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护理本科学生临床见习效果的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4-0626-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为了解我院护理本科学生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效果,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促进我院护理本科专业不断的完善、更好地发展,于2005年9月对开展见习的护理本科学生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护理本科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即见习这一教学模式是较好的、必要的,只有师生充分准备、发现不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三峡大学医学院2002 级护理本科专业80名学生。
  1.2方法与调查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护理本科专业学生的见习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对护理见习满意度,见习前你是否预习,见习时间多长为宜,见习以何种方式为宜,每组以几人为宜,师资力量是否满意,师资方面还有何欠缺等。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8 份,回收率97.5%。
  
  2结果
  将回收的《护理本科学生见习效果情况调查表》经过整理、分析:被调查的学生中,对护理见习总体效果非常满意率1.28%,基本满意57.69%,不满意41.03%。
  
  3讨论
  目前早期接触临床(见习)教学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3.1见习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前预习不充分:预习的重要性在见习中显得尤为突出。调查发现,课前完全不预习占39.74% ,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作好预习这项工作。仅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对相关知识只有大致的了解,理解不够深刻。到了医院,见到典型的患者、症状,再加上带教老师在一旁的讲解,感性认识加理性认识,学生就可以将知识牢牢掌握。但是,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在医院里就不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眼前的景象联系起来,只能是事倍功半,护理见习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在以后的见习中,学生应该做好预习这项工作,见习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护理见习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3.2见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时间安排应在1~2小时为宜占 47.44%,认为2~3小时占43.59% , 所以带教老师应将时间控制在1~3小时之间,太短见习内容不能很好的展开,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太长见习效率会下降,内容太多,同学们也很难消化。
  3.3分组欠合理: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认为见习方式以集体观摩为宜的同学仅为 3.85% ,应分组进行的为96.15% ,说明分组见习最符合同学的需求。其中对分组人数的看法,认为分3~4人为1组的同学占52.56%,5~7人的占46.15%,8人以上的占1.28% 。适当的人数对老师讲解、学生听讲、控制患者情绪等方面都有好处;每组人数过少,可能师资不够;每组人数太多,同学听讲又会受到影响;兼顾师资力量和见习效果,每组 5~7人相对适宜。
  3.4临床带教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同学们见习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带教老师,要圆满完成教学计划,培养跨世纪护理人才,要求带教老师除了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较宽的知识面以外,更要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并在带教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临床见习带教管理体系,才能把好见习质量关。调查结果显示,对见习带教老师不满意者占57.69%,其中19.08%的学生认为见习带教老师理论知识缺乏,24.43%的学生认为见习带教老师带教经验不足,47.33% 的学生认为见习带教老师缺乏讲授技巧,其他占10.69%。由此可见,临床带教存在问题。建议学生临床见习带教应该由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知识体系结构完整的老师带教,在见习前,老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准备好所有带教用物(场地、器具、病例、幻灯);熟悉学生见习的内容、教学大纲并根据不同的见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幻灯、病例);提前与所有患者沟通,取得患者在学生见习过程中的配合与合作;作好整个见习带教过程中的时间分布。
  综上所述,本院护理本科开展早期接触临床这一教学模式的做法,学生的态度是肯定的,同时也需要学院在以后的开展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抓好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在见习教学活动中,也需要老师和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发现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从真正意义上不断促进护理本科早期接触临床即见习这一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使我院护理本科教学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
  收稿日期:2006-09-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604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