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血小板参数变化联合Cyst—C检测在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保霞 徐瑞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联合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C)检测在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 仪联合免疫比浊法对入选47例过敏性紫癜、11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血小板计数(BPC)、MPV(血小板平均体积)、PET(血小板压积)、PDM(血小板分布密度)及Cyst-C变化数值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紫癜性肾炎患儿血中Cyst-C、MPV、PDM升高,明显高于单纯紫癜组,少部分单纯紫癜组患儿血Cyst-C、MPV、PDM有不同程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st-C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可作为临床识别HSP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单纯过敏性紫癜患儿血中MPV、PDM及Cyst-C升高提示日后有发生肾损害可能。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血小板参数;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05.017
  过敏性紫癜(HSP)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免疫性疾病,约10%~50%可发生肾脏损伤[1],称为紫癜性肾炎(HSPN),作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球肾炎,部分HSPN患儿远期预后不良,数年后可进展至终末肾[2],是导致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 也是影响学龄期儿童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早期发现HSP肾脏损伤并进行干预治疗,对改善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故早期检测与HSP肾损伤相关的临床指标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过敏性紫癜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性小血管炎,其病程中存在明显的血流变改变,而血小板变化参与HSPN患儿的病程始终;对肾损害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Cyst-C更是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其灵敏度比血肌酐(GFR)高,尤其对于识别早期肾功能不全有重要意义。故本文将通过对HSPN、HSP患儿血中血小板参数变化及Cyst-C水平改变情况来试图探讨其在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HSP组:选择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7月住院HSP患者47例(血肌酐正常),男26例,女21例,皮肤型22例,混合型14例,关节型11例,男女比例约1.2:1,年龄3~11岁,平均(7.3±2.1)岁,尿蛋白及隐血均为阴性,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诊断标准采用第7版实用儿科学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3],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HSPN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6~10.5岁;除有紫癜症状外,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脏受累,可表现为明显的血尿和(或)蛋白尿。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肾脏学组2008年修订的儿童紫癜性肾炎诊断标准[4]。对照组为门诊保健门诊体检健康儿童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3~9岁,既往无肾脏疾患。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均于入院第2天空腹抽血后采用日本产SYSMEX型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及血小板参数检测,Cyst-C测定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对照组同法检测;其中Cyst-C正常参考范围为(该检测方法说明书):0.54~1.25 mg/L,超出正常标准即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设α检验水准为0.05,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SP、HSPN患儿血中MPV及CysC检测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HSPN组升高明显,与HS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BPC与PET差异不明显;HSP与HSPN组MPV、PDM升高幅度呈正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HSP组血Cyst-C与血小板参数异常率比较 HSP组血Cyst-C检出异常率为27.66%(13/47);其中混合型占8例,关节型占4例,皮肤型1例,提示混合型紫癜日后发生肾损害可能性更大,与临床报道资料一致;HSP时血小板异常率66%(31/47),证实了HSP时伴随了血流改变,HSPN组Cyst-C阳性率91.57%,MPV异常率95.48%;MP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大,与PDM变化呈正相关;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属于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一般预后较好,但仍有10%~50%可合并肾脏损伤,其肾功能的发生及其损害程度直接决定该病的预后,少数控制不理想,远期可进展到终末肾,因肾脏较强的代偿功能使常规肾功能检测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发生变化时往往已达到肾功能不全中期,因此其不能作为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指标。肾活检是判断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金指标,但其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并且为有创操作,一般家长难以接受,因此寻找能早期发现HSP肾损伤的指标,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紫癜性肾炎是以免疫复合物IgA沉积为主的基本肾脏病理改变,大量实验已证实血流学变化是该病的重要特点之一,且与肾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而血小板功能变化是导致血流变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日益受到临床医家重视。目前反映血小板功能状态常用的参数主要有BPC、MPV、PCT和PDW。其中MPV是反映巨核细胞增生、代谢及血小板生成的参数,增高可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多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减低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差异程度的参数 ,一般MPV增大时PDW也增大,两者呈正相关[5];张建江[6]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肾间质血管病变与肾功能减退有明显相关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中肾间质血管损害越重,血小板平均体积越大,且已从病理上证明血小板体积大小与HSP肾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在HSPN患儿肾间质血管中-重度损害组与肾间质血管无-轻度损害组相比,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变化,但其血小板MPV与PDW明显增加,提示在肾间质血管中-重度损害的紫癜性肾炎小儿中存在血小板破坏增多而刺激骨髓产生新的大体积的血小板。在本次研究中亦发现在HSPN患儿血中MPV、PDW与单纯HSP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其变化与肾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血小板体积大小可作为识别早期肾损害、预示肾损害轻重的临床指标。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st-C)是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之一,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反映GFR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物质,即使在急性炎症期也有稳定的生产率及血质量浓度,不受慢性炎症、年龄、性别、饮食、炎症等因素干扰,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和降解,不再返回血液中,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t-C的唯一器官,Cyst-C的生成速度与血液浓度稳定[7]。且肾小管不分泌CySC,可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理想指标,当肾小球轻微损伤时,血Cyst-C可出现升高,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其灵敏度比肌酐高,特别对GFR轻度下降的早期肾功能不全的发现有重要意义,是反映肾功能早期损伤的灵敏标志物之一。本研究结果表明,在HSPN患儿血中Cyst-C明显升高,而部分HSP患儿血中MPV及Cyst-C有不同程度升高,可能预示着日后有发生肾损伤可能,研究也发现血清胱抑素C与血小板体积大小呈正相关,提示两者结合综合分析更能够早期反映肾功能情况,并增加数据的重复可靠性,有利于病情的监测及随访,该检测方法有助于发现早期血肌酐及尿常规正常的紫癜性肾损害,而且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Almeida J L,Campos L M,Paim L B,et al.Renal involvement in Henoch-Schnlein purpura a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initial prognostic factors[J].J Pediatr,2007,83(3):259-2663.
  [2] 李正浩,孟庆涛 .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胱抑素C的联合检测在过敏性紫癜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工程医学,2010,18(3):67-68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8-692.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小儿紫癜性肾炎诊治循证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2):911-913.
  [5] 魏建威,郑登滋,陈友.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7,14(11):4244-4245.
  [6] 张建江,易著文,丁娟娟,等.小儿紫癜性肾炎中血小板参数与肾间质血管损害的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90-92.
  [7] Bessman J D,Willams L J,Gilmer P J R.Platelet size in health and hematologic disease[J].Am J Clin Pathol,1982,78(15):150.
  (收稿日期:2012-10-15) (本文编辑:陈丹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046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