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宋初景德镇青白瓷来源及分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 凌 詹 嘉

  [摘要]景德镇在南唐时期生产青瓷和白瓷,进入宋代后只生产青白瓷。景德镇青白瓷来源可能是繁昌窑青白瓷技术传入或白瓷技术的自然过渡。宋初青白瓷窑址主要分布于南河流域,处于且耕且陶的初级阶段,其分布状况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着密切关联。
  [关键词] 宋初;景德镇;青白瓷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26-03
  
  北宋于公元960年建立,其时南唐国未灭,景德镇依旧属南唐管辖。直至宋开宝七年(974),宋太祖派兵攻打南唐,揭开了惨烈的宋灭南唐战争。开宝八年(975)正月,宋军开始围攻南唐首都金陵(南京),十一月攻破金陵,李煜出降,南唐灭亡。南唐灭亡后,南唐各地依旧拒绝降宋,江州、袁州、虔州等地反抗激烈,直至次年即太平兴国元年(976)九月中旬才平定。因此,宋代建国十余年后,景德镇才归宋所有,也就是说,在宋太祖时期景德镇瓷业仍属南唐瓷业,宋太宗太平兴国年开始,才是景德镇宋代瓷业的真正开端。本文所指宋初景德镇瓷业即从太平兴国时期开始,截至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笔者之所以将景德镇早期瓷业时间下限定于宋景德年间,是因为景德镇置镇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尽管景德年前后景德镇瓷器品质未必有大的差别,但其的确是景德镇瓷业的重要转折点,是里程碑式的事件,景德镇从此名声大振,一步步迈向发展巅峰。宋初,景德镇瓷业出现了较大变化,产品由南唐时的青瓷和白瓷两类产品转变为青白瓷。宋初景德镇青白瓷究竟从何而来,历来是陶瓷史界的悬疑。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时期一幅非常有名的写实人物作品,为历来学者重视,被视为研究南唐史的重要实证。该图作者为南唐时著名画家顾闳中,图中绘制了数十件青白瓷器,形态、色泽逼真,是研究南唐瓷史的重要物证。过去一度有学者认为,该作品中的青白瓷是证实景德镇南唐时期出产青白瓷的重要证据。但是,景德镇五代时期并未有任何青白瓷出土,在器型上也不相同,以此画为据,明显证据不足。然而,随着近年来宣州古窑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皖南一带陆续发现了五代青白瓷窑址,特别是繁昌窑柯家冲窑址中发现了大量青白瓷遗物。繁昌窑青白瓷中的执壶、盏托、粉盒、碗碟等器物,均与画中器物大致相同,从而揭开了画中青白瓷来源之谜。
  由于繁昌窑在南唐时期即已生产青白瓷,而景德镇在宋初才突现青白瓷,因而,景德镇青白瓷很有可能来自于繁昌窑青白瓷。那么,为什么繁昌窑青白瓷技术在南唐时期未传入景德镇呢?可能是青白瓷属于南唐后期宣州官窑研制出的新品种,深得皇帝赏识,尚未流传至民间。而在北宋开始入侵南唐后,宣州一带因紧邻金陵而成为主战场之一,因此遭到巨大破坏,南唐官窑自然也不复存在。大批繁昌窑瓷工(其中可能就有掌握青白瓷技艺的官窑工匠)逃离,其可能的逃离路线只有向南,一部分便可能进入到景德镇南河产瓷区。持续仅两年多的战争很快结束以后,繁昌窑瓷工带来的更为先进的青白瓷技术和匣钵仰烧技术,很快引起景德镇制瓷作坊的争相效仿,并彻底丢弃了原来的制瓷技法。
  另外,北宋时期在江西各地还兴起了其他青白瓷窑址,如吉州永和窑、赣州七里镇窑、南丰白舍窑等,一般认为这些青白瓷窑是在景德镇青白瓷窑影响下出现的,但由于同时在宋初兴起,因而并不能排除这些窑址先于景德镇窑而出现,并将技术传入景德镇的可能性。
  景德镇能迅速转变为青白瓷生产,既可能是繁昌窑技术的传入,也不排除景德镇窑工的自行创烧,因为景德镇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技术基础。景德镇五代窑址之上大多有宋代青白瓷叠压层,表明宋初青白瓷是在五代瓷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景德镇五代制瓷工艺粗糙落后,但白瓷白度却很高,接近现代瓷标准,这显然并非是当时的淘洗杂质技术高明,而是因为使用的是最上层风化瓷石,质量极优,含铁质很少。宋初时,最上层瓷石可能已经用尽,稍下层的瓷石含铁量明显增大,如果淘洗技术不佳,其烧制的瓷器必然会出现白中闪青的色泽,从而形成青白瓷。因此,景德镇由五代白瓷转为青白瓷很可能是一种自然过渡。而匣钵仰烧技术的引进除可能由繁昌窑传入外,在国家统一的局面下也可能来自于吴越国等其他地区。
  如果是景德镇自行创烧的,除了可能因原料原因而由白瓷技术自然过渡到青白瓷技术外,还可能是主动地去寻求这种效果。有人认为,南唐繁昌窑青白瓷的发明可能是由于仿烧北方白瓷未成功而出现的副产品。那么景德镇地区在南唐时全部为成功的白瓷作品,因而,在宋初的全部转产应该是一种完全的主动行为。创烧的动力可能来自于仿玉器效果。笔者推测,南唐景德镇瓷业应是控制在茶园庄主手中的附属产业,庄主自身具有一定文化素养,而并非完全的乡野鄙夫。因而,可能具有文人士大夫的以玉比德、崇尚玉器的风气,在观察到由于原料变化而出现的少量青白器后,觉得其色泽温润如玉,较之白瓷更赏心悦目,从而放弃了白瓷及青瓷的生产,促成了青白器的大规模生产。
  北宋初景德镇窑址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五代窑址地点相同的窑址。江建新《景德镇窑业遗存考察述要》列表中提及的12处五代窑址,全部都分布有宋初遗存,即湖田、杨梅亭、外小里、黄泥头、塘下、白虎湾、盈田、湘湖、凉伞树下、灵珠、柳家湾、南市街。另一部分则是在宋初兴起的,应是上述窑址的向外传播。江建新文中提及银坑坞、月山下、富坑、大屋下、灵安、朱溪、西溪、丰旺、宁村,9处窑址,除银坑坞外,全部位于寿安镇境内。
  近年来,考古队在丽阳进行一系列窑址发掘活动,并对其中五代、元时期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但尚未对宋代遗址进行发掘。不过,丽阳窑址确有宋代青白瓷遗存,只是目前所见非常稀薄,其在五代与宋初时期应是与景德镇同步发展的。
  另据张文江《景德镇发掘三处北宋遗址》一文,在南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有3处宋代遗址被严重破坏,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指出凤凰山为北宋中后期窑址,另两处则可能是最早成功烧造青白瓷的北宋窑址之一,即认为这两处应是宋初窑址,即道塘里和铜锣山。当然,和其他宋初窑址相比,这两处宋初窑址并没有任何最早烧制的依据,同样应是在由五代延续而来的宋初窑址影响下而外延的窑址。
  综上所述,江建新文中提及的21处窑址,加上丽阳窑,再加上张文江文中提及的两处,宋初窑址共计24处。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南河和小南河流域发现大量无名宋代窑址,许多具有宋初青白瓷初创特征,另外,也曾在市区各处发现有宋代遗存,因而实际数量远远超过24处,其中绝大多数未进行科学发掘,破坏非常严重,许多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
  与五代窑址分布相同的是,景德镇北宋初窑址同样主要分布于南河流域及小南河流域,也即分布于今湘湖镇、寿安镇和部分竟成镇境内。
  景德镇宋初窑业尽管在五代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扩大,出现了一些新的窑址,并在装烧上采用了先进的一器一匣技术,但在总体趋势上仍显单薄,分布分散,堆积层较浅薄,制作仍显粗糙,产品单一,装饰手法极简单,发色也不稳定,有的未成功者仍是白瓷。基于此,笔者认为,宋初时景德镇瓷业处在迅速上升期,但大体上仍处在副业阶段,尚未脱离农庄而发展为独立的手工业集中区。
  从自然因素上来考虑,宋初与五代时并没有大的变化,瓷石品质虽然有可能稍有下降,但仍然品质优良且储量极丰,水运、水力、燃料等各方面情况也变化不大,因而重点探讨分布特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前文已述及,饶州在五代战乱中地处偏安,瓷业未受到波及和破坏,因而得以稳定延续至宋初。南唐瓷业主要分布于南河和小南河流域,宋初的瓷业正是以南唐瓷业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有所扩展,但仍处南河流域,并未向其他流域传播,说明当时南河流域瓷业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控制瓷窑的庄园主很可能对技术进行了控制,使其保持庄园附属产业的特性。不但在宋初,甚至在整个宋代也并未向其他地区扩展。
  城乡分治制度最早始于宋景德四年(1007),在此之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由县令统一管辖,而城乡分治是指府城内的事务统一由府州直接管理,但地界仍属附郭县,县城、镇内事务由县、镇直接管理,地界也仍属有关的乡。作为乡村经济中心的镇,由中央委派的镇官管理,称为监镇,管理日常事务和税收。这样,在宋初尚未实行城乡分治时,所谓镇只是军事意义,并没有政治经济内涵,农村中集镇也大都并没有以镇命名。这样,即使由于瓷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镇,其管理权依旧归所在的农庄,而景德镇在景德年前称昌南镇,仍是一个带有军事要塞意义的重镇,并非经济中心,镇内采取厢坊制,由厢吏和镇将管理。这种军事化管理无疑极大地限制了集镇的发展,使宋初瓷窑保持了依附于农庄的特性。
  景德年以前,由于没有实行城乡分治,因而城镇坊郭的十等户籍制尚未建立,不论城乡,都统一按有无常产分为主客户,因而,农庄地主可以兼具工商业主的身份,既管理农庄事务,也管理瓷窑事务,即使瓷窑所在地已经形成了街市,农庄主依旧以主户的身份拥有和管理瓷窑,从而使瓷窑保持乡村经济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任爽.五代分合与南唐的经济文化[J].史学集刊,1995,(2).
  [3]靳青万.从《韩熙载夜宴图》看我国青白瓷的始烧年代[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0,(4).
  [4]冯敏等.繁昌窑青白瓷的初步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3).
  [5]江建新.景德镇窑业遗存考察述要[J].南方文物,1991,(3).
  [6]张文江.景德镇发掘三处宋代窑址[J].文物天地,200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093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