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析江西传统民居的外墙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提要 民居研究是聚落形态研究的微观层次。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特色、结构材料、立面造型、装饰装修都会对聚落的整体景观发生影响。江西传统民居的外墙因地制宜的运用本土材料,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色彩的对比、砌筑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墙顶造型的塑造,产生了丰富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江西;传统民居;外墙艺术
  作者简介 施瑛(1974-),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广东广州 510640)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民居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50808081)的阶段性成果。
  
  建筑外墙是建筑形象表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传统聚落中,由于巷道空间的狭窄,行进其间,人们的视线往往无法贯彻建筑的全貌,外墙则成为建筑与人对话的关键要素。它的材料、质地、纹样、肌理和造型、装饰方面的艺术处理,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感受,也使聚落景观在统一中求得变化。
  
  一、材料与质感
  
  受到自然资源、经济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江西传统民居外墙所惯用的建材类型并不多,只集中于砖、土坯泥、石料、卵石等少数几种的建筑材料。要使这样四面基本封闭的墙面有丰富的表现力,就必须从质感、色彩、图纹等不同方面入手进行艺术创造。
  1 质感。大量的江西民居不仅就地选材,而且不加掩饰,尽可能发挥材料自身特性,表现其独特的质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印象。如上清用河滩卵石筑墙,极富于乡村野俚特色,星子县用易于解理的青石板盖瓦,贴饰墙面,很有浓郁的地方风格。
  在同一面墙上使用2-3种不同的砌筑材料,形成上下两段式或三段式的划分,以不同材料的质感对比来丰富墙面,是江西民居常用的艺术手段。棱角突出、表面粗糙、质感厚重又具有较好防水能力的石块、卵石一般用作勒脚,平整光洁的青砖或质感较轻的±砖、夯土用来砌筑靠上的墙体,这样在视觉上能够获得下重上轻的平衡感。
  
  2 色彩。对于外表比较毛糙的土墙,可以进―步的粉饰增加光洁度。赣南一带的土筑墙和土坯墙一般在筑成几年后,待墙体充分干缩再饰以白灰粉面。但也有很多在土坯上涂上一层细滑的泥浆,干脆表露出金黄的色彩,虽然过于简朴,但却也和乡村的田园环境显得协调。
  利用色彩的对比来打破墙面的单调沉闷是另一种方式。在青砖外涂白灰粉饰,获得上段洁净明快的白墙,白墙的墙头可以墨绘、彩画勾勒成一道收头的饰带,底层仍保留一段麻石、卵石或砖勒脚,三段相互映衬便可获得心旷神怡的效果。更多的江西民居保留大面积的清水砖墙,仅做一道黑白的墙头布画收头,灰黑瓦面是建筑的最低调,青砖灰色墙面是中间的色彩,墙头布画是跳眼的高调子,使整栋房屋的外观和谐、典雅而凝重。上饶、鹰潭一带的民居,自明代以来就有使用当地盛产的红石砌筑墙体的例子。红石墙自有独特的质感和艺术表现力,但一色使用红石砌筑的房屋,会有沉闷、积滞的感觉。波阳县油墩街计家村地区的住宅,留出红石的勒脚和框格后,在墙面其余地方粉饰白灰,这样的色彩对比反而相得益彰,别有一番情趣。
  3 纹样。砌块在砌筑过程中不同的摆放方式可以形成富有变化的纹式图案,这些图案能给墙体带来艺术活力。明清时期手工烧制的青砖,质量好、规格整齐。富裕人家还在重点处使用磨砖对缝的技巧,使墙体更显精致。砖墙砌筑的立面样式亦变化多端,通常一面墙的勒脚部位会采用较密实的砌筑方式,如实滚、编席式、花滚等;而上部大面积的区域则采取较省砖料的空斗墙,空斗墙依照其垂直垒砌方式可分为一眠一斗式、二眠一斗式、一眠三斗式等类型,依照其水平层的构造,又可分为实扁镶思、空斗镶思、大合欢、小合欢等类型。
  
  二、墙体造型
  
  在使用硬山顶的民居中,屋顶形式本身就比较生硬,因此外墙形式的变化成为丰富建筑造型的基本手法。按照形状差异,主要分为人字墙、鱼背墙、一字墙、垛子墙以及混合类型。
  1 人字墙:一般只用在山面,就是非常普通的三角形山尖,基本等于是前后屋檐坡度在山面的正投影,不作什么艺术处理。
  2 鱼背墙:一般只用在山面,它在人字山墙的基础上变化,将前后端头部分做成微微的曲线向上翘起,
   仿若鱼尾,因此当地人称之“鱼背墙”。有的鱼背墙上特意保留人字墙的痕迹,更突出鱼尾部分的活泼生动(图1a)。
  人字墙和鱼背墙没有高出建筑屋面,因此并不具备防火隔断的功能。江西的传统聚落建筑密度较大,建筑靠的很近,硬山顶建筑由于山面不出挑,更难控制距离间隔,有些集镇的沿街住宅山墙相连建造,火灾一旦发生就连片街坊受害,难以扑救。山墙因防火功能的要求而高出房架,使之在火灾时能有效隔断火路,防止火种蔓延,此类山墙称为“封火墙”。封火墙经过艺术化处理后,成为江西居民的一个很有鲜明个性的外观特征。封火墙主要有一字墙和垛子墙两种。
  3 一字墙:又称“印斗墙”,墙面为完整的矩形,上沿成一直线,可用在山面和檐面,当整鏖建筑四面都被其环绕包裹时,就如同一块方正的印章。一字墙虽然挡风防火的安全系数比垛子墙要大,但在形式上缺乏与坡顶的呼应,显得坚实和单调,而且墙体高度一致,所耗费的砖材量大。
  为了打破一字墙的单调,用于山面的一字墙有的会保留硬山人字的痕迹。丰城段潭湖茫李家就采用了这种做法,在墙面隐出硬山人字的形象,用白灰粉出博风板,用青瓦砌出瓦脊,并在末端饰以红石雕刻的花头。但比较特殊的是其两山面侧厢的“一字”山墙距离正屋正脊还有一段高差,这使得墙顶轮廓更为丰富了(图1b)。用在檐面的一字墙,则有通过设顺水口增加立面变化的(图1c)。
  垛子墙:即“马头墙”、“屏风墙”,可用在山面和檐面。
  山面的垛子墙顺应屋面坡度的升降形成阶梯状,每一级成为一个“垛子”,按照阶梯级数的多寡,分为:“七花(垛)墙”,又称“七山式”,即马头墙由中部最高处向两侧各跌落三次;“五花(垛)墙”,又称“五山式”,它向两侧各作两次跌落;“三花(垛)墙”,又称“三山式”,它只向两侧作一次跌落。由于前后坡长度不同,而形成前后垛数不一致的情况也有,此时使用的“垛子墙”就为偶数垛的“四垛墙”、“六垛墙”,至多为“八垛墙”。檐面使用垛子墙,多出现在三合天井单元的正面,与山墙中间高、两侧低的形态不同。通常是中间低,两侧高。因为两侧刚好是厢房的山面,墙体必须耸起将其包被住,而中间部分并不依靠任何建筑,只起围合天井的作用,可以相对低矮一些。
  有些地区产生了鱼背墙与垛子墙相结合的“鱼背式”垛子,即每级垛子上沿不再采用水平直线,而代之以一定曲度的弧线,这类垛子墙更加轻灵了。
  垛子墙不仅比一字墙省料,而且与两坡屋面相协调,并且可以产生千姿百态的变化,大大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尽管垛子墙都呈阶

梯式跌落,但由于其比例和尺度不同,给人印象或高耸轩昂、或轻盈活泼、或庄严凝重、或小巧玲珑。更由于建筑群体的精心组合,垛子墙在不同高度的穿插搭配,使整个街坊富有生气和变化万千。
  一字墙和垛子墙的构造非常简单,通常在两、三层顺砖或缦砖叠涩(又称飞砖)上复盖瓦檐作为收束就行了,但在有些地区砖叠涩被2-3层石插棋的连续出挑所替代,插拱又小又密,棋且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采用不同的出挑角度,在檐下形成极具韵律感的饰带(图3a)。垛子墙的槽角有高挑的起翘,各地区的变化特征就在这里。各地的翘角基本都是以小青瓦、雕砖、或者白灰加糯米浆用搭、砌、塑等手法做成,但精美者皆可成为一件雕塑作品(图2)。
  以赣东北地区为代表,在一字墙和垛子墙的檐下常画上极富于民间特色的黑白墙头布画,这是灰黑瓦檐与素净墙面的过渡装饰带,宛如一道花边锁在雅洁衣襟领口上。清水砖墙的马头墙墙头布画需要先用白灰粉出一道底边,然后用浓墨汁干画出假细砖缝和轮廓框线,粗线为老线,细线为子线,在转角和收头处再施以卷草或吉祥图案,使马头墙的轮廓清晰坚实,富于装饰情趣。山墙若是白灰粉面,那么墙头布画就用兰灰色刷出一道底边,然后用“剔底”(刮出白色)和墨线装饰纹样。
  即便不饰以纹样,只是或白或黑的一道边,也有简洁的装饰效果,江西大多数传统民居就是这样处理的。
  传统聚落的街巷都很紧凑、狭小。由于运用封火山墙,建筑之间防火安全距离就可以挤得很小,人们在这狭巷中穿梭,马头墙和屋顶下忽明忽暗的阴影在眼前逐渐展现,别有一番情趣、余韵无穷。
  5 混合形,多用于山墙。在安福、吉安一带建筑体形偏小,所以垛子的处理显得小巧别致、精心推敲、比例非常匀称。有些小型住宅基本作人字墙或鱼背墙处理,只是在檐角以一个单马头(垛子)作为收束,这不单是封挡出檐的需要,还是建筑艺术的处理,使建筑简而不陋(图3b)。
  与闽粤地区的五行山墙相比,江西民居的外墙造型更着力于从简单中求变化,以直线形态为主,辅以适度的曲线变形,多了几分庄重矜持和实用精神,少了几分华丽繁缛和哲理寓意,反映出江西文化更接近中原传统,富于理性、实用特色的风格。
  虽然种类不多,但通过马头墙、一字墙、鱼背墙等形式的变化和灵活搭配,江西传统聚落亦可拥有婀娜多姿的天际轮廓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3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