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玉贵

  [摘 要]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出现烧心、反酸、嗳气、胸骨后灼痛、咽部如有物堵或梗塞感、甚至吞咽不利或有食物溢出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性疾病。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正逐年升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该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其体质特点着手,辨证论治,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从而调整个体体质,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生理要求,降低发病率,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体质;预防
  1 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
  中医对体质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灵枢・寿夭刚柔论》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强有弱,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通天》划分出5种体质类型,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和阴阳和平之人;《灵枢・卫气失常》又将肥壮体型划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3种体质类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还明确划分出25种体质类型。可以认为中医对体质的认识是形成于秦汉时期的《内经》,其后,秦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明清时期的《温病条辨》、《温疫论》等使之进一步丰富发展,至现代得到了继承发扬,并有所提高。王琦将体质定义为其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御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体质的形成、分类、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学说。
  2 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及分类
  中医学认为,体质的差异是人体内在脏腑阴阳气血偏颇和机能代谢活动各异的反映,认为有什么样的体质就易患什么样的病。体质的特殊性使人对致病因素或疾病具有不同的易感性,具有某种“不良”体质倾向的人,当应激源作用于机体时,“不良”体质倾向超过一定的阈值即可发病。而且体质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及在疾病预后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体质壮实者,抗邪有力,病程短,预后良好;体质虚弱者,抗病能力弱,邪易乘虚内陷,病多难治愈。自《黄帝内经》开始,至现代诸医家,对体质分型分类的理论依据多是依据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津液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表现,并结合中医学病因病机的理论而提出来的。近些年多采用由王琦等提出的体质9分法,目前认为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
  2.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与体质
  本病中医学无确切的对应病名,就临床症状而言,与中医学“反胃”、“噎膈”、“吐酸”、“胸痹”、“梅核气”等疾病的症状有类似之处。中医学认为,食管属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共司受纳、消化、转运和输布功能,而脾胃运化与肝疏泄、肺输布有关,故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位在食管,但与肝、肺、脾、胃关系密切。其病因包括:①情志不畅,忧郁恼怒,肝失疏泄,横逆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或肝郁化火,火灼胃阴,胃失润降,食道干涩,损伤食管。②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热烫之物;或烟酒过度;或服用了对食管有损伤的药物,损伤脾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③劳累过度,或久病伤脾,脾气虚弱,运化失职,痰湿内生,上贮于肺,痰气交阻。心理特征与个体的性格差异和情志致病有一定的关系,如属阳性体质者,阳盛于阴,在性格气质特征上多呈现自信、兴奋、多喜、无忧无虑、多怒、外向性等;属阴性体质者,阴盛于阳,在性格气质特征上多呈现抑郁、悲忧、沉静、内向性等;而阴阳属性体质极易引致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不平衡,影响气机,导致气郁、湿郁、痰郁等郁证。有研究提出GERD患者的发病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有关。也有报道指出GERD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而肝郁气滞型患者的神经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各型。对于胃食管反流病而言,众多病因中尤以气郁为要。
  研究体质类型的目的在于研究体质与疾病的关系。随着疾病的发展和药物的治疗干预,胃食管反流病的证型也不断演变。据某综述[8]总结,目前现代医家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分型多达20余种,如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脾虚胃热、肝郁化热、气虚血瘀、气郁、肝胃郁热、痰气交阻、气滞血瘀、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阴虚胃热、肝郁化热、阴虚内热、胃失和降、胃腑湿热、痰浊阻胃、痰气交阻型等。在各种复杂的证型当中,可以看出总离不开郁、虚、痰,而热、瘀等是在郁、虚、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提示具有气郁、痰湿、气虚体质的人,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易患此病。在王琦的体质分类中,气虚质者多元气虚弱,其体质特征为体型偏虚胖或胖瘦均有,平素易乏力,倦怠少气,面色微黄或白光白,唇色淡白,毛发不华,喜静懒言;郁质者多气机郁滞,体质特征常见形体瘦弱,性格内向脆弱,对精神应激能力差,常忧郁不乐,易惊悸,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喜太息,或咽中异物感,或胁胀窜痛;痰湿质者多脾虚失司,水谷精微运化障碍,以致湿浊留滞,体质特征为形体肥胖或素肥今瘦,面色淡黄而暗,口黏痰多,胸闷身重,肢体不爽,苔多滑腻等。由此可见胃食管反流病的体质类型多为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
  2.2体质与胃食管反流病的预防
  祖国医学非常重视未病先防,早在《内经》中就有“上工治未病”的记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治之,乱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踌锥,不亦晚乎?”揭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现代中医体质研究表明,体质具有可调性,通过中医中药可以改善体质,避免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了解了体质的类型,就可以从体质方面进行调摄,因此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方面着手以达到预防胃食管反流的目标。一是“未病先防”,指针对一些易感人群,对可能会引发的诸多因素,采取适当措施以阻断或延缓其发生,通过积极的干预,使病理体质趋于正常体质。要特别重视情志对疾病的影响,情志指怒、喜、忧、思、悲、恐、惊,是机体的精神状态。《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变化从开始出现,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体质。如果这种作用超出了人体能够耐受和调节的程度,就会导致体内气机升降失调,从而导致体质的变化。研究表明该病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有关。因此通过调节心态、保持心情舒畅或进行各种运动以达到减轻精神压力的目的,从而避免病理性体质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指在发生疾病后,通过方剂―――即药物治疗改变人体的病理体质。
  “药食同源”,食物同样具有寒、热、温、凉、平5气,酸、苦、甘、辛、咸5味,对五脏六腑各有所归。目前指南提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案中包括有避免高脂肪食物,减少摄入可以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压力的一些食物(如巧克力、薄荷、咖啡、洋葱、大蒜等)。这些食物具有的特性可以加剧患者的病理体质,因此通过改变饮食从而改变病理体质,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易患体质者,可以通过平时饮食来进行调理体质。对于气郁体质者,调体方法为疏肝行气,开其郁结。代表方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常用药物有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当归等。对于痰湿体质者,调体方法为健脾利湿,化痰泻浊。代表方有参苓白术散、三子养亲汤等。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砂仁、莱菔子、苏子等。对于气虚体质者,调体方法为培补元气,补气健脾。代表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常用药为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陈皮、大枣等。
  参考文献:
  [1]夏志伟,段卓洋,张莉,等.精神心理因素与不同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7):447-449.
  [2]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28.
  [3]罗云坚,刘茂才.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5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