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看到的美式学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西方的教育差别,众说纷纭。究竟如何,游学是最直接的体验方式,就如文中一位美校负责人所言:我们之间只有不同,没有好与不好。
  书海深,世界大,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出国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触摸世界的方式之一。我从事这个行业多年以来,也切实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选择把孩子送出国门。除了国人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的原因以外,在和很多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听到的还是那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直接插班到当地的学校和美国孩子们一起学习,寄宿在当地美国家庭,与美国家庭一起生活,感受美国家庭内的轻松、平等气氛,在学习和生活中体会不一样的成长。以前,我和大多数人抱着相同的观念:出国游学就是为了让同学们体验更好的教育和文化。但是,美国学校的一位负责人的一句话,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她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之间只有不同,没有好与不好。现在,我也将这种观念分享给我带队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真正体会中外教育和文化的不同,从而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改变。
  作为一名领队老师,每次的随团体验都不由让我感触良多。2016年1月份,我们的团队插班到了美国加州圣克拉里塔的爱因斯坦学校。
  大巴把孩子们送到了爱因斯坦学校,他们将在这里开始5天的插班体验。还没下车呢,就听到孩子们在说:这是学校?是厕所吧!哈哈哈!说着一个个都笑开了。没错,这就是美国的学校,没有中国学校校园那么大,没有宏伟的教学楼,甚至连个所谓的大门都没有,只有简单的几排二层房。而美国大多数中小学校都是这种模样。这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觉得不可思议:和想象的美国学校差距太大了,难道不应该是比自己国内的学校还要气派才对么?
  爱因斯坦学校设K-12年级,即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是所公立学校,同时也是一所Charter School(特许教育学校),宗旨就是不落下一个孩子。听着就觉得很棒。果然,第一天,我去小学部,发现我们的孩子被分到不同的班级,但每次课间看到他们,他们身边都如影随形地跟着几个美国小孩。一问才知道,这是学校指派给他们的Buddy,即小伙伴,负责帮他们快速融入。因为美国上课教室经常是不固定的,如果没有人带着他们,他们可能连教室都找不到,所以学校贴心地给每个孩子都找了一名小伙伴,专门帮助他们。
  对于美国的小学生,我们的印象都是无忧无虑,无比轻松。咱们国内小孩的书包却越来越沉。可在爱因斯坦学校,我们看到的小学生不是背着书包,而是拉着沉重的拉杆书包,里面塞满课本、文具,还有电脑。没错,这些小学生没有手机,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脑,而且很多学习都是通过电脑来完成。随团的老师们都感慨:美国小孩的电脑普及年龄真低。
  第二天,我发现高中部的几位同学在教室外面乱窜,没有进去。我问,为什么不去上课?他们回答说,美国学校歧视我们,里面没有座位了,让我们自己找位子,地上什么的随便坐。我说,那就随便坐呀,地上又不脏。他们瞪大眼睛看着我说,那多尴尬,我们不要。中国的孩子已经习惯了一本正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上课,一时没有办法接受美国学生的这种随意。在美国学校,经常会看到席地而坐的学生,对他们来说,这很正常,但我们的孩子觉得这是一种屈辱。学校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再看到他们的时候,老师在跟我们的学生说,你们先坐吧,然后让自己的学生去外面搬椅子或者随便坐。
  中学的上课方式也大有不同,经常会有种走错教室的感觉。西伯来语课,进去一听,在唱歌!人文课,进去一听,在放披头士的歌!历史课,进去一听,在放各种摇摆舞视频!我们团队的的孩子一节课下来一脸疑惑:这跟我们上的课有关吗?美国学生却习以为常,显然这就是他们平常的方式和节奏。当然,不要以为所有的课堂都是这种上课方式,有很多课确实跟大学的上课感觉差不多,形象一点理解就是类似讲座的形式。讲课素材和内容也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关于课程设置,也大有不同,他们的很多课程,是我们大学才会修到的,比如说经济课,金融课。
  虽然,插班生活只有短短5天,整个游学的行程也只有两周的时间,可我还是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他们从刚到学校和寄宿家庭时的不知所措,到后来与当地学生和寄宿家庭依依不舍;从刚开始讶异美国学校居然如此“简陋”,到后来不由感慨美国学生上课真的很有趣;从刚开始不敢开口说英语,到后来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所有单词都拿出来用。这些变化,只是体验式游学的收获之一,我相信他们在亲身体验了国内国外教育文化的不同之后,会在思考中有更多改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7325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