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性别公厕”,是尴尬还是温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清辉

  “老人方便不方便”,历来就是关系到广大老年人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也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无性别公厕”正悄悄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在方便之余,对其的争论也日益强烈。
  
  老人如厕常出意外
  
  一段时期以来,有关老年人如厕发生意外的事件时有耳闻。轻者,滑倒摔伤;重者,出现昏厥、骨折或掉进粪坑,尤其是一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老人,还可能诱发脑溢血导致偏瘫或猝死。
  镜头一:詹清,谈起老母亲的突然辞世,禁不住泪流满面。他哽咽着对记者说:“母亲一生含辛茹苦,历经凶险无数,大难不死,可如今,待她正要安享晚年幸福的时候,竟然倒在公厕里!”
  那天,两个女儿回娘家,老人特别高兴,与女儿们谈笑风生。一向身体不错的老人并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大约在下午4点多的时候,在送女儿回家的路上,老人进了公厕,却再也没能走出来。待有人发现情况并通知詹家时,老人早已气绝身亡。
  镜头二:年逾七旬的徐老汉,想起自己去年旅游时的一次经历,至今神情紧张,手脚发抖。
  原来,那天他与老伴在一处景点上游玩,突然感到内急,直冲进路边的公厕,也许是因为过于急切,他一下子滑进粪坑里。约莫半个小时过去,老伴不见他回来,急得团团转。当时天色已晚,游人渐少。心急如焚的老太太在厕所中发现了老伴,好不容易找到了几个帮手,才把他从粪坑里拉了出来。
  镜头三:同样年过七旬的张老汉,至今也是谈“厕”色变。老人家在农村,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或许是因为天气过于燥热的缘故,他在如厕时竟当场昏厥。幸好及时被人发现,被送到附近医院抢救,才让他免去了一场意外……
  
  老人需要“无性别公厕”
  
  据了解,所谓“无性别公厕”,指的就是男女位置不固定的厕所,只要是空的,不论是男还是女,谁先进去谁就可使用。我们通常在火车、轮船或飞机上见到的厕所,就是这类公厕。近年来,在诸多城市街头所见到的临时性“移动厕所”,也可称为“无性别公厕”。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和天津、广州等少数城市才有。
  据介绍,现代和传统的“无性别公厕”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公厕的面积和规模了。交通工具上或街头移动的“无性别公厕”,一般面积较小,在一个大空间内只放置一两个坐便器即可;而现代意义上的“无性别公厕”,却是固定在一个大屋子里,其间可以排列着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相对独立的小空间,每一个小间都是封闭的,有插销但没有锁,不论男性或女性,均可使用。
  据调查,由于老年人特有的习惯和坚持室外锻炼的缘故,他们是使用公厕率最高的一个人群。另外,还有不少老人腿脚不方便,甚至还是坐在轮椅上的偏瘫病人,他们外出如厕时,一般需要有人陪同,如果陪同的是异性保姆、子女或老伴,传统的公厕,对他们来说显然不适合,他们急需现代意义上的“无性别公厕”。
  “无性别公厕”的出现,可以说是基于人性化城市管理的一种举措,也是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要之举,其在现实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担忧、争论与探索
  
  “男女同厕,真是太尴尬了,是谁想出这种馊主意?”近日,记者在北京街头随机采访一些老人,七成以上老人对“无性别公厕”持否定态度。
  一位姓赵的老太太还向记者介绍了她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大尴尬事。老人说:“那天晚上,我挺急的,急忙走进路边的一个厕所,也没看清楚门上的标志就进去了。正在方便的时候,突然听见几位年轻小伙说着话进来了,吓得我差点晕了,心想我肯定是错进男厕了。正当我胡思乱想之时,一位小伙推门而入,直站在我的面前。我哇的一声大叫,他也像被电击一般,一下子瘫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厕所是男女通用的,是自己粗心,如厕时忘记插上门。”
  对于无性别公厕,不少老人还公开提出反对意见,并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担忧。他们说,男女同厕,进进出出,除了令人别扭、尴尬外,更会使一些人的隐私权受到伤害。尤其是一些年轻女子,平时就特别害怕“走光”,担心别人偷窥。现在倒好了,主动送在面前了。以前,男女公厕有墙相隔,心怀不轨者,尚能有所顾忌,不至于有那么大的胆量进入“雷池”。现在并排在一起,气息相闻,只隔那一道也许并不怎么牢靠的门,很容易引发性骚扰或性侵害。所以,还是分开的好,建厕时,把“重男轻女”转为“重女轻男”的设计思路,尽可能多考虑女性的特殊需要,多分配给她们一些“蹲位”。
  有关专家指出,无性别公厕,在海外发达国家非常流行,或许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人们对其的反应远不如国人这般强烈,也很少出现一些无赖借机性骚扰或性侵害的事件。其实,上无性别公厕,无非就是敲敲门或随手锁门两个动作,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至于害羞、尴尬等心理障碍,自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消失。当然,对隐私权的保护,对于这类公厕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设计者在建造之前,就应当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增加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在现代城市里,寸土寸金,无性别公厕的出现,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大量节省了资源,其必将成为今后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也体现了我国公共设施人性化发展的方向。
  这种“无性别公厕”,既大大方便了自行如厕有困难的残疾人和老年人,也为其家属或看护人的陪同和安全监护提供了便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661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