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翔:自在行 心不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颖

  十多年前,当高翔把目光投向丹东市鸭绿江边的那片棚户区时,很多人心中产生了质疑:在2号干线东段极尽偏僻之所,能有何作为?
  十几年后的今天,曾经的棚户区已经成为丹东的黄金地段;秀丽江水、清新空气、绝版江景房推窗入画――高翔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让丹东人知道了金海集团,也感受到了鸭绿江的魅力所在。
  
  想到就要去做
  深秋的丹东仍然气候宜人,即使走在江边也不会很冷,暖暖的阳光洒在江面上,不时有一群群海鸟低低飞过。
  在这样优美的景色中与高翔见面,简单地握手后,高翔便尽地主之谊,沿途讲解丹东的风土人情。虽然生在江苏宜兴,但1978年就参军来到丹东的他早已把丹东当做了第二故乡,“气候好――夏天不用开空调,冬天江水不结冰,空气好,水好。”接连几个“好”字透着对丹东的热爱之情。
  “丹东真好!”这是高翔为自己的辽宁金海集团打造的广告语,在鸭绿江断桥边的巨幅广告上,在《中国民航》杂志里,在金海集团的售楼书上都可以看到。一个企业投巨资做广告,不为自己,而为所在城市,实在少见。其实,做这个广告高翔可谓力排众议。“金海是丹东唯一一家有一级资质的房地产企业,只有丹东好,金海才能好。”高翔始终把丹东的命运与金海集团的命运系结在一起。也正因为“丹东真好”,高翔把自己的父母也接到了丹东。
  如果没有下海,如今的高翔应该是丹东市房产局的领导,将父母接到丹东来住也并非难事。可是,能让父母住上自己开发的楼盘,而且是倾注自己的宜居理念,品质在丹东数一数二的楼盘,对高翔来说,是一种由衷的满足与欣慰。
  1994年,时任丹东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助理的高翔意气风发。年仅34岁,大学毕业,官场前景一片大好,亲友们都觉得“这小子有出息”。
  可是,身在房管局的高翔看到了棚户区拆迁改造的机会,如果不试一试,人生也许就会留下遗憾。“想到就做了”,高翔就这样在众人的叹惋声中辞职下海,开始了创业生涯。
  从公务员到创业者,“其中确实有着艰辛,有过困难,不过那算什么呢”,高翔对这些看得很淡,在众人唏嘘声未尽时,高翔创建的辽宁省金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在丹东掘到了第一桶金。
  2001年,高翔又跑到中国工商总局为自己开发的商品房注册了“金海”商标,此举开了中国地产界的先河。如今,历经17年打造,金海已经成为丹东城市建设的一张名片,并且将酒店和房子盖到了印尼、海南。
  许多人都赞叹高翔天生有着经济头脑,有眼光、具远见。高翔却觉得没什么,只不过是“想到就去做了,做了就要坚持。”这两句说来简单的话,做起来却不易。也正因此,更多的人被挡在了成功大门之外,而机会只留给了像高翔这样能抓住它的人。
  
  让自己更强大
  文质彬彬、随和低调、谈吐幽默,这是高翔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再有,就是年轻。如果不是讲到1960年生人,谁也不会把眼前这个穿着深色西装、带着变色眼镜的“小伙子”和“知天命”、“过半百”的年岁联系到一起。
  在高翔看来,人有两样东西是无价的,一是好心情,二是好身体。正是在这样的追求下,虽然身在商海,他仍然能够保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境。也正因此,在他身上看不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一次给大学生作报告时高翔开玩笑说:“我的心理年龄还是19岁。”
  这样一个带着浓郁文人气质的商人,能够在商海沉浮中坚持自我,勇争上游,缘于多年前发生的一件小事。
  1985年,高翔与丹东市房产局的几位领导参加了在山东烟台举行的全国房地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一次会议间隙中,大家遇到了大连房产局局长,几乎所有人都一拥而上,抢着去和局长握手。
  “因为他来自大连,因为他是大连房产局局长,因为他在当时的房地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争先恐后奔向他也不足为奇。”高翔笑着说。那时的高翔是“小城市的一名小副科长”,也大步走上前去……突然,后面有一只手抓住了他的肩膀,同单位的领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在他耳边低声说:“不要过去,你只是个小人物,去和他握了手,他也记不住你。人要自己强大,等你自己强大那一天,他一定会主动过来和你握手的。”
  那一刻,高翔有所悟。如今20多年过去了,这位领导早已退休了,当年的这句话也许连他自己也不记得了,却一直在激励着高翔,尤其是在每次遇到“大人物”时,高翔就不断告诫自己:奋斗、再奋斗!要自己强大起来。
  当“首届中国房地产优秀企业家”、“辽宁省劳动模范”、“丹东市十大杰出青年厂长(经理)”……各种荣誉接踵而来的时候,如今的高翔,真的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骄傲。
  
  文化造就企业
  “我们的卫生间每天都要清洁4、5次,包括玻璃,保证一尘不染。”金海的员工对记者说,高翔不论是到工地、办公楼、售楼处检查工作,还是外出考察,到一个地方总是先看卫生间的管理情况。在他看来,如果卫生间脏乱差,那么这个企业的管理一定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哪怕表面再光鲜”。
  这种对细节的认真也体现在金海对建筑和物业的管理上。
  走进金海在丹东西北位置建造的温泉小镇,银杏、法桐、枫树……金黄一片,一种异国风情扑面而来。了解了才知道,原来一次高翔出国时,偶然发现国外的景区在清扫地面时很讲究,清洁工只是把脏东西扫出去,再小心翼翼地将金黄色的落叶铺满路面,并不改变原有的自然风光。虽然麻烦了一些,但是效果很好。回国后,高翔把这种做法带到了金海物业公司。现在,这种风格已经成了金海楼盘的卖点和独特格调,有时候,一点点细节就能够体现服务和品质。
  有人说,高翔是儒商,是文化人中的有钱人,有钱人中的文化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家的当然之举,但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人生的多元价值,不为财富所累,则不容易做到。在多年的企业经营中,高翔努力在财富与文化之间贯通二者的交融。
  于是,高翔利用在飞机上和酒店里的时间,写成了《自在行》、《心不竞》两本书。“做这件事看起来很难”,但是,“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要趁自己活着,把自己的思想提炼出来,把自己的教训总结出来,告诉大家。”
  “财富是可以被复制的,但人生经历与追求却是各不相同的。在短暂的一生中,如何以有限的时间与能力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争而有所不争,坦然视财富,超然目功名。”这是高翔在商界激流的另样思考与实践。
  在高翔的倡导下,金海集团办起了企业内刊――《金海文化》。十几年来,已经成为丹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企业文化期刊,现已发行200多期数十万册。《金海文化》有个显著特点,每期刊头文章定是高翔所写,十几年来从没间断。
  “我们的竞争对手要求我们学习。只有如此,才能以变制变,不被时代淘汰。”
  
  人性化留人才
  丹东人至今仍然记得,曾经有一家企业在媒体上发布“年薪50万元诚聘人才”的广告,一时热议四起。那就是金海。
  在丹东,对地产类技术人才的吸纳,金海给予的报酬往往是最高的。同样,对员工的选拔,金海也是丹东同业中要求最高的。到金海应聘的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丹东同业中水平最高的,金海一定会高薪接纳。
  高翔相信员工、依靠员工。一次物业公司在管理中遇到阻力,高翔找到主管问:“你需要怎样才能做好工作?”主管说:“我不要人也不要钱,就要公司撑腰。”高翔爽快答应了。这之后很长时间,金海物业管理方面都没有再出问题。“在服务上学海尔,放权给员工。”这是高翔对公司服务的管理理念,“在海尔,一个技术人员就可以决定是否换主要零件,是否需要换货,我们这里也要这样。”
  在高翔看来,公司光明的发展前景、员工的归属感、良好的企业文化,都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此外,作为老板,赞赏和宽容也必不可少。高翔觉得:“有时多给别人一个台阶、一次机会,宽容他人,也是给自己宽容。”
  高翔特别喜欢南宋哲学家朱熹的一句话――“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也是他的书名《自在行》的出处。阅读他的书,就仿佛看到了洒脱的他――做人做企业要潇洒一点,超然一点,拿得起放得下,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责任编辑 陈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60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