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面对癌症不留遗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甄明

  最近,由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学习如何面对癌症,可以说是人生的必修课。专家称,应把肿瘤看做是一种慢性病,看做是人生中众多考验中的一个,以平常心看待。因为现在恶性肿瘤早期治疗效果一般都比较理想,治愈率很高。即便是走到了肿瘤的晚期,在医生的帮助下,依旧可以坦然地度过每一天,让生命中的每天都不留遗憾。
  发病现状:癌症成了5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平均每天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50岁以上发病人数占全部发病人数的80%以上,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到270万例。
  实际上,不用看调查,平时我们就能从身边人的口中经常得知某一位亲戚、同事或朋友患了这样或那样的肿瘤。要说在以前,听到“某某患癌”,第一时间大多是愕然甚至是满腹的不解: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得了肿瘤呢?现在,这种“吃惊”的反应没那么大了,说明现在肿瘤患者实在是太普遍,大多数人基本上也见多不怪了。
  患者态度:有人吓半死,有人很淡定
  “肿瘤”一词与生俱来就与痛苦联系在一起。它是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命名的。当时人们发现肿瘤晚期的患者体内出现螃蟹壳一样坚硬的肿块,并且引起的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好像被螃蟹爪紧紧钳住一样的钻心,因此在英文中“cancer(癌)”与十二星座的“巨蟹座”是同一个单词。
  由于肿瘤对身体的摧残,以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让人产生恐惧,所以在被明确诊断为癌症后,病人第一反应往往是震惊。随之表现出恐慌、悲哀、烦躁。有些病人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不得不接受事实。在临床上,医生也会遇到一些心理承受力差的人,一听说自己患的是癌症,不吃不喝,精神萎靡,一个月下来就能瘦几十斤,还没走到手术或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就因为承受不了打击郁郁而亡,反应激烈的病人更会以自杀来结束生命。
  随着癌症成为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多的人得知自己患肿瘤后表现得较为冷静,他们大多积极参与治疗,完全信任医生,并积极与医生谈论病情,了解各种治疗手段的目的及副作用,这样的患者往往能够顺利完成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即使疾病走到终末期,有的患者甚至告诉医生,如果有任何医学研究需要,愿意把自己奉献给医疗研究,把死亡看得很淡然。
  专家建议:合作、不郁、减痛
  面对肿瘤的威胁,积极的心态也许会有意外收获。最近有媒体报道,英国癌症病人莉萨在2009年时被诊断患有小细胞肺癌,当时医生说她只能活18个月。得知消息后,她决定用全部积蓄与家人快乐旅行,以便给两个女儿留下珍贵记忆。出乎意料的是,旅游回来后,她体内的肿瘤竟然萎缩到找不着。这被当做一则趣闻被报道,同时也激励了很多肿瘤患者放下包袱,积极面对肿瘤。
  专家说,人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肿瘤患者应树立战胜肿瘤的坚强信念。面对肿瘤,不要以为它就是自己生命的终点,而应把它看做是自己这一生中众多考验中的一个。
  1.积极治疗,与医生合作
  很多病人一旦患上癌症,就将所有的事情都拱手交给医生,对自己的病情、以往的治疗过程、检查结果都不太了解,认为这些都只是医生们的事。其实,治疗中患者应与医生合作,了解治疗的副作用并为之做好准备,这样可以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更加从容,让自己做一个明白的病人。
  2.寻找同病人,获得更多帮助
  参加病友会、癌症康复会等社会群体,能够让癌症病友们相互鼓励支持,交流治疗和康复的心得,这对于保持乐观心态非常有帮助。
  3.尽可能宣泄不良情绪
  心里的怨气、痛苦、郁闷等情绪,可以向家人、朋友、医护人员诉说,不要将不良情绪憋在心里。尽可能获得社会支持,比如家庭、朋友、医生等,这些支持和理解都可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4.多接触大自然,放松身心
  如果整天只是关注着治疗或肿瘤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后果,那么你会每天沉浸在恐惧担忧之中,很难再去体会生活中的快乐。因此,建议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去大自然中放松身心。
  5.晚期争取活得不痛苦
  在疾病的终末期,癌症病人会出现免疫机制的崩溃,各种并发症都会出现,比如食道癌患者食管狭窄、无法吞咽和进食;乳腺癌患者可能发生脑转移,出现神经痛,疼痛剧烈。此时,对症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镇静止痛、补充营养等支持治疗能帮助患者减少痛苦。在这一阶段,医务人员及家属对患者的临终关怀非常重要。
  面对选择:冷静并考虑后果
  在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会不停地面对各种选择,怎样做才是合适的、合理的、明智的选择呢?这一点一定要与医生进行深入沟通,多方权衡利弊。
  1.选择对患者隐瞒病情
  当家人被诊断患癌后,很多家属会强烈要求医务人员对其隐瞒真实病情,避免患者得知病情后心灵受到严重打击,无法接受进一步的诊治。其实,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早在2000年以前,卫生部已经明文规定患者有知情权,这就要求医生在采取任何一个诊治手段时都要向患者告知其目的、作用和风险等。若向患者隐瞒患癌的信息,有很多治疗就无法取得患者的配合而顺利实施,比如化疗和放疗。
  专家指出:“其实,最终患者都会知道自己的病情。我们发现大部分患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而且越早让患者了解病情,做好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觉得浪费钱财,放弃治疗
  因为对肿瘤治疗的不了解,不少人对肿瘤的治疗依旧持消极态度。来自深圳的小徐,带着父亲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来检查,因为父亲最近两个月来感觉吞咽有异常,等活检结果出来之后,被证实是“食道癌”。小徐考虑了半天,决定带父亲回家,他觉得治疗的结果无非是人财两空。   专家指出,有一部分人觉得癌症不能治愈,白白浪费钱,理由是:某某得了癌症,手术后没几个月就不行了,干脆就放弃治疗算了。实际上,这种想法太不明智。因为只要是早期积极治疗,肿瘤的治愈率是很高的。比如从1992年到2006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总的5年生存率已由54.7%提高至65.9%;早期的喉癌、舌癌等头颈部肿瘤的5年生存率也已经达到85%以上。还有一些癌症治疗效果更是令人鼓舞,据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08年的数据显示,宫颈癌早期单独放疗的治愈率达90%以上,中晚期规范化治疗的5年生存率也高达50%~70%;2010年乳腺癌5年生存率已高达89.9%。
  由此可见,得了癌症并不等于判了死刑。在肿瘤病友网举办的“2013年肿瘤病友俱乐部”专家讲座上,有一位女士,2004年被确诊为乳腺癌,手术、化疗后康复得很好。8年过去了,她也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每年定期去医院做复查。
  3.对手术恐惧,选择中医治疗
  得了肿瘤,选择“对”的专科治疗非常重要。有一些患者因对手术的恐惧,选择了中医及药物治疗。事实上,肿瘤的治疗是一种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手术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实体肿瘤如肝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等,更是以手术为主。可以说,目前临床上获得根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经过了手术治疗。所以,当医生建议患者做手术时,应该尊重医生的意见,接受手术。
  当然,有的病人情况十分糟糕,已不能手术治疗。这个时候,医生会建议患者尝试别的治疗方法,以改善疼痛、不适等症状。把肿瘤当慢性病来医治,带瘤生存。
  4.再贵的治疗也在所不惜
  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家属出于对亲人的关爱,要求医生用尽一切方法救治患者,无论代价多大,再贵的治疗也在所不惜。然而,“并不是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医生会详细地评估患者的肿瘤情况、身体状态等来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现在有很多新的靶向药物,价格昂贵,被不少人当成神丹妙药,其实这些药大部分情况下只适合特定的肿瘤患者。专家指出,如果肿瘤进入晚期,发生了全身转移,在终末期的治疗上应量力而行,同时争取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在这个阶段,医生的任务有两个:其一,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其二,尽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属应该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
  很多人都犯过错
  误区1:听信偏方,从未进行正规治疗
  坊间流传着许多治疗癌症的偏方、验方,但到目前为止,对民间偏方治疗癌症的观察,仅能见到个别病例有效。
  中医中药是以扶正、驱邪、改善身体状况、减轻放化疗副反应为主,对肿瘤的直接治疗作用有限,仅作为辅助手段。所以,仅靠验方来治疗癌症是不可取的,尤其对号称“灵丹妙药专治癌症”的所谓偏方更应警惕,以免既花了钱,又贻误治疗时机!
  误区2:害怕化疗,拒绝化疗
  在癌症治疗中,患者最怕的是化疗。在很多人眼中,肿瘤化疗后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厌食等都让人感觉难以承受。实际上,近年来,化疗药物不断推陈出新,不但疗效提高,毒副作用也明显减轻。所以,以前那种对放化疗副作用的“刻板印象”要改一改了。专家称,在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很顺利地完成化疗的全过程。
  误区3:出院后再也不想回医院复查
  有一些病人出院回家后,就再也不想回医院了,认为自己已经过了鬼门关,再回医院心理上有很大的压力。而医生却常常劝病人定期回医院做检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检查有无复发(原发肿瘤部位重新出现肿瘤)或转移(癌症播散到其他部位),对预防或早期发现其他类型的肿瘤,很有意义。
  误区4:重手术,轻康复
  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说明肿瘤还处于早期或中期,不少患者在做完手术之后,就以为康复了。实际上,手术完之后,还有很长一段康复之路要走,比如还要接受术后化疗、辅助放疗、内分泌治疗等,这些治疗的作用丝毫不亚于手术。但临床中常见到一些癌症患者轻视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以致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这一点让人觉得很可惜。
  专家指路
  曾益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肿瘤在当今社会变得十分普遍,因此,大众首先应该把此病当做一个常见病看待,就像对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一样,不要以为自己就不会得此病。
  其次,提高对肿瘤的认识。事实上,现在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手术、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鼻咽癌的精确定位放疗,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可以做到只杀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可以说,大部分肿瘤患者都能够获得根治从而变成一个慢性病,“与瘤共存”是如今肿瘤患者的一个生存状态。因而,患上肿瘤也不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最后,为了避免肿瘤的发生,我们还应该尽量远离致癌因素,比如控制各种感染、EB病毒、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同时在生活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让自己心情愉悦,在整体上提高身体免疫力而预防肿瘤滋生。
  陈亚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副院长):
  “我还能活多少日子?”、“做手术能延长多长时间?”这是医生最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每位患者的体质、肿瘤类型、病期不同,生存期是不一样的。医生不是算命先生,即使告诉你的时间,那也是基于一个群体中的平均数,个体是有差异的。重要的是:患者要面对现实,现阶段适合什么治疗,不给自己设期限。临床中发现,乐观豁达的患者要比忧郁纠结的患者预后要好。
  不抛弃、不放弃、积极治疗、坦然应对是上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039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