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赛克:保护性遮蔽抑或媒介欲望膨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宁辛

  摘 要:马赛克(Mosaic),建筑名词。现今马赛克泛指这种类型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指现行广为使用的一种图像(视频)处理手段,其目的通常是使之无法辨认。那么由谁来决定马赛克,怎样正确的使用马赛克。这个问题关涉摄影的功能、权力、法律,当然对媒体的操作也很实际。镜头的功能是记录,不是判定。马赛克问题,应该从新闻摄影的小范围走出去,在社会、人文、法律、道德更大的背景之下考量。
  关键词:马赛克;隐私保护;人文关怀;新闻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052-02
  
  一、读图时代
  最近有看过一部英国的小电影叫《Black Mirror-The National Anthem》。故事的大概是讲述英国首相在睡梦中接到了一个电话,英国公主被绑架了,绑匪的要求是让首相当众出丑,并进行全球直播。首相和工作人员想尽办法都没用最后只能就范。最终结果是绑匪在四点之前就自杀,公主也被提前释放平安归来。而所有的人都在电视电脑前守候并且观看了他们所谓的期待中的事实。
  我们来分析下这个疯狂的故事,一开始绑架视频被绑匪放上Youtube,真假难辨,但是一些媒体工作者与官员勾结,通过贿赂等各种方式弄到了内幕消息。然后网上的公主绑架视频在政府阻挠无果之后被许多看客纷纷传播。接着首相办公室曾想出一个后备方案,找人代替首相出演,然后用电脑特效改成首相的脸。但是后备演员在进入演播室的时候被一名工作人员认出并拍了照片上传到推特(一个社交网站)上,于是计划流产。网络民意调查显示,最初大家以为是个无聊的游戏或者认为事关国家荣誉,只有一部分的人赞成首相就范。但在绑匪切了公主一根手指之后(实际上是绑匪自己的手指),民意风向大转,认为人民关天,首相牺牲一下也无所谓,于是事情的发展就按照了大家想象中一样,首相就范了。
  这部电影直指了社会的现实,在整个故事中,不择手段的媒体,让人无处遁形的社交网站,不管明不明真像就围观的群众,所有的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现实社会中媒体与社会,受众与社会,媒体与受众的真实写照。当最后首相走进直播间的时候,大街小巷空无一人,人们都坐在电视机电脑前看热闹等待首相的精彩表演。但当首相真正就范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欢呼,不是惊喜,而是深深的恐惧和捉摸不透的眼神。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生产显现出爆炸性的趋向,在海量的信息中为了防止自身信息被吞没以及信息生产节拍的大大加速等因素,迫使人们进入了“读图时代”。这里的“图”包括了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图像,由于它们色彩的丰富和多样性,给读者的视觉冲击是直观的,更简单抓住读者的眼球。读图与传统文章阅读相比较来说极大的削减了读者阅读的时间,并且在最短时间内使读者接纳传递的信息,并且这样的消息可以让读者印象更长期、更深刻。在媒体竞争猛烈的情况下,各大媒体纷纷增强对消息图片的处置和采编,夸大图片的视觉攻击力,以此来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图片和图像也因其自身特点,在今世纸媒和电子新媒介中占得了重要位置。由于读图时代的来临,各种问题也随之突显。
  二、读图时代的人文关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马赛克。马赛克(Mosaic)原本是建筑专业名词,是一种装饰艺术,现今马赛克泛指这种类型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也指现行广为使用的一种图像(视频)处理手段,此手段将影像特定区域的色阶细节劣化并造成色块打乱的效果,因为这种模糊看上去有一个个的小格子组成,便形象的称这种画面为马赛克。其目的通常是使之无法辨认。目前我们在新闻采访报道当中经常会看到采访事件当事人、血腥暴力、不雅照等部分时都会出现马赛克。大部分使用马赛克是出于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顾及当事人的感受,以免在给当事人在生活中带来不便。
  但是马赛克究竟该不该用,要用到哪一部分,怎么用,用多大范围,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报道中的图片只用马赛克遮住眼睛,其实用了还不如不用。因为就新闻当事人来说,你只给面部一小块打上马赛克,认识熟悉他的人看到图片即使遮住眼睛还是能认得出来,不认识他的人,你即便不打马赛克,别人也还是不认识,马赛克这个时候就显得有些苍白没有意义。有时候虽然当事人没有露脸,可由于事件的特殊性还是需要二次保护,比如前一段时间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女孩子因为翻校门不慎被学校大门上的铁棍由大腿根部刺入从臀部穿出,女孩子趴在救护床上,整张照片女孩子由于需要处理伤口所以衣不遮体的展示在镜头前,虽然她的面部没有拍到,但是受伤部位并没有打上任何的马赛克或者有任何其它遮蔽的手段。
  这个是有问题的,就这么展示在镜头前,观众看了心理是否能承受?这个女孩以后怎么办?她内心会不会留下什么阴影?对于现场抢救,这当然是没办法的,但作为报道除了在电视上传播同时也可能也会在网上大量传播,到最后也许就成为了永久性画面。在新闻工作中新闻主体不管是谁,他都有有受保护的权利。这个保护不仅仅是保护被拍摄人的隐私,也是保护他们的心理。媒体不光要对他们的现在负责,还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同样是报道,其实可以采取一些更加“温柔”的方法使用到我们的日常采访当中去,人文关怀并不是简单的马赛克可以解决的。
  大众传播媒介因其自身具有一种“放大器”的特殊功能,一般情况下带有倾向性的评价被其发布后,其效果往往被强化放大数倍。媒体每天要发布成千上万的新闻素材,对于媒体自身来说图像只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元素。可是,对于新闻当事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往往一段视频是新闻当事人一生的记忆,一个小小的图片甚至会扭转一个当事人的一生;对一个不文明行为的批评,就有可能变成一次对道德的终审判决。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媒体在做关于舆论监督性质的报道需要特别的谨慎,其中包括对监督对象的慎重。 比如有一张“不给老人让座”的照片在网上广泛流传,网民讨论也是十分的热烈。这张照片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给老人让座,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否定了座位上的女青年,可能她也有自己的原因,比如她本身就患有疾病没有让座位的能力。在“不明真相”的时候媒体是否应该给这个女孩子打上马赛克呢?作为媒体没有也不应当有这样审判的权力,可以监督,但不可以判决。

  所以说人文关怀在传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图片,大多数是经过编辑筛选和剪裁的,媒体在操作时不能只考虑画面的冲击力,更要体现出对新闻主体和读者心理感受上的关怀和爱护,充分权衡事件披露后对于被采访人长远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充满浓厚的人文关怀。
  三、受众猎奇心和竞争压力催生媒体欲望
  消息娱乐化的潮水席卷了整个传媒业,有了这样一面大旗,新闻消息从内容到方法上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形。随着消息娱乐化的成长,媒体运用消息图片的主意已经不在于用图片来宣扬消息自己,而是迎合受众猎奇的心绪和窥视欲,单方追求图片的视觉攻击力。我们先从内容来分析,社会新闻猎奇化是一个首要的特征,由于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竞争加剧,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新闻从业人员除了常规新闻的报道,还会选择那些奇谈怪闻来给予报道,当受众对此见怪不怪时,只能选择更加搞怪的新闻素材来轰炸人们的视听,甚者会制造一些假新闻。另一个方面娱乐新闻体现出绯闻化的趋势也不容忽视。这些娱乐新闻大都是演艺圈明星的各种私生活,婚变,台前幕后衣食住行,任何细节都会成为新闻报道的主题。
  除了娱乐新闻,现在很多媒体为了片面追求视觉冲击力,在处理新闻中的死亡、血腥、灾难画面时特别注重感官刺激,简单的加上象征性的马赛克,一方面可能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所谓的“保护”,一方面也为自己避免了法律责任的追究。但实际上那些马赛克或者其他保护形势的遮蔽形同虚设。受众在接受符号信息的同时不用再费力地去读文字,而是读图看消息,大有断章取义片面理解的嫌疑,可能消息在转播过程中就已经偏离正轨出现它意。前一段时间卡扎菲被擒的视频,被击毙后的图片,本拉登以及家人被击毙的图片,还有现在在网络上炒的特别热的一个被男朋友毁容的花季少女的毁容前后对比照片,这些所谓处置过的画面,使人觉得惊慌、难过或恶心。但也就是这些画面占据了各大报纸网络的头版头条,不断冲击着受众的眼球。不管这些新闻是正义的,是善良的还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在这种刺激下,传播效果都是要打上一个折扣的。
  其次,由于竞争以及利益的牵扯,媒体会用各种手段来争夺观众的眼球,因为媒体掌握了话语权,那么既然有了主动权再从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全方位的入手进行传播,受众想不注意某一条消息都难。当然当今出现的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滑坡现象,受众也有责任,受众的猎奇心理和偷窥心理,导致部分记者为满足受众的这种心理提高报纸发行量,写不实报道、夸大图片内容、设置假图片甚至侵犯别人的隐私权,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
  显然,这里的“马赛克”已不再仅限于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之类的保护层面,“马赛克”式的遮掩或生成让信息被放大甚至还增强了一些“敏感”,这种含糊的遮掩反变得稀缺可贵起来,吊人胃口。其实马赛克的遮蔽说到底主要为禁忌服务,禁忌是隐私权保护,传媒没有审判的权力,需要做的只是把事情的真相呈现出来而已。
  参考文献:
  [1] 杨志平.猎奇心理:编辑先于受众——以都市媒体失实新闻传播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7).
  [2] 许林.新闻照片的鉴别和使用[A].第六届新闻摄影理论年会文集,1995.
  [3] 胡正荣.媒介的现实与超越[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4] 邵培仁,邱戈.媒体弱智:是社会咒语还是媒体现实[J].浙江学刊, 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3202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