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动热情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正向情绪的中介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公立政 张庭然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本研究使用二元热情模式探讨运动员的热情、正向情绪与运动员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检验正向情绪对运动员热情和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果。
  关键词 正向心理学 二元热情模式 运动热情 幸福感 正向情绪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重庆市大学生田径大学运动会、“特步”大学生足球联赛(重庆赛区)、重庆大学生篮球比赛、重庆市大学生网球锦标赛、重庆市大学生排球联赛等赛事的参赛运动员共计234名。把运动热情量表、情景正向情绪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制作成为三联一式的问卷,以便发放与回收。2013年3月-2014年6月期间,在重庆市大学生田径大学运动会、重庆大学生篮球比赛、重庆市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等赛事现场进行发放和回收,发放278分,回收251份,回收率为90.28%,其中有效问卷234份,问卷有效率为93.27%。
  本研究以Pearson相关检验各变项之间的关系,以路径分析检验正向情绪在二元热情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果。在路径分析检验中,本研究将正向情绪和主观幸福感两个内衍变项分别作为因变项,将二元热情为外衍变项进行两次多元回归分析。第一次多元回归分析,因变项为主观幸福感,自变项为调和式热情、强迫式热情和正向情绪;第二次多元回归分析,因变项为正向情绪,自变项为调和式热情和强迫式热情。经过两次多元回归分析后,依据统计显著水准与标准化系数β分配来检验本研究正向情绪在运动热情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果。本研究统计显著水平a=0.05。
  二、结果
  (一)运动员热情与正向情绪、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情况
  表1为两种运动热情与正向情绪、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情况,各变量平均分数为:调和式热情5.31±0.95、强迫式热情4.66±1.25、正向情绪3.43±0.7、以及主观幸福感3.79±0.97。各变量皆大于原始量表上的平均数,可知本研究在各变量获得中高程度的得分;分析结果说明这些运动员目前对其专项的热情和从事专项所带来的正向情绪与主观幸福感的程度都颇高。从表1 也可看出运动员的调和式热情和强迫式热情的分布情形,运动员们的调和式热情程度比强迫式热情程度略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调和式热情和强迫式热情两者呈正相关(r=0.63),此两种热情的相关情形和过去研究的结果一致。经过多元共线性诊断显示VIF=1.6,特征值为2.9,并没有多元共线性之问题。说明强迫式热情和调和式热情之间虽然有中度相关,但并不会威胁参数估计的稳定性。调和式热情和正向情绪、主观幸福感之间也呈正相关(r=0.63, 0.23),我们得知调和式热情越高,个体知觉到的正向情绪和主观幸福感也会越高;强迫式热情方面与正向情绪、主观幸福感也是呈正相关(r=0.65, 0.28)和调和式热情的相关情形相似。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两种热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性为低度正相关。
  (二)运动员热情与正向情绪、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分析
  从图1径路分析结果得知,调和式热情和强迫式热情皆能正向预测处正向情绪(β=0.36*,0.43*),此研究发现与过去研究稍有不同。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调和式热情与强迫式热情对主观幸福感之间成正相关(r=0.23, 0.28),说明两种热情皆会影响主观幸福感;但当正向情绪加入调和式热情与强迫式热情同时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调和式热情与强迫式热情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就未达到显着水准(β=0.01, 0.14)。
  三、结论
  本研究以正向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运动员的正向发展,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为探讨运动热情、正向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检验正向情绪在运动热情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果。调和式热情、强迫式热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正向情绪在调和式热情以及强迫式热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皆具有中介效果。由此可知,运动员不管是具有何种形式的热情,都能让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经验到正向情绪,并进一步提升主观幸福感。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强迫式热情会透过正向情绪影响主观幸福感与过去研究不一致,因此,热情二元概念的完整性以及在竞技运动中的适用性有必要再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 Berger, B. G., & McInman, A.Exercis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R. N. Singer, M. Murphey, & L. K. Tennant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M].New York:Macmillan 1993:729-760.
  [2] Campbell,A.(1976).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M].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6(31):117-124.
  [3] Deci,E.L., & Ryan, R. M.(1985).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 Plenum. Fredrickson,1985(7):78-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6904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