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元代青花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军 崔晓燕

  引言
  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中国古代瓷器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这件瓷器就是元代青花瓷器《鬼谷子下山图》罐。一件元青花因何拍得如此之高价?元青花为什么会成为收藏界的宠儿?它自身有什么样的特征?它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
  一、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及元代青花瓷的起源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钻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摄氏度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青花之所以魅力如此之大,主要是它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可爱,图案装饰雅俗共赏。它既简朴而又华美,既繁复而又统一,它如同民间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由于彩色在釉下,有不易褪脱的特点,而工艺过程又相对的简化,便于降低成本,大量生产。
  中国瓷器的发展,在唐代以前,青瓷占主导地位;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了宋代,则品科繁多,瓷器生产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元代景德镇白地蓝花的青花瓷烧制成熟后,情况就起了急剧变化。元青花主要是在波斯用钻蓝的影响下产生的。
  成熟的元青花瓷主要要素有三点:1、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2、运用钻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3、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
  胎洁釉润,色泽艳丽夺目的成熟元青花的出现,估计当在14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几乎中断了4个世纪的河南巩县窑的青花烧制技术,在江西景德镇大放光芒,这是一种历史在更高阶段上的重演,而促成这种历史重复的,仍然是向中东地区出口的需要。
  二、元代青花瓷器的主要特征
  1.器形特征:从现存国内外的元青花瓷看,元青花瓷的普遍特征是胎体厚重,器形硕大。其器型多见的为盘、罐、梅瓶、长颈瓶、葫芦瓶、玉壶春瓶、扁瓶、执壶等,其中以大件器为多,特别是现存土耳其伊斯坦堡拖布卡比博物馆和伊朗阿特别尔寺的藏品中大件器更多。这些大件器饱满、厚重,气派非凡,不斤斤计较于细节的雕琢,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有人说元人之瓷“粗者自粗,精者自精”,但笔者认为元之瓷是“大器中不乏细微,细微中不乏霸气”。
  从造型上说,高颈大罐、扁壶、葫芦瓶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至于河北保定地区出土的八棱玉壶春、八棱执壶、八棱梅瓶;这种八棱形器在拖布卡以及日本也只偶有几件,当是非常少见的元代特殊形式。
  2、制作特征:器底无釉,多数器物底部有明显旋纹,个别有跳刀痕,并粘有填砂,小型器如碗类等的底足中心甜:往有乳钉状突起。器物底足内壁往往成自上而下往外斜撇的形式。碗、罐、瓶、盘之类的削足处理,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大件器器底无釉露胎部分,往往粘有釉斑或较大面积釉块,内壁多见淡红、黄色釉层而又有不规则浓度的透明釉刷痕。碗之类的器物底足外墙,往往留有浸釉时遗留的手指抓痕。罐、瓶之类大器,都是分段制造,拼接而成,特别是接底的痕迹十分明显。罐类器内壁釉面不平,有明显接痕,并经常出现赤褐斑,且有小黑疵。圈足并不十分整齐,仔细观察有些弯弯扭扭,以大罐和梅瓶为突出。高足杯的杯身和足接合,是采用胎接的办法,即两部分湿胎接合,并非将杯身及足柄各自先施釉,而依靠釉的粘合度接合,因此,元代高足杯足内顶端无釉,且往往有乳钥状凸起,元代高足杯的足部肯定空心而不封底。
  3、装饰特征:元青花的装饰特征是,层次多、画面满,但主次分明,浑然一体,装饰技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白地绘彩,即用青料在泥坯上描绘出图案花纹,这是青花瓷器的主流;另一种是青花拔白,即用青料绘图作地色,用来辅助主题图案花纹,主题图案花纹就是露出白瓷的部分,这种类型的装饰主要用在大盘、大碗之类的大型器物上,不及白地绘彩普遍。元青花瓷除了以彩绘装饰为主外,还有镂雕及堆贴的装饰方法。
  4、图案花纹特征:一般典型元青花瓷器的图案装饰大多分较多层次,在器身上以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密切结合,构成整体。其处理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突出一组主题纹饰,其余均为辅纹;另一类是由几组主题纹饰和几组辅纹构成。元青花瓷的主题图案纹饰,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整幅画为主题,如鱼藻图;二是动物纹,以龙纹为主,亦有凤凰、孔雀、天马等;三是花草纹,以缠枝牡丹及缠枝莲使用最多。此外,有串枝花、灵芝等。元青花的辅助纹主要用在器物的口部、底足部,主要包括:缠枝花、水波纹、杂宝、回文等。
  元代的历史虽然只有90多年,但它的瓷业生产为中国陶瓷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元青花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3876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