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帮孩子摆脱“逆反心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清廉

  前不久央视一套的《今日说法》节目报道了一则消息:一位13 岁的女孩因“逆反心理”作怪导致贪玩、逃学、早恋等,被气昏了头的父亲失手打死,父亲要求法院判自己死刑(最终判的是无期徒刑)。此事让人感到可悲、可叹。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孩子出现的一种异常心理,表现为不听家长和老师的话,甚至和家长、老师对着干。如笔者听一位父亲诉苦说“我儿子从小就活泼好动,到了青春期更不听话,你越是不让他干什么,他越是要干,气得我总想打他,有时还用绳子把他拴在家里。随着儿子身材的长高,开始时他挨打就往外跑,现在竟然与我对着干,有时还会还手。我看着儿子不好好学习、做坏事,又无力管他,真是心力交瘁,不知如何是好。”
  还有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自升入中学以后,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对我们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家长的话他根本就不听,而且很多事都瞒着我们。为此我们十分着急,不知怎样才能与孩子沟通。”
  其实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长到十三四岁时,总是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向西,一般这种情况大约会持续两三年。这种“作对”情绪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十分明显,甚至把母亲气哭,把父亲气得浑身发抖;而在有的孩子身上则表现较弱,但还是能感觉到这种“作对”情绪的存在。精神分析理论学家把青少年的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青少年犯罪也往往会在这个时期出现。
  从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中学阶段是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学生普遍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喜欢自作主张,渴望独立,并希望得到家长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不希望被过多的干涉和限制。而实际上,由于他们的心理和认知还不够成熟,因此就会造成他们处理问题时往往凭感情用事,一时冲动,不计后果。面对“仇亲期”这种心理状态,需要家长改变对孩子的管教方法,既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要求,又要对他们那些不成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监控和指导,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以保证他们健康顺利的成长。在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上,父母应掌握技巧,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自己应加强学习,尽可能多掌握一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方面的知识,以便全面透彻地了解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变化原因,以及家长应当采取的对策,增强教育孩子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家长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孩子了解一些青春期发育方面的科学常识,使孩子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加快成熟的步伐,顺利地走出“青春危险期”。
  2.孩子进入中学后,平时要多留心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所发生的微妙变化,发现异常要及时给予帮助和疏导,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个阶段除了必要的生活和学习之外,孩子的共同特点是业余时间喜欢与同龄人交友,但由于分辨能力差,很容易把那些缺点较多但显得见多识广、活动能力强的人当“朋友”,并且不听家长和老师的告诫,反而对这些所谓“朋友”的话信以为真,言听计从。鉴于此,家长一定要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清生活中的美与丑、好与坏,明确指出他们自己尚存在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让孩子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此引导孩子慎重交友、善交益友。其他比较突出的问题,如自我形象认识、与父母的关系、早恋、情感封闭与孤独等,都需要家长的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否则,一旦问题发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即使花上数倍于初期的精力,也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3.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家长应尽量多听孩子的倾诉和看法,在全面了解孩子“心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孩子比较和选择,不要总是唠叨和说教。实践证明,当孩子看到家长如此尊重自己时,他们不仅乐于把自己的心里话和盘托出,而且也乐于接受家长的提醒和劝告,使问题在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气氛中得到圆满的解决。
  当孩子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一边做其他的事一边听。若是正在做比较要紧的事,不妨跟孩子打个招呼,另外约个时间详谈,并取得孩子谅解。在交谈时,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再说。
  对孩子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用教训的语气说话,尊重孩子会使孩子也尊重自己。厉言呵斥和教训常会带来反感和对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家里的事也应当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意见一致,就应以他们的意见做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家庭关系的协调。
  4.由于父母的言行可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故父母在日常言行方面也应注意以下几点,以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1)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如果自己吸烟,就无法说服小孩不吸烟。青少年一般都是根据别人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言词来学习和评价别人的。
  (2)对孩子做的事,不要每件都指手画脚,许多事可以放手让他们去独立进行。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如采取激烈的方式就容易产生隔阂或加深隔阂。
  (3)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我国传统的对孩子的隐私不尊重的做法(如父母私拆孩子的信件、偷看孩子的日记等)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加深对立情绪。所以父母应该用关心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4)对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冷静,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要避免做出过激反应。即使是一次偶然的过火行为,也容易在孩子和父母之间留下长期的裂痕。
  (5)加强监督,尽量不让孩子上网观看有暴力、色情等内容的节目,并因势利导,帮助他(她)们分析认识这些节目的危害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7008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