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语文边缘化,母语教育的失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桑林杏

  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人生有多长,语文就有多长。语文最重要的教育,除了表达之外,是阅读,一个社会要形成阅读的风气,一个民族要形成阅读经典的风气,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有发展。
  “在学生答卷中竟然出现‘司马迁砸缸’这种错误,写论文分不清‘前言’和‘摘要’,错别字、逻辑不通更是见怪不怪了。”湖北工业学院教授周金声在谈及学生母语水平现状时显得十分痛心。类似的现象和言论并不少见,都有着同样的痛——母语教育在高校中地位的下降。
  大学语文教育的失落
  据调查,如今大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课时少、没有专门的语文教研室、经费少、教师发展空间小等掣肘的问题。“没有专门的语文教研室,许多学校就拿语文课填课时,人员机动,教学上放任自流,根本没有质量保证!”“有些学校英语课40个学生一个工作量,而大学语文课呢,80个人一个工作量,而且语文教师工资还比较低,大学语文,为何自惭形秽至此?”
  学分低、课时少
  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多数高校大学语文一般只有2个学分,而大学英语一般10个以上,有的多达16个;在高校,大学语文只是一门课程,而不是一个学科,因此也没有项目和经费;大学语文从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有些大学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开设有大学语文的学校,学生也只有1个学期的学习时间,而大学英语动辄4个学期的学习时间。
  更尴尬的是,湖北工业大学竟将语文教研室设在了外国语学院;有的大学语文老师努力工作13年还评不上副教授;大学生母语素养普遍偏低。
  湖北工业学院周金声教授表示:“在高校中,有些领导干部自身就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分不清人文和社科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草草了事,课程改革不彻底甚至根本没有。”
  在相关调查中显示,高校探索语文教学改革模式的非常少,但热衷编教材的人却非常多。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现在不少大学生少阅读、少思考,很少能够静心研读经典。在母语运用上,许多大学生缺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不仅应用写作能力差,有些人连口头表达和公众交流的能力都达不到要求。对此周金声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他们不认为母语水平差会对他们的事业和发展造成影响。”学生们不在乎母语运用能力差,相反,学生们却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投身英语考试,因为社会就是这样的大环境。
  电视上的主持人没有几个能够顺溜地“出口成章”,不是说错话就是瞎编一气,而报纸、杂志上的错字、错词、错典故也层出不穷,网络上更难见到严谨科学的汉语运用。大学生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能不曲解母语的意义。
  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适应大学教育的特点,仍未摆脱中学语文教育的传统思路和方式。
  通过考察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可知这些高校的大学语文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国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即以经典文学作品或者优秀文章作为教师讲解和学生揣摩的范本,旨在通过这些范本的讲解,使学生体会文章的作法,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力图将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也融汇到课程之中。这是目前全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的主流模式。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没有本质的区别。可见,大学生们将大学语文戏称为“高四语文”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大学教育的专业性和研讨性,如果说中学教育更多地讲究知识的传授,那么大学教育则应该更加注重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目前这种客观上以中学语文为蓝本的教学模式不能体现大学教育与中学基础教育的差异性,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难以拉开大学教育和中学基础教育的结构层次,难以满足学生对大学教育的心理预期,因此并非高校母语教育的理想模式。
  大学语文应该有所承担
  国家把文化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层面,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为大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学语文教育的地位和发展的必要性已经显示出来。
  湖北经济学院语言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彭书雄教授认为,从国内宏观方面来看,应该站在国家文化发展和母语文化传播的高度,站在“教育”与“学科”的高度,来看待大学语文教育问题;大学语文教育应着眼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和良好合格公民应具有的母语素养这一目标而展开。
  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杨建波提出:“大学语文是一门通过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以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课程,也就是说它是一门以语言育人和教化人的课程。”现在,很多学校用与语文相关的课程代替大学语文,杨建波认为其做法并不可取:“不管什么课都不能用来替代大学语文,因为只有大学语文才有用语言来育人的责任和承担!”
  据了解,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英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进入了几乎所有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表,而且绝大多数是必修课。“哈佛大学新生入学时学校要进行写作测试与个人面试,且必须在第一年修完写作课。”武汉大学教授席嘉说,“美国大学不仅有语文教育,而且形式更为多样,教学更为深入,经常采取研讨班教学。”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而语文能力能帮助学生们吸收新信息、新能量。武汉船舶事业技术学院教授周冶南认为,语文能力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他说:“语文能力说到底是在打造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也需要语文能力来输出自己的思想观念,输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表达着自己的能力与成就状态”,所以周冶南认为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该重视语文教育。
  大学语文须成为独立学科
  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如何改变目前的困境,使之更好的满足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呢?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不在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之列,比政治课、英语课、计算机课、体育等课的地位要低。”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毕耕说,“我们呼吁教育部出台明文规定,要求无论是文科生与理科生都要选修大学语文类课程,并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语文的等级考试,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学分,不及格者必须重修。尽管这一说法已经提出多年,但仍然处于酝酿、讨论阶段,希望能够尽快得以落实。”
  除此之外,还需要“各高校领导要从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丰富校园文化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并通过制度建设来提供有力保障。”毕耕说。
  “大学语文必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这样,语文课程的地位才有提升,语文教师才有发展的空间!”湖北经济学院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彭书雄强调。他提出可以通过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学术刊物的创建等途径来建设语文学科建设。
  除此之外,大学语文还必须进行坚定的教学改革。杨建波说:“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合课程性质的、符合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大学语文课程不是政经文史的大杂烩,不是经史子集的国学,更不是写作技巧,“人文意义上的语文应当体现语言育人的特点,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探求文学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文学,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质,使我们的学生变成文化、历史、哲学、情感和道德意义上的人,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只有真正认清了课程性质,才可能进行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满珍则认为大学语文教育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也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形象气质的内在表现主要从德行、学识、能力等方面体现出来”,“教师必须树立牢固的示范意识,以身作则地来教育引导学生。”吴满珍说。
  应对之策
  当代大学生的母语素养令人忧虑,高校的母语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以致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明显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借鉴海外大学的做法和经验,切实加强高校母语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母语素养。
  营造氛围,为高校母语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高等院校并非存在于真空之中,高校母语教育的边缘化与社会上重外语轻汉语的倾向有着很大关系,特别是社会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只看外语水平而不看母语素养的做法,对高校母语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高等院校很难“独善其身”。要扭转这种局面,除了要加强宣传倡导,使每个社会成员珍惜、爱护、尊重我们的母语,重视其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提升汉语的实际地位。我们设想,国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如果能开设汉语能力考试,进而将汉语素养纳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定将对扭转重外语轻母语的社会倾向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转变观念,为母语教育做出必要的制度安排
  对一些高校而言,有关母语教育的许多事情并非不能为而是不愿为。重外语轻母语的观念不转变,母语教育可有可无的认识偏差不扭转,政府主管部门发再多的文件,开再多的会议,恐怕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校应该认识到母语能力和外语能力一样,都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母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观念的转变需要制度上的保障,也必须由相应的制度安排来体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把母语教育课程纳入面向全体本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保证课时和师资的必要投入,改变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极不平衡的不正常状态。
  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升母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传统的语文教育方式并不适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也难以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母语能力的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应该允许不同的探索:
  1.思维和写作训练应成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
  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上看,高校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素质,能否写好文章与诸多因素相关,但从大的方面说,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是决定写作能力最为基本的因素。因此,要实现高校母语教育的基本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应成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过于多元化,同时兼顾道德教化、审美教育、人格塑造、文化传承、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等多项任务。这种多元化的目标定位使大学语文无法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集中在母语能力的核心要素上,导致教学难以脱离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与学生对大学教育的预期形成落差,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在通识教育领域内,高校不但有条件而且实际上已经有了更细的课程分化,可以而且应该以完整的课程体系来综合解决素质教育问题。
  2.专题化和研讨型是切合大学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
  拉开高校母语教育课程与中学语文课的结构层次,使其切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这是扭转“学生不爱学”的关键。在这方面,美国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大学母语教育课程的突出特色是专题化和研讨型教学。所谓“专题化”就是将母语教育课程细化为不同的研究专题课程,设置的专题是开放性的,可以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可以是传统的经典话题,也可以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思维和写作训练将围绕不同的专题展开,进入哪个专题课程,可由学生自由选择。所谓“研讨型”是指以小班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区别于单纯的知识传授,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相互讨论为主要特征。
  这种教师指导下的类似于“学习兴趣小组”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对有关课题的探索过程和母语教育过程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探求真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思维和写作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专题性的阅读和课堂讨论,锻炼了对问题的梳理、界定、分析、证明、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在将认识成果转化为书面表达的过程中,锻炼了组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语言能力。与中学语文教育相比,这无疑是更高层次上的母语教育。这样的母语教育模式可以满足学生对大学教育的心理预期,学生从中所受到的基本训练,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3.构建完整的母语教育课程体系是提高学生母语素养的必要条件
  母语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并非仅限于书面表达能力,还应该包括对母语作品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对古典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等,这些不同的能力是融会贯通、相互促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母语素养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素质。要完成这一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以大学语文为核心、包括文学和艺术作品阅读和鉴赏课程在内的母语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母语教育应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
  (编辑 王琳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706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