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危重患者家属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柳雪等

  [摘要] 目的 分析危重患者家属简易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3年1~3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危重患者家属62名,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表(S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分析简易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结果 ①危重患者家属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1.50±0.39)分]低于全国常模[(1.78±0.52)分],消极应对维度得分[(1.83±0.39)分]高于全国常模[(1.59±0.60)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②积极应对维度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呈负相关,与睡眠和饮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维度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呈正相关,与睡眠和饮食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积极应对维度与躯体化、强迫症状、精神病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消极应对维度与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人际敏感性、心理健康状况总分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应对方式是影响危重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危重;患者家属;应对方式;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a)-0164-03
  危重症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随时有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疾病或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脏器功能衰竭或代谢紊乱造成。危重症患者家属是指和危重患者有血缘、婚姻、养育关系,以及与患者有着重要关系的人[1]。危重症患者因病情危重甚至危及生命,其家属突然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势必产生悲痛、无助、恐惧、焦虑、怀疑、敌对等不良心理。但由于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病情变化危及生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主要把精力放在抢救患者的生命和病情监测上,很难顾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2]。加之担心疾病预后、治疗费用、需要陪护,或因重症监护室(ICU)限制探视,家属对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治疗、ICU环境、仪器设备的应用等缺乏了解,严重影响家属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其家属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3],而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国外有学者报道,危重症患者家属体验着比患者更为巨大的压力[4]。危重症患者家属主要产生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若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其心理状况和不同的应对方式就会对患者产生影响[5]。因此,对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了解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特点,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使危重症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3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等5个病区危重症患者家属共62名。入选条件:能理解调查内容、年龄18岁以上,能做出准确判断、未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62名家属中,男18名,女44名;年龄21~50岁,平均31.65岁;文化程度:初中28名,大专18名,本科6名,高中和中专各4名,小学2名;职业:无职业23名,农民18名,教师、个体各6名,职员4名,公务员和学生各2名,护士1名;与患者关系:母女关系15名,母子关系14名,夫妻关系9名,父女、父子各8名,兄弟、姐妹、婆媳、叔侄关系各2名。
  1.2 调查工具与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aire,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SCSQ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共20个条目。积极应对维度由1~12条目组成,重点反映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维度由13~20条目组成,重点反映消极应对的特点。采用多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评分为0~3分。该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8[6]。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和饮食等10个症状因子90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按5级评分制记分(无从~严重分别计0~4分)。量表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评定结果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7]。发放问卷调查表前,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征得患者同意后,采用匿名的形式填写问卷。共发放63份,收回62份,有效问卷为98.41%。
  1.3 统计学方法
  由2人录入数据,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性。采用统计软件PEMS 3.1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危重症患者家属积极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危重症患者家属积极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积极应对方式中,得分由高到低的前3项目分别是:第4条“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第5条“不把问题想得太严重、第11条”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消极应对方式中得分由高到低的前3项分别是第18条“接受现实,因为没有其它办法”、第20条“自己安慰自己”、第19条“幻象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
  2.2 简易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积极应对维度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呈负相关,与睡眠和饮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维度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呈正相关,与睡眠和饮食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积极应对维度与躯体化、强迫症状、精神病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消极应对维度与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人际敏感性、心理健康状况总分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是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它受个体认知评价系统、社会支持、个性特征等影响[8]。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的缓冲因素,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9]。积极应对评分较高时,心理问题或症状分低,而消极应对评分高时,心理问题或症状评分也高[10]。本研究结果表明,危重患者家属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1.50±0.39)分]低于全国常模[(1.78±0.52)分],消极应对维度得分[(1.83±0.39)分]高于全国常模[(1.59±0.60)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呈负相关,尤其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SCL-90总得分等,积极应对维度得分高者,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SCL-90总得分等就越低,与睡眠和饮食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消极应对维度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SCL-90总得分呈正相关,尤其是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与睡眠和饮食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消极应对维度得分越高者,其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得分也越高,而睡眠和饮食得分就越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由高到低的前三项分别是第18条、第20条和第19条。说明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对待亲人所患的疾病,大多采用妥协、幻想、自我安慰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而不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减轻心理压力。这种消极应对方式严重影响心理健康,而长期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危害更大[8]。积极的应对方式能使人的心理获得平衡、免受伤害,有助于应激事件的解决,促进个体的心理成熟[11]。国内研究表明,危重症患者家属对自身需求的满足程度最低,这与中国国情有关[1]。在我国,对亲人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由于危重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垂危,在这种情况之下,家属内心焦急不安,只关注亲人的病情,忽略自身的需求,久而久之自身需求的空缺会导致潜在问题发生,如精神过度紧张引起自身健康损害等。有研究表明,长期焦虑、抑郁可诱发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12-15]。如何减少危重症患者家属自身健康损害,加强家属对自身需求的重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抢救护理危重症患者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主动与危重症患者家属沟通与交流,倾听其心理感受,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知情权,指导和鼓励他们面对不良应激事件,主动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配合医护人员抢救、治疗和护理危重症患者,促进危重症患者早日健康,维持危重症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亚楠,李红.危重症患者家属需求评估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27(3):92-95.
  [2] 周佳.ICU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及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4B):19-21.
  [3] 邹爱丽,蒋冬梅.ICU重危患者家属需求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22):2107-2109.
  [4] Engstom A,Soderber S. The experiences of partners of critically ill person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J].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04,20(5):299-308.
  [5] 高薇,魏志明,孙静.ICU患者家属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3):3473-3475.
  [6] 王珏,王军.癌症病人应对方式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6B):1534-1535.
  [7] 胡佳梅.“甲流”爆发期间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0.
  [8] 张瑛,杨振宇,黄高贵,等.已婚女性性服务者应对方式、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9):135-136.
  [9] 黄细纯.颅脑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4):123-127.
  [10] 卜志勤,章汉旺.不孕症患者社会支持与简易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781-2782.
  [11] 吕文艳,侯爱和,王会芳.高职护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16-519.
  [12] 周晓娜,常丽丽,王莉.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抑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6):698-699.
  [13] 谢锐,潘如萍,李双齐,等.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院,2012,12(5):29-30.
  [14] 赵旭,张连民.治疗性沟通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院,2011,11(8):87-89.
  [15] 桑文凤,赵习德.更年期女性广泛持续ST-T改变与心理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16-1818.
  (收稿日期:2013-05-23 本文编辑:李继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3011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