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四问旱涝急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综合

  6月3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迎来了较强降雨过程,赣、湘、黔、闽等省份的旱区在喜降甘霖的同时,部分河流或河段超警戒水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气象专家介绍说,像这次几天内,几个省从流域性大旱急转大涝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这场罕见的旱涝急转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思考。
  一问所致原因
  “造成旱涝急转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是季风。”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分析道。季风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尽管今年季风来临时间偏早,但中期出现中断。现在季风加强,急流加强,副高北面有弱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对峙,出现了对流性降水。
  之所以会造成前期持续少雨的气候,主要是持续到今年4月才结束的拉尼娜事件不利于热带水气向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还因为今年春季欧洲和俄罗斯中部出现持续的高气压异常活动,导致强冷空气频繁入侵我国,抑制了热带暖湿气流向北推进,无法形成有效降水。而在强降雨之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气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北方有冷空气扩散南下,冷暖空气交汇的地方位于长江流域附近,从而给这里带来明显的降雨过程。
  二问水利设施
  有专家认为,今年的旱涝急转是对旱区省份的田间水利设施的一次严峻考验。接连不断的旱情及洪涝已暴露了部分地区当前水利设施“旱期无水可用、涝期无法蓄水”的问题。
  湖北阳新县水利局副局长刘道荣说:“全县七成以上的小塘堰、小水库、小涵闸等小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大旱来了,发挥不了蓄水灌溉效益;强降水来了,淤塞的小塘堰不能满负荷蓄水,带病运行的小水库更不敢多蓄水。”在全国范围内,类似阳新县水利设施情况的地区还很多,大部分水利设施不能发挥应有功能。
  无论在“枯水旱期”还是“丰水涝期”,水利设施都应发挥有力作用。今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各地水利部门也都把扩大2011年水利投资规模作为规划计划工作的着力点,以期提高流域防汛抗旱能力。
  三问生态环保
  生态专家认为,旱涝急转这种极端天气现象,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流域生态保护与管理提出了警示。
  之所以会出现旱涝急转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一些流域植被质量低下,留不住水,导致“天上落多少水,地面就走多少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淤塞水库、山塘和渠道。
  要加强流域的生态保护,必须把流域保护与利用纳入法治轨道。按照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完善森林植被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自然蓄水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等项目的研究,为流域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政府部门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问粮食生产
  俗话说“逢灾必减”,遭遇旱涝急转,我国粮食生产的走势又将如何呢?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说,总体来看,补栽补种及时的话,对全年粮食生产不会带来什么影响。况且南方后期温度高,粮食生产的回旋余地也较大。
  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的4次较强降雨有效缓解了前期发生的严重旱情,市场对粮食特别是早籼稻减产的预期暂时有所扭转。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目前,前期旱情严重的湖北、安徽、江苏三省的土地受旱面积比降雨前减少了4669万亩。中华粮网信息主编焦善伟说,东北现在玉米、水稻、大豆正处于生长阶段,华北黄淮地区小麦收割进入尾声,形势比较乐观。
  同时,为防止洪涝灾害对水稻、棉花等作物的不利影响,各地应高度重视,把应对新一轮强降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98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