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这个可以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焦淳朴

  机会是个移动靶,专心才能射落
  
   2008年年底的一天,孔令博请几个朋友吃饭,可能那天餐馆的生意特别好,等了很长时间,他们的菜还没有上来,服务员进来说:“抱歉,你们点的黄鳝粉丝煲没有了,麻烦你们换一道菜。”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说:“我们都点了哪些菜,你给我们报报。”服务员一脸歉意地说:“我也忘了,你们等等,我去查查。”过了十多分钟服务员才进来:“你们点的菜还是没有,必须再换。”因为这,大家吃得比较扫兴。
  回到家之后,他便开始琢磨:如果我能开发出一本像掌中宝那样的“电子菜谱”,可以直接在这电子终端中点菜,轻轻一点,就可知道有没有这个菜,不就没了今天的烦恼?IT开发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这就是他的专业。
  为了验证自己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他和伙伴们实地调查了北京八百多家餐厅。调查的结果让他们兴奋不已,他们发现,一些中档餐厅,一本菜单的制作成本就是200元人民币,差不多半年就要更新一次,又要因为时令、菜价调整等变动因素不断更换,光一本菜谱的成本一年就要投入上万元。如果遇到菜品价格临时变更,对餐馆管理者、服务员以及顾客都会带来不小的麻烦,而电子菜谱完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2008年春节过后,孔令博和他的伙伴们就一头扎进了电子菜谱的研发之中,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他们的“电子菜谱”终于问世了。为了让他们的产品更实用,他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把菜谱推向市场,而是先在一家比较熟的饭馆里当起了服务员,在实际工作中检验“电子菜谱”的效果。“你觉得这样点餐方便吗?”“有什么好的改进建议?”“哪些地方不够合理?”他们及时把顾客的意见汇总起来,不断完善和改进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觉得已经有几分把握的孔令博最先把“电子菜谱”推销给了一家日本料理店,看到电子菜谱不仅可以降低投入成本,而且还能提高效率,不到半天的时间,老板就决定使用电子菜谱。
  仅仅几个月,“电子菜谱”迅速掀起了一股餐饮信息化潮流,京城有几十家餐馆开始使用它。
  这个命名为“餐行健”的“电子菜谱”系统终端能够轻松完成餐厅的整个点餐流程,操作非常简便,易于服务员快速掌握,节省人力成本。为了吸引老板的眼球,孔令博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不断开发系统的新功能: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全方位展现餐厅菜品信息、菜系特点,菜系组成成分、营养价值、历史故事、餐厅文化等,凸显餐厅的文化和特色;可通过多种方式浏览菜品,还可以通过拼音、速记码、首字母、相似搜索或手写等方式快速检索菜品,提高了服务员的点菜效率;可同时支持多国语言显示和输入,便于外国客人点餐。
  随后,他和他的团队及时研发出了第三代“餐行健”,这套后台系统覆盖了从采购、点餐到送餐、结算等整个餐饮的流程管理,管理者通过后台,能清楚掌握整个餐厅的运营情况。比如发现当天买的土豆多了,便可将它作为特价菜,一来以价格优势吸引顾客,二来物尽其用,降低库存损耗,降低运营成本,解决了餐厅管理者的烦恼。
  现在孔令博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还成了Intel和IBM的软件战略合作伙伴,成为中国饭店协会理事单位和供应商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荣获“中国饭店与餐饮优秀供应商”称号,并荣获2009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奖。
  一次吃不上饭的不愉快经历,居然成就了他的事业,熟悉他的人都羡慕他的幸运,但孔令博说:“机遇总是会或多或少地走近某个人,但机遇走近你时总会有一些伪装,关键是你是否有双慧眼识破它,能否有一双慧眼往往就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
  编辑 张金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93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