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位普通语文老师的“论文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彦体

  选自己感触最深、关注最多的问题写,要写成文,一般不应半途而废。写出来的东西即使发表不了,也是有了一次系统的思考;同时,写作论文也不要急于发表,不要把功利性的东西摆在首位。
  
  赵清林老师是我的同事兼笔友,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为文之道。
  在赵清林老师看来,写作论文是一件艰苦而又快乐的事,艰苦是因为要苦心孤诣,可能在吃饭、散步、夜间醒来都在构思;快乐是因为在作品得以发表时,有一种不可言表的喜悦。花香自会引蝶来。当有人向他请教论文写作的经验时,他总是谦虚地说自己没有高深的东西,只有一点肤浅的论文写作体会。不妨概括他的说法,赵老师的“论文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积累,要思考,做有心人
  教师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应随时把它们记下来。比如上课,预先准备的东西到实际操作的时候有哪些调整,有没有按时完成计划,为什么没有完成计划,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当时是怎么做的,后来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在书籍报纸杂志上看到的一个好题目、好观点、比较新颖的一句话。总之,教师要做个有心人,随时记录整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想法,记录学习中该记的东西。积累的同时,切莫忽视对发现的问题的思考。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教师用书”翻译为:“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儿回来。”但清林老师在翻阅“教师用书”的“有关资料”时,看到王充在《论衡•明雩篇》中的一段话:“鲁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之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像龙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归,咏歌归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舞雩审矣。”于是他想:王充明白地解释了“浴乎沂”是一种祭祀仪式,就是舞雩的仪式,“教师用书”为何不如是翻译呢?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一天,清林老师查阅了一本地理书,发现一个有关“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寒暖变化”的表格,很受启发,后来又找到一本《气象学与气候学》,又发现一个大同小异的表格。他把这两个表格的内容经过比对发现:我国第二次温暖时期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秦汉时期,《春秋》等史书提到当时鲁国冬天没有冰。据《史记》载,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分布界限偏北,淮河流域有象群栖息,表明气候比现在温暖。我国第二次寒冷时期是公元初至六世纪的东汉、三国到隋朝时期。史料载,淮河曾经结冰,从昌黎到营口曾三年结冰,表明气温下降。于是,他明白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间,正处于第二次温暖时期,曾皙所说的“莫春”(阴历三月)依公历算来正是当时的四月下旬到五月初立夏之前。那时天气应当是十分炎热了,所以在“暮春”时节,完全可以在沂水中洗澡,到舞雩台上吹风。而东汉时期的王充生活的“27至约97”年间正处于第二次寒冷时期,按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他不可能知道曾皙所生活的时期与自己所生活的时期的气候迥然不同,故其认为“暮春”时节天气“尚寒”,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曾皙所描绘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做出了祭祀仪式的诠释。这样,短论《“浴乎沂”辩》顺利结构而成,阐明了“浴乎沂”确是“在沂水中洗澡”的观点。2004年9月,他的这篇短论被《语文学习》刊用。
  二、要好读书,要博览兼专攻
  有积累有思考还不够,还必须读书,而且是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确立了要写论文的观点,带着问题读,这叫专攻。专攻对于成就论文很重要。但也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构思论文,也就是博览。博览是指并不明确针对具体问题的阅读,这时可能会停下来思考很久,会想我是否可以通过“加工”某个观点写篇论文,哪些东西可以当做案例等。
  清林老师在按传统的观点教学《拿来主义》这篇课文的时候,说鲁迅使用“梅兰芳”这一论据,是对当时的政府不满,并不是针对艺术家而是针对反动政府的。有的学生对此却持有异议:梅兰芳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为什么鲁迅要对他“顺势一击”呢?清林老师觉得学生言之有理。为了找出“真谛”,还学生一个明白,他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的同时,自己也带着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阅读。如在查阅《鲁迅全集》时,他发现其中涉及批评、责难梅兰芳的文字就有不少,如《论照相之类》《谁在没落》《骂杀与棒杀》等文中均有存现。尤其是在《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中,鲁迅写道:“他未经士大夫帮忙的时候所做的戏,自然是俗的,甚至于猥下,肮脏,但是泼剌,有生气。待到化为‘天女’,高贵了,然而从此死板板,矜持得可怜。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的,她和我们相近。”通过阅读,他认识到鲁、梅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因此可以说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使用“梅兰芳”这一论据,还是有对梅兰芳“顺势一击”的成分的。
  此后,清林老师开始构思这样一篇论文,题目叫《<拿来主义>有伤痕》,但一直没有成文,那时他觉得,如果说鲁迅文章有“伤痕”,尤其是有“皮袍下面的小”的分子,也许大家不能接受,包括编辑也不可能接受。但后来想,也许换个角度大家可以认同。他在看了郭根福《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和《中国教育报》上的《精彩课堂,尽在动态生成中》等文章后,顿生灵感,为什么不从预设与生成的角度来写呢?于是他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翻阅大量的理论书籍,注意积累相关资料,然后按下列步骤结构文章:一是取一个好的题目,不妨叫《精彩,不期而至》,意思是说,课堂在学生打破教师预设后生成“精彩”;二是把这篇文章写成一篇教学反思,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自己试验的一个教学片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他按照传统的观点谈送梅兰芳出去,表现了反动政府卖国求荣的丑态,然后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鲁迅在这里提到梅兰芳,到底是针对反动政府还是针对梅兰芳个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鲁迅的“顺势一击”?第二部分是教学反思,探讨关于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问题。
  三、要勤写,有计划,不怕暂时的失败
  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逻辑演绎的过程,是一个思想不断深入且条理化的过程。所以一定要不断地练,不断地写。选自己感触最深、关注最多的问题写,要写成文,一般不应半途而废。写出来的东西即使发表不了,也是有了一次系统的思考;同时,写作论文也不要急于发表,不要把功利性的东西摆在首位。发表是你写到一定水平的自然结果。有些教师写了一篇两篇,投稿了,结果石沉大海,于是从此不再写,这是不好的。几年中,清林老师坚持不断地写,而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由小而大,由对教育教学理想的展望到对现实学科问题的实践探讨,由最初投稿时的惴惴不安,到现在文章投出去之后的胸有成竹。看起来,这里没有别的,有的是勤勉和不辍。清林老师说过一个近似笑话的真事儿,说自己某次到诊所打点滴,用“单指禅”的手法操作笔记本电脑“赶制”一篇论文,结果没有照顾好电脑,把电脑摔成了“脑瘫”,心疼得了不得。清林老师的写作,常常有自己的计划,计划好了的就一定去实施,尽力按时完成,哪怕出公差,或者假期外出旅游,他也是带着与现时写作计划有关的书籍及笔记本电脑才会成行。
  值得说明的是,清林老师写作的论文并非真的都是因为他“勤奋”了、“计划”了,就都发表了,确也有过一些挫折。如他在《中国教师》2010年第5期发表的有关文言文教学的《欣赏,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一文,起初投给《中国教师》没有刊用,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修改,从观点到材料到结构到字词,并把原来七千多字的文章精简到六千多字,再投给《中国教师》,即便如此,编辑老师还是给他提出了若干修改意见。文章精简到五千多字发表后,清林老师经过反思,才真正意识到“拙作”起初的“拙处”。这对他来说,是一次论文写作的洗礼。

  四、要抓热点,总结实践经验
  其实,好的论文多是在实践当中产生的,它可能新而不俗,可能更有说服力,也可能更有作用,更有意义。当前面临着新课改,有许多问题需要一线教师进行实践和探讨,需要大家总结经验和教训。比如选修课方面,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一时连石头也摸不着,因此这方面的论文,极容易受到重视。清林老师用心于此,写过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其中,《教学与管理》2010年第7期发表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专题的建构策略――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为例》一文,可以说是对他主持的科研课题“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实践经验总结的肯定。
  前几年,清林老师听了不少选修教材观摩课。他想,这些课上得好像很精彩,但又总让人感觉少了些什么:那些执教教师依然按照必修课的教学思路,以独立的篇目为讲解点来处理选修教材,并没有把散乱的知识点连成线、连成面,形成完备立体的知识体系,也没能体现教师应该依靠创造性劳动对现有选修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和整合,违背了选修课程设计的初衷,谈不上彰显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鉴于此,清林老师经过缜密思考,与本组同仁磋商,决定在选修课教学上做一点事情,同时适逢省级科研课题的申报正在启动,他由此主笔申报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在近三年的研究实践活动中,他发挥课题主持人的垂范作用,带领课题组教师经过初步实践,总结撰写了一批较有质量的论文。他本人在《教学与管理》上发表的那篇论文,可以说既凝结了课题组同仁的智慧,又包含了他个人的汗水。
  正如文中所说,选修课之于必修课,其间的不同首先应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上。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按照“模块→单元→文本”来确定,以一篇篇的文本为教学着力点,而选修课则应采用“模块→专题”的教学模式。虽然每一模块的选修教材也是由一篇篇文本组成,但却不必按部就班地去教,不能企图通过个体文本的教学向学生传输那些“例子”所承载的知识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校情、教情、学情,打破单元的界限,甚至突破教材选文的局限,建构适合学生选修需要的教学专题,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各取所需”“学有所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的一个选修模块,由于内容较多,如果像必修课那样一篇篇地去教,不仅难以在半个学期里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也不符合课改要求。因此,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教师可梳理、调配、整合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专题,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诗歌或散文背后深刻的内容,掌握规律性的东西,然后举一反三地解读课内外的古代诗歌散文,有层次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在具体专题构建上,可以以体裁、以题材、以时间(时期)、以表达技巧、以风格(流派)、以作家属地为标准建构等。
  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三个层次:一般教师、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我们不应满足于一般教师这个层次,更应该向专家型教师迈进。而成为专家型教师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深入教学一线,二是能从事教育科研,包括写作论文、研究课题、出版专著,三是具有本学科的专业引领能力。看来,清林老师正在以此为目标,默默地前行着。清林老师很普通,除了上讲台、和学生交流、开研讨会、写论文、搞课题研究,好像已无太多的追求,但在我看来,他已认识到为师者本应步入的航道。
  (作者单位:安徽省濉溪中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70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