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唐书辑校》辑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亚栋

  [摘要]吴玉贵《唐书辑校》一书将《太平御览》引《唐书》的内容全部予以辑录,以《旧唐书》为主,根据现存各种唐代史料之相关记载,对其进行整理,a纠正了《太平御览》引《唐书》的文字错误,对所辑内容进行了“还原”工作,但此书亦有较多错误,大为治唐史者不便。其错误主要集中在标注《旧唐书》之卷数错误、页数误漏、部分内容未补充、排版错误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唐书辑校》;《旧唐书》;《太平御览》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42-02
  《唐书辑校》,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吴玉贵撰,中华书局2008年12月出版,上下两册。此书将《太平御览》引《唐书》的内容全部予以辑录并逐条编号,并以《旧唐书》为主,根据现存的各种唐代史料中的相关记载,对其进行整理,纠正了《太平御览》引《唐书》的文字错误,对所辑内容进行了“还原”工作,即找到《太平御览》引《唐书》的各条在《旧唐书》中的相关记载,并且将《旧唐书》没有相关记载的条目也加以明确标志。①
  一、两《唐书》版本渊源
  《唐书》本无新旧之说,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下诏重修,由欧阳修、宋祁领衔修纂,到嘉祐五年(1060)成书,故而后人称之为《新唐书》,至此而有新旧之分。北宋初年,宋朝官方开始陆续将前朝诸史修订刻板,继太宗淳化五年(994)下诏修订《史记》和前后《汉书》后,在真宗咸平三年(1000)又下诏修订《三国志》、《晋书》和《唐书》,两年之后修订工作完成。但是《唐书》错讹太多,准备另修,故未将其刻板。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旧唐书》,就是咸平三年做了大量修订工作后的《唐书》;而《太平御览》引用的《唐书》,则是修订前的《唐书》,其更多地保留了刘昫原书的面貌。换言之,《太平御览》引《唐书》与今天见到的《旧唐书》的差异,是因为咸平三年修订《旧唐书》而造成的。②
  其关系条列如下:
  1.940年即后晋天福五年,刘昫等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唐书》;
  2.945年即后晋出帝开运二年全书修成;
  3.977年即北宋太平兴国二年李昉等学者开始修纂《太平御览》;
  4.983年即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太平御览》修纂完成,该书引用了刘昫等人修撰的《唐书》;
  5.1000年即北宋真宗咸平三年下诏修订《三国志》、《晋书》和《唐书》;
  6.1002年即北宋真宗咸平五年修订完成,《唐书》错讹太多,准备另修,未刻板;
  7.1044年即北宋仁宗庆历四年下诏重修《唐书》;
  8.1060年即北宋仁宗嘉祐五年修纂完成,当时人称其为《唐书》,署名宋祁、欧阳修,而先前署名为刘昫的《唐书》从此不再流传;
  9.1538年即明嘉靖十七年,浙江余姚人闻人诠在苏州征借到当地人士所藏刘昫领衔修纂之《唐书》,请苏州府学训导沈桐在苏州府学里对书稿作校对并开版印刷。后经多方努力而成,故而为区别两个不同版本的《唐书》,将刘昫领衔修纂且经过北宋咸平三年修订的《唐书》称为《旧唐书》,将宋祁、欧阳修领衔修纂的《唐书》称为《新唐书》。
  二、《唐书辑校》辑误
  诚如作者所言,其对《太平御览》引《唐书》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清理”。③通过这“彻底的清理”,作者否定了岑建功关于《太平御览》所引《唐书》是《旧唐书》逸文的说法,认为岑仲勉所得出的关于《太平御览》引《唐书》内容“兼举”韦述《唐书》、柳芳《唐历》和唐代历朝实录的结论也不能成立,同时指出了现在通行的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旧唐书》的不少错误。
  此书虽系中华书局出版,其中亦有较多错误,此辑录而出,以为再版时修订。
  1.第13页,32条,“280”后有“/”,当去掉;
  2.第50页,46.1条,“唐太宗文”后夺“皇”字,《太平御览》原本有“皇”字,此处不当省略,后第52、54、57、59、60、62~68页亦然;
  3.第237页,91条,“2186”错误,当作“2196”;
  4.第246页,104条,“3260~61”错误,当作“3261~62”;
  5.第254页,123条,“2371”不确,当补作“2370~71”;
  6.第333页,最后一行之半双引号即“””当去掉;
  7.第346页,342条,“3962”错误,当作“3961”;
  8.第434页,549条,“5202”错误,当作“4202”;
  9.第453页,595条,“5028”错误,当作“5027”;
  10.第454页,597条,“3896-96”错误,当作“3896-97”;
  11.第477页,635条之校正[一]中当补入“《旧唐书》卷一九九亦为贞观十九年”一语,因《唐书辑校》一书主要是从《太平御览》中将引用《唐书》的内容记录出来以与今本《旧唐书》作对比,从而了解增删变动情况,故而不可忽略今本《旧唐书》与《太平御览》引《唐书》内容之差异处;
  12.第489页,656条,“2344”不确,当补作“2343~2344”;
  13.第521页,702条,“2396”错误,当作“2397”;
  14.第529页,717条,“1027”错误,当作“1427”;
  15.第553页,749条,“4299”不确,当补充为“4299~4300”;
  16.第573页,782条之校正[二]中当补入 “‘数’作‘跬’”一语,因《旧唐书·肃宗纪》:“忽大风飞沙砾,跬步之间不辨人物。”《太平御览》引《唐书》作:“忽大风飞沙砾,数步之间不辨人马。”两相比较可知不同,校正[二]只作“人马,《旧唐书·肃宗纪》‘马’作‘物’。”校正不全,可补充;   17.第629页,920条,“4022”错误,当作“4002”;
  18.第643页,952条,“1918上”错误,当作“1918下”,因《太平御览》中有关“张嘉贞”之原文始自1918页下,终于1919页上;④
  19.第644页,954条,“146”错误,当作“147”;
  20.第655页,981条,“3677”错误,当作“3077”;
  21.第656页,983条,“90”错误,当作“91”;后684页1047条亦然;
  22.第657页,986条,“故与吉甫不叶”后当出校注,《旧唐书》卷一六四“叶”作“协”;
  23.第658页,993条,“2969”错误,当作“2968”;
  24.第660页,997、998条,“146”俱错误,当作“147”;
  25.第701页,1081条,“3418”错误,当作“3419”;
  26.第730页,1148条之校正[一]中当补入“《旧唐书》作‘太极元年’”一语;
  27.第746页,1181条,“4131”不确,当补作“4131~4132”;
  28.第769页,1219条,后标示《旧唐书》页数之“1219”错误,当作“4198”;
  29.第771页,1223条,“2599-600”径作“2600”;
  30.第838页,1324条,“4324”错误,当作“4310”;
  31.第842页,1333条,“146”错误,当作“147”;
  32.第913页,1441条,“4314”不确,当补作“4313~4314”;
  33.第950页,1524条,后标示《旧唐书》页数处应补入“1/1/2”,按全书体例,有对应处则标示,无对应处则写“缺载”二字,不当为空白;
  34.第962页,1542条,“129”错误,当作“130”;
  35.第966页,1553条,后标示《旧唐书》页数处原为“缺载”二字,查《旧唐书》,相对应内容在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卷29,第1073页,⑤故而此处 “缺载”二字可改为“4/29/1073”;⑥
  36.第970页,1565条,“5065”错误,当作“5052”;
  37.第982页,1597条,“2335”错误,当作“2334”;
  38.第1085页,1775条之校正[二]中当补入“《旧唐书》‘贤’作‘名’”一语;
  39.第1087页,1781条,“913~914”径作“913”;
  40.第1161页,1973条,“5273”错误,当作“5272”。
  本文所辑录,主要为标注《旧唐书》之卷数、页数错误。此书为唐史研究之一重要成果,关于校正部分,更是功不可没,故而其卷数、页数当非常精确,不可有错,否则使用者不可得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080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