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静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47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青中年患者51例为对照组,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冠状动脉左主干、回旋支、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单支病变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2支病变例数、3支病变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的病变部位和支数较多,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5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040-0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等特点,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死亡率较高[1-3]。研究表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良好[4-5]。为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本院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47例与青中年患者51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47例为观察组,年龄75~84岁,平均(78.2±4.3)岁,其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本院同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青中年患者51例为对照组,年龄43~59岁,平均(49.3±5.6)岁,其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胸痛持续时间≥15 min,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无效,病症发作到入院时间不足12 h,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升高,相邻2个以上的导联ST段抬高0.2 mV以上。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顿服氯吡格雷300 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患者经动脉鞘注射肝素8000 U,若患者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要提前预置心脏起搏器,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判定病变性质、病变范围,实施支架术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重复造影观察患者的病症指标改善情况,包括残余狭窄和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若患者发生痉挛要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200 μg,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可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术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d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行抗血小板治疗,常规监测血压和心电图。随访6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分析
  观察组冠状动脉左主干、回旋支、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等病变部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单支病变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2支病变例数、3支病变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2)。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与介入治疗情况的分析
  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3)。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机体冠状动脉存在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与糜烂,可诱发血栓等病症,造成心脏急性缺血。其机制主要在于冠状动脉发生硬化斑块破裂,造成血小板出现黏附、聚集、释放,激活了机体的凝血系统,容易引发血栓,严重时可诱发血管痉挛,使得血管腔变得异常狭窄,甚至堵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增加了心肌坏死的概率,患者多表现为胸痛、胸闷和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出现心力衰竭或者猝死。因而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重建机体的血运,尽快恢复机体冠状动脉血流并增加心肌灌注量。老年人身体功能逐渐减弱,各脏器功能也在发生减退,增加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6-7]。
  目前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常用方法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病变情况,利于手术的准确开展,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8]。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适用于老年患者。
  本次研究提示,观察组冠状动脉左主干、回旋支、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等病变部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的病变部位较多,冠状动脉可同时发生多部位病变。观察组单支病变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2、3支病变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冠状动脉的病变支数较多,使得病情不易控制,治疗难度增加。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的严重病症致使后续的恢复容易发生反复,加之患者的身体功能也逐渐减弱,使得假性动脉瘤、脑梗死、再次介入等不良事件大幅增加。观察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良好,成功率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综上所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的病变部位和支数较多,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王秦安,张荣华,任耀春.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完全血运重建介入治疗临床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359-1360.
  [2] 孙琪,石宇杰,张健,等.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及药物治疗并发严重出血高危因素的研究[J]. 河北医药,2011,33(14):2097-2099.
  [3] 李莉,李立罡,王向明.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5):148-149.
  [4] 陈全福,张敏州,郭力恒.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10,39(4):353-354.
  [5] 陈德容,何皓,蒋军华.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0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16):47-48.
  [6] 马礼坤,余华,冯克福,等.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4):347-349.
  [7] 廖敏蕾,徐中,高明喜,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11):877-878.
  [8] 罗培,王齐兵,徐世坤,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6):789-790.
  (收稿日期:2013-03-27 本文编辑:魏玉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3012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