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技入道”与“由理入道”的联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萍

  [摘要]本文对艺术教育院校传统培养方式只重技能教育的弊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对新型培养模式的设想,通过“由技入道”与“由理入道”的联姻,融入“艺术化生存”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艺术教育 美育 由技入道 由理入道 艺术化生存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99-02
  
  对于以艺术教育为主的院校来说,艺术教育和美育在专业艺术院校如何更好地实施、专业艺术院校的培养方式如何定位,这些高等教育培养理念的问题是每一位从事高等教育者首要思考的。
  那么美育是什么?艺术教育又如何定义?两者是否可以等同?“美育”一词的出现最早大约追溯到汉末魏初,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在《中论》的第七篇《艺纪》中提出,“艺者,心之使也,仁之声也,义之象也教六艺,……美育群材,其犹人之于艺乎?”大概是中外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人。在中国古代,美育是培养君子人格的基本途径,审美境界与心灵的最高境界息息相通。在西方,古希腊人用史诗、音乐、戏剧和雕塑等艺术形式对自由民进行艺术教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论中,都包含了丰富的美育思想。近代美育首先由王国维提出,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观,以“陶冶心灵,健全人格”为核心。现代美育,“以对现代学术和思想的知识诉求为学理支撑,以繁荣艺术活动为直接目的,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成人的境界升华为最终人文目标。”可见美育即是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不从属于科学和道德,但与之一起成全人的发展和完善。
  再看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相较于美育范围小而更细化。“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的施教与受教者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其性质和功能都与艺术有关。确切地说,都受制于艺术本性。”针对艺术院校而言,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理解、掌握并创造性地运用艺术的技能和知识,主要在于建立人与艺术本身的直接联系”,重在“技”;其次在“艺”。“艺”即美学教育,是在艺术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深化和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把它上升到人生境界的塑造和拓展上,通过艺术建立人与人生意义的联系,重在“道”。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掌握具体的艺术技能和知识,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搭建一座桥梁,使学生从有限的自我通向无限的境界,从而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
  可见艺术教育不等同于美育,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和中心内容。很多人把美育片面地理解为艺术教育是狭隘的。
  那么在艺术院校中艺术教育怎样更好地实施?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式如何定位?笔者认为不同的艺术院校培养方式不同,无论什么培养方式都要围绕着院校的培养目标制定,而培养目标的制定也因艺术院校的办学方向而明确。
  笔者所在的美术学院,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从大学的总体教育规划上可想而知美术学院不占优势。不说艺术教育得以面向全体学生推广,单是本美术学院艺术教育的推行亦不能全面之。我院的艺术教育既不同于八大美院以培养艺术家为主的“纯”艺术教育,也不同于高师院校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力量为主的艺术教育。它既培养“中等学校的美术教师”“教学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也培养“社会美术人才”或“艺术家”,再加上设计专业培养的各行设计人才,可说是培养综合人才的大熔炉。那么在这样“非纯正血统”的美术院校中,学院的办学方向如何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培养方式的制定和学科体系的建设,最终直接决定了“出炉”的人才面貌。整个培养体系对于学生从现实角度关乎到能否有个光明的前途,从精神层面关乎个人的精神境界能否完善,人格能否得以良好塑造,在校所受的“艺术教育”能否蒙养终生乃至后代;对于施教者的院方关乎到在竞争如此迅猛激烈的当今时代,如何能够在如林的强校中立稳脚跟,并能创出一条适合自己院校的艺术教育之路且能更好地走下去的问题。
  一、“由技入道”――传统的艺术教育
  由学校系统施教而有别于传统师徒相授的新型艺术教育,在我国肇始于晚清的新式学堂。而进入民国后于1918年设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则可被视为中国专业艺术教育发轫的标志。时至1927年于杭州设立国立艺术院,1928年于上海设立国立音乐院,中国的专业艺术教育始初具雏形。但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专业艺术教育发展一直处在艰难跋涉中。蔡元培,萧友梅,林风眠等一批先贤仁人为我国的艺术教育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虽然在这一个多世纪以来艺术教育不断改革完善,但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多数院校的艺术教育仍然是以艺术技法教育为主。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艺术应试教育的畸形膨胀更使得高校成为高中艺术基础教育的延续。这种以技法教学为主体的教学体系与现代艺术教育观念是格格不入的――从发展教育、审美教育、创造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评价,它都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的教育形式要求。而且,这种技法本身容量的膨胀达到的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庖丁解牛式的匠人,只有技法,没有艺术思想,更谈不上创造。很多艺术家称那些具有娴熟技法的学生“只会耍高级杂技”。陈丹青先生在他的《纽约琐记》中,曾问及加州艺术学院的学生,学校教些什么,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就教我们怎样思想,不教画画”。想必陈丹青先生闻此也是相当惊诧的。也许,加州艺术学院这种不重技能只重艺术理念的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道”。当然,我们的艺术教育,其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艺术,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也并不否定专业技能教育,而是期望以高起点,高目标来培养更加具有完整人格的富有创造力的社会人才。
  二、“由理入道”
  “由理入道”即从美学理论训练入手,先从弄通道理入道。但自相矛盾的是美学自身又是一门专门研究感性的科学,美学理论应属文理学科的内容,其自身的性质规定了必须通过对感性的理性认识,方能入道。可想而知,这条道比“由技入道”还要难。因为,美、艺术等,本是感性的和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像数理化研究的那么科学和具体,如果一开始就要用理性去认识它,理解它,弄不好就会从教条到教条,假大空,形而上。让原本丰富多彩,活生生的艺术变成了干巴巴的僵尸。学生的思想也会被禁锢,没有眼光,缺乏创造力,既不能适应社会也很难成为艺术家。另一方面也会让本来对艺术一无所知的某些人为谋取文凭或其他目的钻艺术家的空子,只衍化成“指点江山”式的艺术理论家。可见在艺术教育途中单是由理论到实践也是行不通的。理论和实践本是相辅相成的。借用一个俗套的比喻,如果把艺术教育喻为一辆车,理论和实践就是它的两个车轮,缺少任何一个都是行不通的。
  三、“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的联姻
  “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各有它们的弊端,那么最为理想的状态就是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和全新的艺术教育,即主张“艺术化生存”的教育理念。“艺术化生存”,是一种全面的和整体的生存方式,不仅需要知识和艺术技能,还需要更成熟的人类情感。从事艺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更好的认识自己和掌握自己,正如蔡元培先生倡导的美育的核心“陶冶心灵,健全人格”。而不是让无感情的技术和机器掌握自己,成为技术的奴隶。这种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找到艺术的感觉,还能科学理智地思考。艺术以其丰富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操,科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知识丰富他们的才智。经过这种艺术学熏陶的学生,必将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情怀,更富有活力和健全的人格。正如1985年北大百年校庆之际,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面向21世纪前瞻性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演讲中说:“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观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它帮助科学家欣赏艺术,让艺术家欣赏科学,帮助我们作为个人,作为社区的一员体验一种更有趣更有价值的生活”。从陆登庭校长对大学教育的展望中,我们可以看出,既有创造性,又有健全的人格,正是新世纪大学教育的最好途径。也是“艺术化生存”最好的阐释。
  【参考文献】
  
  [1](美)布朗•科赞尼克(著).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2]邓福星主编.美术教育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3]赵伶俐,汪宏等著.百年中国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丹青(著).纽约琐记.吉林美术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3019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