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玉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2
  
  摘 要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学校体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仍然呈现出较大的弱势,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 农村 学校体育 现状 对策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感召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的学校体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由于受经济、地理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呈现出较大的弱势,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
  (一)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长期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社会发展重要衡量指标的教育水平也备受关注。这些年来,在中央7号文件的指引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这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社会各界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学生体质尤其是农村学生体质状况没有根本性的好转。笔者认为,导致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许多教育主管部门仍以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无独有偶,升学率也就成为学校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了,这实际上是与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悖的,是与中央7号文件精神相悖的。好多学校把音体美视为“小三门”,有的偏远山区,体育课成了正常教学的附属品,有的学校甚至出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可望不可及的现象,更别谈“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奢望了。
  (二)体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教育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许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明显不足,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等教学设备。这就使体育教师和学校主管体育的领导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于是乎搞得轰轰烈烈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被虚假的填报上去了。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教学设备,但也只有在公开课、比赛课或在上级领导视察是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如同文物般束之高阁。
  所以笔者认为,目前国家所掌握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不一定真实,甚至比所掌握的情况还糟糕。
  (三)体育师资严重缺乏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没有“巧妇”,学校的体育之“炊”无法实现。学校体育师资短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师资力量更弱,许多农村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教师缺额总数为67万人,中西部地区缺额为50万人”(引自教育部部长郝平的讲话)。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这一数据是以说明上述状况。
  有的体育专业教师为了考核工作成绩及职评优的需要,也只有“忍痛割爱”改教数学、语文等“主课”。导致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国家对学校体育重视不够,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四)教学创新力度不够
  由于受地理条件和区位因素的限制,许多乡村体育教师缺少了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对国内外最新的体育知识和动态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少教师无法胜任《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的不太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二、改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的对策
  导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上述状况,应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提高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
  通过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教育观念有所改变,许多人都充分意识到了体育的重要功能。然而,在学校体育方面,因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的监督和奖惩力度不够,很多时候,相关政策只变成了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没有真正起到文件的作用。
  所以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大纲》、《新课程标准》、中央7号文件精神的执行力度,真正体现体育的功能,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到对学校的考评及教师的评聘工作中,并作为重要指标大力执行,拿出相应的奖惩措施。对那些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的单位及个人处以较重的惩罚。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才能真正上得去。
  (二)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只有加大了投入,作为体育教师及体育主管部门的“巧妇”才会有“米”,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应有的体育“大餐”。同时只有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平等”的原则和方针,才能使广大农村学生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发达地区学生一样的公平的受教育条件。也许通过这样的举措,若干年以后,奥运冠军、运动健将中将会有农村子弟学子的一席之地。
  之所以要把这种投入建议为政府的投入,原因很简单,教育是国家的大事,是政府的大事,农村教育更是政府的当务之急,其他社会团体及个人只是尽自己的力量而已;其次,作为学校领导阶层的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层,在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上应加大监管执行力度,实行专款专用,杜绝以各种理由少拨或者不拨专款;再次,学校可通过单位拨款,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途径解决资金问题,体育教师可自力更生做一些简单的教具,为学校节约一些成本。
  (三)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师资是教育的根本,没有“巧妇”何来“大餐”,所以应加强对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我们面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较严峻的问题,但是社会实际或者说学校体育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却是体育师资严重缺乏的尴尬。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细细一想,倒不是目前我国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过多,而是因受应试教育等观念的影响,由于对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不够,才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
  因此,要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还是要解决对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的问题,保证每一个农村学校都有相应的体育专业教师;其次,应加大对中央7号文件精神的执行力度的监管,学校应给体育教师广阔的天地,要让体育教师充分体现其在教育上的特殊功能,简单的说,就是要让体育教师学以致用,“有事可做”;最后,在教师的评聘及评优等过程中应加大对体育教师的评聘力度和相关政策的制定,避免出现“转岗”或“兼职”的情况,保证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至于说培养,无外乎就是要给体育教师广阔的交流学习的机会。首先利用假期及业余时间举办相关的函授班,通过专业的培训,使广大农村体育教师充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掌握对《新课标》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次,相关部门应多组织一些有利于交流的文体比赛,促进体育教师的交流与学习;再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利用互联网是最好的教育和学习平台。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标准也已经出台,要切实落实中央7好文件精神,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质的飞跃。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充分体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法规。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应转变观念,加大对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的投入和监管力度,改变以往的教育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制度,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对学校和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加强对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要让体育教师“有作为,有所作为”,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改变体育教师的评聘制度,单独制度相关的体育教师评聘措施,确保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防止出现“转岗”和“兼职”等现象的发生。只有这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大踏步地赶上发达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平等,农村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才能蒸蒸日上,农村体育教师才能“有作为,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郝平.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1.9.
  [2] 袁则明.对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因素的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7.4.
  [3] 李爱民,孙杰.江西九江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J].农业考古.2007.6.
  [4] 刘美杰.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5] 邢荣,卢静.甘肃会宁县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调查与分析[J].新西部.20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95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