土层中发现一件石质女人雕像,兴隆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接报后,于1982年1月3日由所长张双峰带队赶到现场,对雕像出土地点进行了清理,未发现有其它遗存存在。后将此像收藏在兴隆县博物馆。
  该雕像采用辉绿岩磨制而成,为一位老年女性裸身形象,重3030克,通高29.4厘米,肩部最宽处10.7厘米,臀部最厚处7厘米。其身体微胖,无发,两眉粗隆,小眼,鼻呈梯形,嘴略张,耳部轮廓明显,左耳与下颌有残。上身长,下身短。双臂自然弯曲扶于膝上。乳房突出,腰部收缩,小腹微鼓。背部平直,臀部后突。下身未分腿、足,以圆柱形呈现(图一)。其圆润挺拔的双乳,微隆的腹部,显示出女性特有的生理特征,而庄严神圣的面庞则赋予了其自身母性的尊严。
  1991年9月,经以董增凯为首的河北省文物鉴定组鉴定,此像为新石器时代遗存,是由5500年前的红山人模拟真人塑造的神像(或女祖像),即红山文化的“女神像”,属国家一级文物。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之一,它的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学者们根据红山文化考古调查报告,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发现夏、商、周三代以来的礼在红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或许已经萌芽,兴隆女神像的出现恰恰是这一观点的又一明证。同时,此女神像的出土,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前,兴隆这块土地上便有原始人聚居,他们不仅掌握了原始的石刻艺术,而且已经有了生殖崇拜和偶像崇拜。因此,这尊雕像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北方史前文化、艺术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责任编辑:成彩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5851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