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困境探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高等教育价值观已从“两点论”发展到更科学的“三点论”,为重新审视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进程仍受“两点论”――社会本位和学术本位的价值制约,忽视了人本价值。主要表现为其社会发展价值凸现,即:大学体育重“竞技化”、唯“形式化”、偏“商业化”;其学科发展价值占主导,即:大学体育学科知识化、评价数字化、技能机械化;其个体人本价值被忽视,即:大学体育被大学生学习目标、娱乐目标、就业目标、交往目标边缘化。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均衡发展,应当在“三点论”的指导下,构建以个体人本价值为主体、以社会价值和学科发展价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大学体育价值结构。
  关键词 高等教育价值观;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困境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5)02-0057-06
  1 引言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作为一个发生在大学内部的关于体育和教育的重要的社会现象,涉及体育、教育、管理、心理、文化、政治、经济等众多领域。自从现代大学在中国诞生,大学生体育生活化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和体育现实,这自然表明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大发展的现实,同时,也表明深化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这一现实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系列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于50%的大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甚至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表明了大学生体育生活化陷入困境之中。面对这一事实,学者已从本质、价值、方法的角度,应用了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试图寻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但是,已有研究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无论是从纵向上、还是横向上,无论是从面上、还是从点上都还无法完全破解大学体育生活化面临的困境。
  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体育意识内化为人的精神存在,并使体育行为真正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这从本质上关涉到对大学生体育价值、体育态度和体育自我效能的内化问题。因此本研究试图从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高等教育哲学的角度探悉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这一现象,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角度来构建研究体系。从“个体人本价值-社会(政治)发展价值-学科发展价值”这一理论视角,深入剖析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背后的行动力量及其逻辑方法,从而深化、拓展和丰富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这一现象的认识。
  2 理论基础:从“两点论”到“三点论”
  英国学者阿什比提出了大学生存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忠于(中世纪)大学形成时的理想,二是使自己适应所处的社会。布鲁贝克认为:“在二十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即所谓的“两点论”。认识论哲学强调“学术的客观性”和“价值自由”,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大学使命观强调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这是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而政治论哲学强调“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政治论哲学认为,服务国家、造福社会是大学存在的合法基础和根本目的,大学必须适应并满足国家及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这两种哲学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冲突不断,或此消彼长或“并驾齐驱”。
  “两点论”从根本上说是强调社会本位和学术本位,而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能是育人,人本位是其应有之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除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大学观(以蔡元培为代表)和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大学观(以张伯苓为代表)之外,还有以梅贻琦为代表的人本论的大学观。人本论的大学观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大学的目的是育人。结合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有理由认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应是:在社会价值、学科价值和个体人本价值三种取向统整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个体的价值,即“三点论”,以此为基础审视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更具有现实意义。
  3 社会价值的凸现――剥离生活底蕴
  多数高校表述的“社会服务”对象是“国家”和“地方”,也有少数高校提到为“世界”服务,服务内容以“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为主,也有高校提到将满足国家需要作为第一任务和使命,坚持教学科研服务于社会生产和国家建设。在历史的体育政治观的影响下,在特殊国情需要的竞技体育政治化背景下,在大众体育被忽视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体育政治工具化凸显。大学生体育政治工具化是竞技运动对国家的重要性在大学内部的缩影。虽然有人已经认识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让大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是大学体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大学应不失时机地开展高水平竞技体育,要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但是大学体育仍然更重视竞技体育。高校体育政治工具化的表现无处不在,使得大学体育远离了大学生的生活。
  3.1重“竞技化”
  大学体育的“竞技化”是指:在大学体育竞技中只求达到功利目标的“获得奖牌”和“争夺奖金”,大学体育是“物质”化和功利化的过程。大学体育“竞技化”倾向忽略了对大学体育竞技的主体(大学生)的探索,导致了我国大学体育中科学与人文相分裂,这一分裂表现为“物”的地位的上升,“人”的主体地位的下降,甚至被剥夺。此外还导致了我国大学体育时常出现主体迷失、人性失落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锦标主义盛行,参加比赛都是高水平运动队和教练的事,跟普通大学生无关,更不要谈及对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引领;大量的经费投入到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队员的生活、比赛当中;而大学生对高水平运动队知道不多,甚至一无所知;大学生个人只有在要参加各种运动会时才进行体育活动,大学生为了体育考试参加体育活动,为了学分来上体育课,日常体育活动是为了参加运动会而开展,早操是为了应付检查;等等。
  3.2唯“形式化”
  在一定时期,体育针对社会发展的多种需要,侧重一个方面的教育,也是无可厚非的。关键问题在于,在侧重某一方面教育的同时,不能以破坏体育教育内容本身内在的、固有的有机联系为代价。然而,大学体育在坚持其自身内在规律方面,常常摇摆不定,在实践中往往以某一个具体的要求,形式化地取代其他方面的教育。如“快乐体育”和“阳光体育”的突然提出,导致了对技能学习的忽视。这必然导致体育实质与生活的背离,导致体育教育内容的片面化和体育教育效果的短期化。这样的大学体育教育不但割裂了大学生生活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打破了大学生生活进程的连续性。这些都将导致大学体育难以对大学生的生活形成持续深入的影响。另外,片面教育表现为缺乏长期且系统的教育规划与安排,这样就容易造成大学体育追求表面的、浮浅的、形式化的东西。而恰恰是对缺乏系统组织引导和内涵提炼的形式化东西的追求,使得体育过程形式与体育内容相分离。唯“形式化”的活动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体育活动的随意性较大,学生无所适从,体育活动结束后并没有形成体育习惯、维持体育行为;二是教育形式化、表面化,犹如例行公事。   3.3偏“商业化”
  大学体育商业化主要表现场馆器材的商业化和比赛的商业化两种形式。首先是场馆器材的商业化。大学校园内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都是国家和高校教育投资建成,极少数是由企业或者个人捐助。对于如何科学合理使用这些硬件,管理者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在中国知网输入“大学体育场馆设施”,删除无关文献和重复文献剩下77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对大学体育场馆设施经营、开放现状研究就有50篇之多。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在讨论体育场馆设施的有偿使用问题、如何充分开发其中的利益空间。肖桃芳等研究得出:“85.1%的大学生认为体育场馆设施是匮乏的,体育场馆成了阻碍他们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杨少文研究显示:“被调查的8所高校有50%的高校体育场地设施总面积生均不到4.7平方米。”许多高校体育场馆实行收费制。程心怡研究显示:“40.7%的学生认为场馆收费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大多数大学生被挡在了体育场馆大门之外。其次是比赛商业化。大学为了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整合各种资源,这无可厚非,但当大学生的比赛成绩和“各种利益”紧密联系的时候,多数大学生运动员就成了获取多种利益的“工具”。在竞技体育过度职业化、商业化的今天,大学生体育竞技比赛不可避免地服从于商业利益。在商业化浪潮中大学生体育比赛不可避免地变得竞技至上,高水平运动队唯比赛成绩是瞻,失去了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队本应该具有的对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识、态度的引领功能,变成高校内部孤立的、特殊的群体。
  无论大学体育是沦为政治工具、专业工具、商业工具,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工具,都是在无视体育和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本然联系的过程中,将大学体育异化成了另一种存在。也正是因为如此,科学体育生活方式无法形成,体育锻炼行为自觉无法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无从谈起。
  4 学科价值主导――知识与生活的分离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扩展了人们的生活领域,但同时也分割了日常生活,过分理性地约束了生活。科技日益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使日常生活变得空洞乏味,日常生活的异化成为当下严重的现代性问题。人类陷入了现代性危机。陷入这危机中的个体成了有“理性”无“人性”的技术工具。无论体育的外延与内涵如何界定,体育与身体活动密切相关的观点得到一致认同。面对科技理性,现代体育对人类身体的奥秘和机制展开了研究。研究过程中,身体演变成了一种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加以控制的工具,体育也演变成一种研究如何控制和利用身体的技术。体育运动与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科技刺激体育发展,体育发展推动科技发展。人们理性的用科学技术主宰体育,关心着体育动作因“高难”和“复杂”而带来的惊险和刺激。人们在控制和训练身体的过程中钳制和摧毁着身体,强迫身体完成各种任务。人类研究体育和身体的过程中忘却了体育本身内涵的自然性和生活性。从某种角度来说,体育成了有计划、有目的地摧残健康的科学和技术。
  陶玉流和王家宏在研究中称:“情感作为个体经验中最亲切的感受和最深刻的体验,是人们精神大厦中最深沉、最稳定、最核心的特质和支柱。体育游离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外,融入科学世界,成为提高锻炼效果的一种手段或因素,成为外在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体育无益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不能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
  在这个背景下,大学生体育追求学科知识化、技能机械化、学习专门化、评价数字化。大学体育特别是大学体育课程所持有的体育教育观念、目的、内容,没有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将教学内容、方式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大学生的心理倾向、心理期盼及心理需求结合起来,仍然把“技能”教育作为“健身”的手段,注重体育的知识化、项目的学科化和考试的标准化,没有能够以“大学生”和大学生的“生活”为中心。
  4.1学科知识化
  在“知识化”的体育学科逻辑中,不是日常生活产生体育知识、体育理论和体育技能,而是由体育知识、体育理论和体育技能来掌握和控制学生的日常生活。原本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的体育知识、体育理论和体育技能,成了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的另类的教条和体育行为规范。对学生而言,这些体育教条和规范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绝对的命令”。这样,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成为落实和贯彻这些“绝对命令”的工具,不再是完整的人。学生只能机械地、无条件地服从或遵守这些原则和规范。而这种机械的、无条件服从式的体育教育无法触动学生心灵,只是学生被动的、呆板的行为表现。现实中,一旦体育课程结束,学生就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或者盲目地进行体育活动。应该说,体育教育过程中,重视体育知识技能是合理的,因为有效的体育过程是通过学生主体性思维运作,从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但如果仅仅把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作为体育教育的唯一旨趣和最终目的,用代表体育原理和规范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建构而成的“科学世界”取代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这样的体育教育必然散失其本真意义。
  在本体论上,把体育视为独立于现实生活之外的专门活动。于是,体育过程成了知识传授和认知开发的过程,本体论背后蕴含着“只有掌握了体育知识和发展了体育锻炼能力,才能进行体育活动”的观念。体育和现实生活分属两个不同的空间,分别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转。重知识专业化、轻知识普及化是专业化体育的基本特征。专业化的内容向大学生传授理想化的完美的动作技能,而这些精确的、完美的动作技能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因而变得难以理解。那么,这些完美的动作技能就几乎不可能落实到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去。学生很可能仍然按照常人的标准进行体育活动。学生在某些特定场合(例如体育课考试)奉行的是一套体育规则,而实际体育锻炼行为中仍然按照自己真正的生活习惯行事。
  知识化的体育观认为,体育过程仅仅是传递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往往在传递单纯的价值观念、比赛准则和技能规范的过程中,宣讲和示范体育知识和技能方法,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也只以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来判断学生体育水平和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知识化的体育实际上追求的只是体育的外在形式,而不是在生活原理、文化素养和内在素质上下功夫。知识化的体育是脱离学生具体生活过程的体育,它传递给学生的是剥离生活底蕴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体育的意义在于体育知识技能蕴含的生活底蕴,而不是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机械的记忆和重复的练习。   此外,一个成功的体育过程,只有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内化为学生的体育认识,再将学生的体育认识外化为行为实践,并且变为学生自己的体育行为习惯,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社会发展所需要体育知识技能,这才能够构成一个知、情、意、行完整统一的体育过程。现实中,教师用“智育”的方法和原则开展“体育”,忽视体育原本内在的生活性和实践性,过分地夸大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使得体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忽视培植学生的精神、情感和涵养,极可能导致学生的“知”和“行”之间桥梁的缺失。学生可以掌握大量的体育规范和体育原则,却无法使教师所期望的学生的体育行为发生。当前,让体育教师头疼的现象一一学生知道体育的知识,也掌握一定的技能,却无体育的习惯,就是例证。
  4.2评价数字化
  艾里奇认为:“现代社会,纯粹的精神与灵魂,已经将自身与生活剥离开来,成为只能进行定量分析的、具有抽象性质的、并表现出对权力的欲望僵死的文化。”大学体育充斥着事实、经验和数据,遮蔽了价值、意义和精神,体育越来越淡化其追求健康、自由和快乐的本然特性。大学体育评价的数字化,使其成为被折算的名次和分数。大学生为了体育考试参加体育活动,为了学分来上体育课。这些数字,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一个大学生真正的体育水平,不能反映一个学生的体育参与程度,也不能反映大学生体育参与的自主性。王和平调查显示:“认为上体育课是为了得到学分的男生为13.6%,女生为46.4%。”
  4.3技能机械化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是要培养的是远离大众的高水平运动员,还是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普普通通的个体?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问题在于,过分重视了运动技能和高水平运动队,忽视了普通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功能。
  技能机械化首先表现在:大学生及其生活成了被体育知识技能控制的客体。而体育知识技能成了主体,体育技能中没有源于生活的主题,看不到活生生的大学生的诸种需要,不关注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侧重大学生意志的锤炼。这种缺乏感情色彩和人情味的技能教学方式,不可能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经验相通,难以得到大学生的共鸣。这使得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被拒于学习的大门之外。其次,表现在对大学生的“二元”认知。人是“一元”主体,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技能可以被机械地划分成各个部分、各个阶段,但人不能按照技能的阶段学习的需要被机械地“切割”成各个部分。在技能学习的主导下,大学生按照技能的要求被主观地划分为不同的动作阶段。人的运动不等同于机械的运动,也不能单单以机械运动的方式来解释人的运动。
  5 个体价值缺失――遗忘生活现实
  高校对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即大学要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似乎重视不够。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压倒了认识论和人本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大学要服务国家和地方需要的理念表达清楚,但是通过对39所大学的调查研究表明将“人才培养”作为大学根本任务的高校只有1/5。
  目标常指个体在生活中注重和追求的各种具体的终极状态,在自我决定理论中,即生活目标。生活目标是人在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所欲达成或维持的状态。生活目标是一种寻求获得、维持或避免的期望状态,是人们试图通过认知或行为策略而达到的最终目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的功能在于帮助人们控制生活方向,提升生活质量,使人们获得成功。南丁格尔说:“成功或幸福是不断实现有价值的目标或理想的过程。”生活目标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学生在选择生活目标时,要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专业,选择职业,选择交往客体,但在自主选择的同时还需要遵守社会需求原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现实,理想信念淡化,生活目标不坚定。徐曼对大学生进行生活目标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大学生回答“哪些因素会使你产生心理压力?”时,排在前三位的是学业、就业和人际关系问题。这说明学业、就业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心的。另外,大学生对自己的娱乐,即休闲时光如何度过也会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分配时间和选择内容,设定不同目标。但是体育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并没有融入各行业就业要求里面,即使有要求,与其他各方面要求相比较,对体育的要求也是忽略不计的。体育最近才被列入大学人才的评价机制里面,而大学对大学生是否合格、是否优秀的评价系统里面,体育无足轻重。体育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的升学也几乎不产生什么影响。即使产生影响,相对于大学生专业成绩和道德水平,体育几乎也是忽略不计的。因此。体育在大学生的学业、就业、娱乐和人际交往四大生活目标选择中是游离的。
  5.1体育被大学生学习目标边缘化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感觉到学习压力很大。徐曼在调查中发现,“认为有学习压力的大学生占41%,认为和高中时差不多的占27%,认为现在的学习压力更重的占27%,只有5%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学习压力,有43%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常常给自己带来压力,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的大学生占10-15%。基础差、性格内向、不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压力,甚至是焦虑。”因此,大学生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是消耗在完成学习目标当中的,而除体育课以外的所有大学生课程设置和考核目标内容基本是与体育无关的。即使是体育课程的考核,也因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的因素也没有要求大学生把体育融入生活。大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在回答“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缓解学习压力?”时,有35%的大学生选择上网排解,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购物或运动,还有24%的大学生选择吃饭睡觉,13%的大学生选择倾诉心理压力。
  许多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就业或者升学,而在大学生升学的目标中基本没有关于体育的要求,即使有,也是极低的、或者不重要的要求。大学生为了就业,在大学期间,不停地奔波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目的是要通过各个课程的考试,拿到学分,而这与体育无关;为了在就业过程中更胜一筹,大学生在努力考各种证书,这些目标都与体育无关。因此,体育并没有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即使在大学生的各种评优、评选政策中,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体育,且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当年,马约翰在清华时就规定,学生“五项测验”不达标,不懂百米、铅球、篮球的基本常识,少年班是不允许出国留学的。著名学者吴宓跳远达不到3米65的及格线,延了半年,练习到及格方允许其出国。   5.2体育被大学生娱乐目标边缘化
  一项对于大学体育设施器材学生满意度和大学网络设施满意度调查发现,31.7%和31.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基本不能”或“完全不能”满足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31.5%和27.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及自身具备上网设施“基本能满足”或“完全满足”其进行网络休闲的需要。现实中,大学校园公共场所、大学生寝室、教室、图书馆的网络设施很完善,基本都能够满足大学生对电脑和手机上网的需求,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而由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足够正确的认识、学校的场地设施条件差、大学生对体育消费不认可等原因,只有少数人在休闲时间选择体育。一项在对大学生休闲娱乐方式的调查发现:阅读课外书籍占19.5%,看电影、电视占14%,聚会、社团活动占12%,聊天占14%,逛街占12%,棋牌类占5%,旅游占7%,打游戏占8%,美术、书法、艺术类占4%,健身、体育类占4.5%。可见,大学生的娱乐目标与体育的关系甚微。在大学生娱乐目标面前,体育的娱乐功能被快捷方便、信息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的娱乐功能边缘化了。统计表明,吉林省大学生用于网络休闲的频数远远超过了用于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每周3次以上用来网络休闲的时间占50.9%,占休闲时间的一半,而用于体育休闲的时间只有13.5%。另一研究表明:“选择上网娱乐的大学生占到28%,选择闲聊的大学生44%,选择自习和运动的大学生加在一起只占12%。”大学生活动中心、运动场和体育馆等设施的使用效率不高。在问大学生“课余时间最长呆在哪里”时,75.3%大学生回答是寝室聊天和上网。体育被游离在大学生的娱乐目标之外。
  5.3体育被大学生就业目标边缘化
  体育作为产业,虽然在当今我国已经有了空前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体育产业在我国仍然很落后,不像发达国家那样成为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远远不及西方中等发达国家,接近他们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近年部分省(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约0.7-1%,就业人数占当地从业人数的1%左右。2002年体育产业占GDP的0.3%,2009年中国体育产业占GDP的0.7%。我国体育在就业和择业的功用上只是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言的;对于普通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体育是没有多少要求的,绝大多数的岗位,只是对大学生提出有无疾病的要求。且相对于对大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体育的要求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体育被游离于大学生就业目标之外。
  5.4体育被大学生交往目标边缘化
  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网民群体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人口,体育的大众性敌不过网络的大众性。网络拥有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使人们在学习、工作重压之外获得广泛的交往空间。相比之下,体育作为人类交往平台的功能在网络面前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本真意义,体育的交往功能逐渐被网络所取代。
  调查显示:现今,网络非面对面的交往方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往方式。72%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长达3小时,42%的大学生甚至达到5小时。大部分大学生习惯性随时随地查看手机的QQ、微信、微博动态更新。体育作为面对面的交往平台,却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
  现代大学生的交往场所仍是以宿舍、教室、食堂为主要生活轨迹,但计算机和网络正控制着大学生的生活,网吧在过去一度成为大学生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几乎与食堂所占比例相接近。上网甚至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而大学体育场馆并不包括在大学生交往场所里面。因此,体育被游离在大学生的交往目标之外,体育不再是大学生交往内容的主要部分,体育场馆不再是大学生主要交往地点,体育活动也不再是大学生交往的方式。
  6 启示与建议
  从“三点论”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视角审视我国大学体育,其存在的问题之一就人的缺席。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困境根源在于大学体育应有的社会政治价值、个体人本价值和学科价值三者在大学体育现实中的失衡。当前,没有精神底蕴,缺乏个体人本价值追求的大学体育很难获得社会和大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大学体育必须面对多种目标需要,并且在平衡大学生的多种生活目标、社会发展的利益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对大学体育使命的清晰认识与把握。应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视角,构建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以个体人本价值为主体、社会价值和学科发展价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价值格局。以大学生的各种生活目标为主体,关注大学生的学习、交往、就业和娱乐目标,真正把大学体育与大学生的四个生活目标相融合。以社会发展价值为一“翼”,关注社会发展价值的同时,要实现去商业化、去形式化、去竞技化,避免唯利是图。以学科发展为另一“翼”,克服以机械的、无机的观点来开展大学生的体育,反对以科技的、数字化的方法来衡量大学生的体育。坚持以生物的、有机的观点来研究、开展大学生体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8442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