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欺欺人的心灵感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心灵感应是一种远程感觉,在民间被称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5种常规感觉之外的“第六感”。心灵感应主要有人与人的心灵直接沟通、能知过去未来、遥距观测等,最玄的说法还有“感知隐藏在第11维空间的全知信息,它们在第10维空间与第12维空间的交界处震动”。为了开发利用这种特异功能,大量学者投身心灵研究;一些国家投入巨资,希望利用心灵感应获得军事上的优势;民间还有不少“心理学爱好者”热衷于参加形形色色的“灵修”、“身心灵”培训,试图修炼“第六感”。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心灵感应至今仍未获得科学证实,反而有大量江湖骗局、学术造假,“心灵课程”更被媒体曝光涉及邪教传播和集体淫乱。有学者认为,相信心灵感应的人是在自我欺骗,只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而对不支持心灵感应的证据视而不见。
  心灵感应离不开欺骗造假
  爱人、亲人、熟人之间时常有着某种默契,被当成是心灵感应。例如,某人梦见初恋女友,随后就收到她的来电来信。然而,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多种多样,生活习惯相似,产生个别、偶然的默契并不神奇。要证明心灵感应的存在,还需要有严谨的科学证据。
  早在19世纪80年代,位于都柏林的皇家科学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威廉·弗莱彻·巴雷特爵士和一批学者组成了一个“心灵研究会”,对一位牧师的4个女儿及1名女仆进行科学研究——她们声称可以用心灵感应进行交流。研究的方法是猜写着人名或家庭物品的卡片,如果是瞎蒙的话,猜中连续5张卡片的概率是1.42亿分之一,连续猜中8张卡片的概率更是天文数字。在公证人的见证下,这些女生竟然全部猜中了。然而实验进行了6年以后,有人终于发现女孩们使用了暗语作弊,而且手法不算太高明。
  心灵感应人士道格拉斯·布莱克本与一名杂耍高手合作表演了心灵感应现象,得到“心灵研究会”的认可,布莱克本还成了该协会的秘书长。然而布莱克本后来忍不住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公开了他是怎样做手脚欺骗研究人员的。
  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一个结论:“经过了130年对心灵学现象的研究,没有科学的证据能证实其存在。”
  能知过去:猜出真相不稀奇
  能知过去未来,是心灵感应的神奇体现。其中的“能知过去”是指单纯靠心灵力量实现对已发生的事隋进行感知。例如下面的例子——
  美国一名观众看了一则电视新闻:南加州一名白人母亲苏珊·史密斯声称一个黑人把自己和两个儿子劫持上车,开到+湖区后把她赶下车,然后带着她的两个儿子开走了。这名观众马上感到,两个孩子可能已经遇难,而且就死在湖里。一个星期后,警方查出案件真相:原来那位母亲狠心地将两个儿子关在汽车后座,然后启动汽车冲入湖中,而自己提前下车,看着孩子们淹死。
  于是这名观众便认为自己有心灵感应的能力,能知道案件的真相。其实,母亲杀死孩子的罪案时有发生,其概率比黑人绑架白人孩子要高得多,因此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怀疑那位母亲在作假证——这并不是他们有心灵感应的能力,而是基于对人性和人类行为的理解。事实上,对事情最怀疑的还是经验丰富的警方,只要有人按照这个思路追查下去,就不难让真相水落石出。
  美国哲学家罗伯特·卡罗尔曾看到电视上一名女子声称被强奸,但他感觉女子在撒谎,后来证实的确如此。其他人看了也有相同的感觉。这是心灵感应吗?非也。人们只是凭感觉对事情进行判断而已,感觉有时对有时错。偶尔猜对一两次,人们就会对自己的预感、直觉能力感到意外,也开始相信心灵感应了。
  预感未来:实验未能让人信服
  人类常常预测未来,预测时往往运用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并结合环境的因素进行考虑,因此预测并不依赖神秘的超自然力量。预感则比较神秘,是指一个人感觉到有不寻常的事情将要发生,至今未有让人信服的解释。有人试图用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等概念来解释心灵感应,但个别微观粒子的活动与大脑神经活动有什么关系?这就说不清楚了。心灵学家本姆承认,他们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这些心灵现象难以与物理学和生物学兼容。
  为此,有心灵学家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HRI)测量大脑的活动,又测量相应的皮肤导电性、心率等,试图证实在真实刺激发生之前,人体就出现了预感或“潜意识效应”。例如,在看到一幅图画之前身体已经有所反应,就能说明心灵感应的存在。果然有个别实验发现,人在焦虑之前会有分泌肾上腺素等生理活动。但是,这不说明人可以预感到未来的事情,毕竟焦虑并非在事情发生之前出现。
  卡罗尔指出,这些心灵学实验在设计上充满缺陷,例如缺乏合理的实验对照组,研究者对数据的解释也很牵强,往往要用统计学的小伎俩迷惑人。可重复性是科学实验的重要要求,但其他学者重复验证所谓心灵预感的时候,却无法得出相同的结果。
  自我欺骗让人愿者上钩
  自我欺骗,就是我们误导自己相信虚假的东西。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欺骗有着各种有意无意的动机,如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受到偏见、欲望、不安全感等心理因素影响。
  例如,尽管客观证据清楚显示一个孩子在撒谎,但他的家长仍坚信孩子说的都是真话,这是家长希望孩子说真话的欲望使然。卡罗尔认为,自我欺骗是不诚实的道德缺陷,也是缺乏理性的表现。有时自我欺骗是缺乏对证据的判断能力造成的,属于天生能力不足,例如家长认为自己与孩子很亲密,而指责孩子撒谎的人不如自己了解孩子,因此有理由更相信自己的孩子。这是单纯的认知障碍,与动机、道德等无关。
  很多人相信,只要不像孩子家长那样一厢情愿,就不会自我欺骗,但事实上自我欺骗不断发生。例如,很多人花钱购买各种虚假的产品,相信世界上有永动机,以为很省钱、很环保,还能拯救世界,结果最后钱被骗了,面子也丢光了。
  尽管科学研究一再显示心灵感应、星座性格、水晶球占卜、触摸疗法等都是骗人的,但总有人相信。一方面是受到利益驱动,例如算命大师和从事触摸疗法的心理咨询师,另一方面是愚昧、懒惰和认知能力低下使然,例如心灵感应的信众往往不具备科学素养。
  证实偏见让人忽视反面证据
  证实偏见是指人类的—种选择性思维,倾向于注意、寻找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忽略、低估不符合自己想法的证据。假设在医院急诊室工作的你相信,月圆之夜看病者更多,你就会在月圆之夜注意来看病的人,而对其他晚上的患者不太关注。久而久之,你就越来越相信月圆可导致意外事件增多。当证实偏见越来越严重,发展到对否定、反面的证据视而不见时,你就会彻底失去理性,思想完全闭塞。
  很多研究显示,人们一般认为证实的证据更有价值,即正面、阳性、支持性的数据。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季洛维奇提出,这很可能是因为大脑对证实性信息的认知处理更加容易。一个支持某种观点的证据比反对该观点的证据更容易被人接受,也更容易被人记住。否定、反面的证据接受起来是不太自然的,所以一般人稍不留意就会出现偏见。
  在心灵感应的实验中,支持心灵感应存在的证据常常是模棱两可的,心灵学家们就如获至宝;不支持心灵感应的证据不能一下子看得出来,需要动一番脑子分析,就常常遭到忽视。心灵学家们还选择性地设定实验的开始与结束,以便得出有利于证实心灵感应存在的结果。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尔科克博士批评他们“就是不肯相信心灵感应不存在的可能”。
  (编辑:张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328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