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前我国新医改条件下的医患关系中的热点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洪图

  摘要: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正确处理新时期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人性化医患关系,不仅有利于医疗活动顺利开展,而且对于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就目前中国新医改条件下的医患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医改;医患关系;热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57-01
  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然而,当前医患关系却遭遇尴尬,医患之间缺乏足够的尊重与信任,这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正确面对新时期医患关系并有针对性的解决此现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就当前我国新医改条件下的医患关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以下的探讨。
  1 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
  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当病人的较大经济耗费未能得到自己期盼的“理想”医疗效果时,患者心态不平衡,这种利益冲突就会爆发出来。他们普遍认为有病到医院就应当能治好,而治不好就是医院有过错。
  1.1 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医学原因:现代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分子医学、基因医学、克隆技术对医学的正面冲击,不少医学难题迎刃而解。但现阶段医学未攻克的难题还很多,被誉为21世纪瘟疫的爱滋病,人类对其还没有有效对策的情况下,非洲大陆又流行了一种比爱滋病病毒还厉害埃博拉瘟疫;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疾病,人际关系的紧张,也带给人类很多身心疾患。因此,医疗领域中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加上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也只有70%左右,各种急重症抢救成功率在 70%~80% 左右,相当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甚至有较高的误诊率、治疗无望。医疗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复杂体,有社会性属性,也有自然属性,就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有些人身上,也出现向复杂性转变的可能,这是医学的无奈。因此,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始终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医学的特殊性和无奈,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因而一遇到不满意的事情,不考虑科学事实,就认为是医院或医生的问题。
  1.2 医患关系紧张的自然社会原因:医学的对象――患者,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是个自然人,但并非单个的自然人,而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人。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进行了很大的变革; 医院已经定位为服务行业,许多医院运转的大部分经费需自行从给病人提供服务中收取,而患者付出钱,得到医疗服务。目前正在进行和完善的城镇职工医疗改革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得到比较实惠的服务。”但由于改革是一个彻底变革旧观念的过程,是陌生的,许多人对自己要花钱看病感到不适应,心理承受能力低。同时对医疗期望值却增高,这是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重要的社会原因。
  2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疗成本居高不下,患者不堪负重
  医疗费用与期望疗效不相符,一旦患者死亡或伤残等,患者及其家属就有一种人财两空的感觉。尽管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降低一些药品的价格),但医疗成本仍居高不下,除少数富裕阶层外,工人、农民、普通的工薪阶层,日益不堪治病的重负。普通公民对医疗机构追求商业利润的行为,怨声载道。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如药行)自然要考虑自身利益,而“利益”的渊源最终还是患者。“白衣天使”的形象和感情淡化了,医患间的敌对情绪严重。
  3 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
  3.1 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据有关调查,医患关系紧张,以至引发医疗纠纷, 40% 以上原因与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有关。医生面对病人,重医疗程序服务,注重病人躯体上的疾病的治疗,忽视心理疾病的治疗,只是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出现医疗效果不尽人意时,病人就认定是医生的问题。
  3.2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少数医生医德滑坡,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在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部分医务人员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他们对工作消极,对病患态度冷淡,语言生硬,没有耐心,缺乏换位思考,面对忍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没有将心比心,而是熟视无睹,司空见惯。 但据介绍,大型医院医生门诊日接待量都在40人以上,远高于平均每个医生接诊4.5个病人的全国水平。在这种长期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再要求医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和亲情服务,或许有些苛责。
  3.3 漠视病人的权利:病人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其在心理、生理上相对脆弱,此时的他们更需要关心与理解,更需要得到尊重。医患关系的紧张,一部分来自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缺乏对病人的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权利的尊重,漠视了这些权利的存在。
  4 社会上相当多的医疗机构热衷于追求高标准、超豪华,“富人保健”、“富人医疗”趋势严重
  收入差别大,享受的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实际待遇反差较大。满足不同利益群体之需要,社会上相当多的医疗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热中于追求医疗环境的高标准、超豪华,“富人保健”、“富人医疗”趋势严重。医院在所谓成本核算、自负盈亏的压力下,追求利润也不择手段。医生救死扶伤的仁术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医疗机构公益性、福利性光环的消失,使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承受。
  5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国家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医患冲突更加复杂化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有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
  6 医疗管理不完善,受市场经济影响 医疗工作是高风险的行业,但并不象国外发达国家,高风险的同时能带来高收入
  医务工作者的个人收入与其所负担的风险并不成比例。因而个别医务人员寻求不正常的、甚至是违规的途径来提高医院及个人的收益,诸如故意夸大疗效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从中收取更多的费用等。医院管理对此缺乏完善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医疗事故处理方法并不很健全的情况下,出现医疗事故时,院方的推委、漠然,使医疗纠纷的控制和处理的最佳时机丧失。据了解,对医疗纠纷,有些医院能躲就躲,躲不了就私了赔钱了事,这是当前许多医院采取的一致做法。因为不见面、不沟通、不协商,患者方怨气愈积愈深,最终导致纠纷的进一步升级和恶化。所以社会上形成一个怪现象,即“大闹得大钱、小闹得小钱、不闹不得钱”。
  7 舆论和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过激报道
  随着传媒业市场化竞争的日益加剧,部分媒体为了维持和增加本媒体的听众、观众和读者,竞相推出大众感兴趣的热点新闻,以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对医疗纠纷进行刻意炒作,有失公允,报道时武断地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并且明显地倾向病人这个弱势群体,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于是医生成了患者假想中的“敌人”与法庭上的“被告”,医院方的合法与正常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珍重。其重结果轻过程,使医疗纠纷的处理简单地上升为病人的索赔问题。媒体试图扮演锄强扶弱角色以唤起大众的共鸣,对医患冲突直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8 医疗技术的局限性
  医疗技术局限性已经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医学是一门重要的经验科学,在医患纠纷中,由于技术原因出现的误诊及误治的比例也高过 64% 以上; 在所有医疗纠纷中,技术性事故平均占有 18% 以上。
  9 医患双方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患者维权意识增强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法律知识渗透到各个领域,维权意识更是在广大的患者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早已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在医疗活动中,当患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时,患者便会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患方强调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而医方也需要全面了解病史、正确把握病症。医患间戒备心理严重。
  正确处理新时期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人性化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它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中国经济建设的进程;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018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