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0女排世锦赛中国队接发球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晓茜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1-000-02
  
  摘 要 本文以2010年女排世锦赛中国队的接发球效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队所有场次比赛进行录像统计,分析了中国对在本次世锦赛上的接发球效果,找出中国队在接发球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2010世锦赛 中国女排 接发球 效果
  一、前言
  在排球运动中,接发球是排球比赛中激烈对抗的第一回合,它是进攻的基础。既是防守,也是由守转攻的转折点,是组织进攻的开始,是组成各种战术攻的基础。中国女排一直是中国人奋勇拼搏的精神寄托。而在本次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只取得了第十名,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的水平”。因此,本文就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参加的所有场次比赛的接发球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数理统计法
  对中国女排比赛进行录像分析,对从录像上获取的数据资料通过Excel,进行统计、加工、处理。对接发球效果进行整理比较分析。
  2.文献资料发
  检索中国期刊网,查阅与该题目有关的专业书刊,以求得所需要的资料。
  (二)研究对象
  2010女排世锦赛中国队比赛有关场次的11场比赛。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发球方式下的接发球效果
  在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中,对手普遍运用了跳飘、正面上手发飘球和大力跳发。通过表1看出中国队在除了跳飘之外,正面上手飘球和跳发球的接球效果上要优于对手,可以组织战术攻,这对中国队后继的一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接球到位却无法组织战术攻这一点上却是明显低于对手。从整体上说,中国队可以组织进攻的比例比对方仅仅高出一个百分点,中国队在接发球的整体效果上并不占优势。通过对中国与对手胜负局间的对比(表2),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队在胜局时的接发球到位并可以组织战术攻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负局时的接发球效果,而且比对手高出了12个百分点。无接和失误方面胜局时的表现要好于负局时的接发球效果。
  (二)各轮次接发球效果分析
  由于排球中存在特殊的轮转规则,虽然接球队员是固定的主攻接应和自由人,但是由于每一轮所在位置不同,六个人在场上的实际站位是各不相同的。对手也会根据中国队的轮次进行有目的的发球,由此就可能会造成中国队六个轮次不同的接发球效果。由于中国队场上只有一名二传手,所以本文根据二传手所在位置进行轮次划分,将二传手在一号位时的接发球阵型定义为第一轮,以此类推。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三轮的接发球效果在所有轮次中是最差的。这可能是由于第三轮中,二传在五号位需要后排插上,此时前排主攻手撤下来在五号位附近接球,对方可能抓住这一点,发球落点就在二传跑动的路线上,这样既扰乱了中国队的接发球,同时也扰乱了二传的跑动。其他轮次的胜局接发球到位并能组织战术攻的比例均高于负局。这从整体上说明一个问题,中国队胜负局之间的接发球效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不同队员接发球效果分析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队主要的接发球队员为6号接应周苏红,7号自由人张娴,10号主公李娟。其中周苏红的接球频率以及接球到位的比例最高。张娴与自由人的接球效果相差无几,这样一来,作为自由人应有的防守重任就表现的没有那么明显了。从表5中可以看出队员在胜负局间的接球效果也存着差异。
  四、结论
  中国队的整体接发球效果并不占优势,而且胜负局间的表现有差异。对于不同轮次的接发球效果,第一、二轮次的接球频率最高,第三轮的接球效果仍需改进。中国队主要接球队员仍然是接应周苏红,自由人的表现不够理想。希望本文能对中国队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葛春林,张兴林等.对新一届中国女排一攻进攻结构和效果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
  [3] 陆柯.一传,新女排老毛病[N].第一财经日报.2007.6.1(第D05版).
  [4] 展更豪.第14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半决赛与决赛中国女排失利原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5] 王统娟,薛俊彬.对第十五届排球世锦赛中外女排接发球和防守效果的研究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24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