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农业高校构建本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培养多样化人才是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地方农业大学应该不断学习与探索,逐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教育理念。在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上要理清思路,明确原则,从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招生方式、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本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2-0009-04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迅速扩大本科教育规模,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道路。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后,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2000年多数原部属农业院校在体制改革中划归地方管理后,如何使其办学既保持行业特色又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这些院校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要素,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体现了特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于不同高校或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方面必然有所差异,人才培养模式也会有所不同。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1.多样化人才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和人口结构的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结构不断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高校必须主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才能适应这些变化。进入21世纪后,新的前沿学科不断涌现,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特别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过程中,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也在迅速革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高校教育在知识和能力要素和结构进行调整。
  2.多样化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从2002年起,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在精英教育阶段,社会经济不发达,需求人才类型较少,学生数量少,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经济的充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在需要学术型人才的同时,对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更为广泛。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在价值取向、能力发展、知识掌握和求学意愿与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内在要求人才培养的多样化,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其中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的特点和社会适应面。”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史也表明,在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以后,各国均会把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3.多样化人才培养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本,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知识丰富、人格健全的人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学生个性多样化特点要求教育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由此提出了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案与教学管理更能符合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具体要求,才能达到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多样化人才培养进一步确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增加教学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爱好和社会的需求,规划自己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多样性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促发展”是高等院校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虽然地方农业院校服务的重点是为解决地方“三农”问题培养人才。但由于隶属地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农业院校仅仅开设农科类专业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根据地方的需求并结合自身学科基础,发展一些非农专业,以满足地方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事实上,通过发展部分非农专业,如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自动化等高新技术学科和专业,也有利于提升传统农科专业和学科。
  5.多样化人才培养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调整的需求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农科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这就要求农业院校对各类农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应具有差异性,体现多样化。农业领域跨越范围非常广泛,从基本农艺技术到高新技术领域,从种养业到加工业,从生产到营销,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三大产业对人才的层次和规格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其人才质量要求、培养方式与途径和教学措施也是不同的,因此,培养模式也应有所差异。这就要求农业院校应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需求的各种层次、规格和用途的人才需求。
  二、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前提
  教育思想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总的看法。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和根本动力,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应具备较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自学能力,重点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三是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强调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四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五是要树立主体性理念。强调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六是要树立国际化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推动学生国际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明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一是要明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明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素质,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要明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因材施教,要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充分发展每个学生优势潜能:四是要明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教学管理等方面人手,通过合理组合各要素,科学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要注重构建与多样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
  3.确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包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基础性与专业性并重的原则: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等。此外,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培养方案与管理制度相结合等。
  三、地方农业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培养目标多样化
  根据知识需求,学生培养可大致分为学术型、应用型两类,应用型还可再分为专业技术型、复合应用型两类;根据就业去向,可大致分为继续深造型、对口就业型和灵活就业型三类。不同类型的培养目标有所差别,对学术型人才培养,应强调基础、注重创新,学生就业目标不在本科,而是为培养农科研究生打好基础;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要强调实践、注重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有一技之长: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知识面广、就业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应采取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方式,鼓励他们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选修未来深造方向的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旨在对口就业的学生,要采取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跨专业就业的学生,则应采取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通过“主辅修”、“双学位”或跨专业选课程,扩大知识面。
  2.培养途径多样化
  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要注意“六个结合”。一是第一、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主渠道,而第二课堂则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通过第二课堂可将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之中,巩固和升华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二是专才通才教育相结合。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这两种基本的教育模式。“专才要专”,要有看家本事。例如,为培养临床兽医师为目标的小动物医学人才,可将兽医临床能力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此提高学生临床医学技能,毕业后就能顶岗看病。“通才要通”,毕业生就业适应面要广。例如,可以打破动物科学、兽医的专业界限,整合课程,以培养动物安全饲养的复合型畜牧业人才,这样做会受到养殖企业的欢迎。三是主辅修相结合。鼓励成绩好的学生辅修第二专业,获得第二学位。主辅修相结合,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四是教科相结合。鼓励学生根据研究兴趣,找一名教师,进一个实验室,开展一项创新性实验,或由学生自选研究方向,加入一个教师科研团队,鼓励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给予指导,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与探究精神。五是校企相结合。利用地方农业院校的优势,开展校企合作,采取“学校课程+企业课程+企业实习”的模式培养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六是国内外相结合。通过送学生到国外高校短期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模式上可采取以本校培养为主、国外学习为辅的办法。
  3.培养方案多样化
  在满足本科专业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案。可将课程分为通识课(必修与选修)、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必修与选修)i类。要注重优化“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包括通识课平台(学校)、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学院)、基础课实践教学平台(学校)、专业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学院);模块包括专业方向模块、个性拓展模块。通识课要广,学科基础课要厚,专业课要精。力求做到公共课、通识课和选修课在全校打通,学科基础课在同类专业打通。同时,文科与理科相融,艺术与科学相融。在教学计划中,可规定文科专业的理工课程和理科的文科课程最低学分。地方农业大学可根据办学特色专设独具特色的系列课程。此外,针对地方农业院校农村贫困生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开展励志教育,开设艺术、形体、讲演、辩论等课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才能。根据课程特点,构建柔性的课程计划。例如体育课结合阳光体育、授课采取必选与自选结合、提高自选课比例等。
  4.课程教学多样化
  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多样化,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授课采取必选与任选结合,考核采取校评、班评与自评结合。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按不同层次开设课程,思想政治课加强社会调查、形式报告等改革,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理论课和实践课成绩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增加实践课和平时成绩的比重等。课程教学的多样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5.招生方式多样化
  针对考生填报志愿时学生对所报专业的专业特点、学习内容、就业方向等并不十分清楚,专业选择存在一定盲目性等问题,学校可以尝试采取学科大类招生。具体做法是: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几个专业归入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按大类填报志愿,考生入学后前2年打通培养,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大三前再按照一定程序和标准选择专业。按大类招生,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提高学习的兴趣。但是,要注意专业分流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范围。对于管理、经济、工程等复合型专业采取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容易的,而对于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或国家需要的“冷门专业”不必要实行大类招生。
  (责任编辑 朱玉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6369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