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龙江县布氏杆菌病情监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51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1-0137-0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我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自然概况: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6175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辖5镇9乡4个国营林场,耕地450万亩、草原150万亩、林地130万亩、水域22万亩;年降水量465mm,大于10℃的有效积温2716℃,无霜期130d,日照2786h,属中温带亚湿润季风性气候;境内1江11河,河流总长426千米,地下水储量208亿m3。
  1.2 布病监测目的及范围
  1.2.1 监测目的:掌握布病疫情动态,预测预报疫情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巩固防治成果,改进防制措施,总结防治经验,推动布病防制工作深入开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提高畜产品兽医卫生质量,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1.2.2 监测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龙江镇、景星镇、龙兴镇、山泉镇、七棵树镇、白山乡、黑岗乡、广厚乡、华民乡、哈扯海乡、杏山乡、头站乡、饵河乡、济沁河乡为布病监测乡镇。
  1.3 布病监测对象及方法
  1.3.1 监测对象:以监测乡镇场与畜牧生产密切接触的人群为监测对象。
  1.3.2 监测方法:取监测对象血清,用虎红平板或普通平板试验初筛,以试管凝集试验认定,用特异培养基做布氏杆菌培养进行检菌。
  
  2 布病监测结果
  
  2003~2007年全县共调查16705人,血检4595人,其中平板试验阳性10人,平板阳性率0.22%,试管试验阳性2人,试管试验阳性率0.043%。
  
  3 讨论
  
  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又称马耳他热或波状热。牛、羊和猪是主要传染源,母畜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人因接触病畜或食用受污染牛奶或奶制品而感染。潜伏期1~3w,临床特点是缓慢起病,长期发热、多汗、虚弱、全身痛和关节痛,急性期症状多在3~6月内消退。慢性布氏杆菌病尤为牛型病例,常因众多含糊主诉误诊为神经衰弱。预防和控制家畜布氏杆菌病是预防人患此病的关键。
  布病的根本预防措施在于控制和消灭畜间布氏菌病的流行,切断传播途径和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加强病畜管理,发现患畜应隔离于专设牧场中。患病的人应及时隔离至症状消失,血、尿培养阳性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物应予消毒。切断传播途径,疫区的乳类、肉类及皮毛需严格消毒灭菌后才能外运,保护水源。保护易感人畜,经常与家畜接触者,应具备一定的防病知识,既要防止布氏杆菌在畜间传播;又要防止病畜传染给人,特别是在接产或处理流产时要谨慎,为防止细菌感染,在接产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擦凡士林,戴眼镜、口罩、胶皮手套和穿胶靴等。处理完毕,应立即严格消毒,胎衣等物要深埋。现场要用2%氢氧化钠消毒,用具、工作服等可用3%来苏儿水浸泡消毒。为更安全,最好预先接种布氏杆菌疫苗,增强免疫力。家畜患病没有治疗价值,应全部淘汰,消灭传染源。
  布病防制工作要在免疫程序、检疫环节、重视程度上认真总结经验,在今后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与管理中要继续坚持布病监测、积极防制,严防布病发生,从而促进龙江县乃至全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从监测结果看,多年来,龙江县布氏杆菌病疫情稳定,说明预防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从细菌学监测看,虽然布氏菌检出率较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监测性检菌很难代表全面。从饲养管理等其他方面看,虽然布病得到稳定控制,但布病流行潜在危险仍然存在。因为目前境内牛羊存在两种饲养方式,一部分牛羊以放牧为主,畜舍设备、卫生状况一般,饲养员不注意生产牛羊、犊牛羔羊的管理,另一部分牛羊虽然随着草原禁牧转入舍饲,但同时也增加了人与牛羊的接触机会,如果缺乏自身防护措施,这样势必增加疫情发生机会,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袁惠武,袁平,张芳忠等.柞水县5年布氏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6,2:79~80.
  [2] 李贤辉.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动物疫病防治与人类健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32.
  [收稿 2008-1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00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