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性硬膜外血肿并小脑幕切迹疝术后脑梗死31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树全 谢云芝 袁昌彪 甄金殿 郭林平 张永波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为1998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共31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5~68岁,平均55岁,其中50岁以上25例。车祸伤24例,坠落跌伤4例,被人打伤2例,其他1例。全部病例均于入院前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其中“昏迷-清醒-昏迷”典型者20例,“清醒-昏迷”者4例,昏迷进行性加深者7例;入院时一侧瞳孔散大者24例,双侧瞳孔散大者7例,其中3例术前自主呼吸停止。伤后脑疝形成时间2~10小时,平均5.6小时,脑疝形成后到开颅时间0.5~8小时,平均3.6小时。
  特殊检查: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确诊为硬膜外血肿。部位:颞顶19例,枕顶8例,额顶4例。血肿量60~120ml,平均78ml,术后生命体征皆有所好转,其中清醒18例,昏迷变浅13例,术后4~72小时神志恶化,复查头颅CT发现不同部位脑梗死灶,其中同侧大脑后动脉梗死11例,同侧大脑中动脉并大脑后动脉梗死13例,同侧颈内动脉梗死3例,对侧半球梗死2例,脑干梗死2例。
  治疗与结果:全部病例皆急症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脑疝复位好,脑搏动良好者24例,脑搏动弱者5例,有2例病人手术距脑疝时间长达8小时,脑搏动消失,出现脑膨出。术中切开硬膜,脑脊液淡红者15例;脑脊液血性,同时合并硬膜下血肿8例;脑脊液清亮者8例。有17例病人骨瓣复位,14例病人切开硬膜,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脱水、止血,抗感染、吸氧及血管活化药物等综合治疗,经CT证实脑梗死后给予尼莫地平、血塞通等综合治疗,其中有5例骨瓣复位病人出现中线移位明显,再次手术祛除骨瓣。病人愈后按ADL分级评定,痊愈16例,好转10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
  
  讨 论
  
  随着诊断手段的不断进步,发现脑外伤后脑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其发生机理,根据对脑外伤后脑缺血、缺氧的研究揭示,不仅是脑血管本身遭受机械性损伤这一主要原因,其他尚有一些促成脑血管栓塞的内在因素,例如,伤后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调、脑血流量的降低及血液的高凝状态等,其中,致脑血管痉挛的物质尤为重要。脑外伤后许多致血管痉挛的物质如儿茶酚胺(C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明显增高,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使血管活性物质得以直接作用在血管平滑肌上而致血管痉挛。另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其舒血管与缩血管两种物质的产生失衡,使血管处于持续收缩状态。上述因素所致的血管痉挛加上脑外伤后引起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诸如全血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被激活等,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脑血管闭塞及所属区域的脑梗死。
  分析本组病例与严重脑挫伤不同:①均为硬膜外血肿并小脑幕切迹疝病人,原发性脑损伤较轻微,其血管损伤主要为血管被拉长、压迫,特别是大脑后动脉被压在小脑幕切迹上,在开颅血肿清除后,由于压力突然解除,血管内血液流量突然增大,血管内往往形成涡流,容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当然脑损伤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膜ATP酶活性下降,以及早期微血栓形成均影响脑循环,是内在的基本因素。②发病年龄较大,平均51岁,50岁以上占75%,表明随着年龄增大,脑疝后脑梗死发病率增加。病人年龄大,动脉硬化,管腔变窄,血管调节能力下除,更易发生痉挛梗死。③发生梗死时间较早,多在术后3天之内。
  结论:对于原发性脑损伤轻微的硬膜外血肿并脑疝病人,要警惕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手术中要根据血肿大小、脑疝发生时间长短充分估计到减压后脑水肿以决定祛骨瓣减压,减少术后脱水剂的应用,术后补液要足量,同时加用血管解痉药物如尼莫地平、尼莫通等,术后动态CT监测,及早发现脑梗死,尽快治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57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