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六道湾 转过了几道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德珍

  曾经的六道湾是红山北面的一大片河湾,东至六道湾煤矿、南至今新民路口,西到河滩路、北至卡子湾。
  一炮成功
  “一炮成功”的山梁旧称“五道湾山梁”,那道山梁北面即称为“六道湾”。
  乌鲁木齐的城市雏形始于清代乾隆朝,城区依山而建,山洪冲刷形成大小宽窄不同的洼地,老百姓称之为“湾”。清朝屯垦以来就在这片洼地中种地,由屯城附近从南向北划了大大小小的十多个湾。
  “头道湾”就是今天的大湾乡;“二道湾”在今药王庙附近;“三道湾”在今幸福路附近;“四道湾”在迪化新城一带;五道湾”在北门今新疆军区联勤处一带:一炮成功的山梁历史上称为“五道湾山梁”,那道山梁北面即称为“六道湾”。此外,还有七道湾、八道湾和九道湾……
  六道湾 转了几道弯
  由于行政区划的不断变动,实际上今天的“湾”与真正地理意义上的“湾”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中,六道湾是红山北面的一大片河湾,东至六道湾煤矿、南至今新民路口,西到河滩路、北至卡子湾;面积大、人口多、过去为红光公社,也是市郊的蔬菜产地之一,还有全市开采量最大的煤矿。居住在六道湾的人以一条水渠为界分为两部分。这条水渠是从红山脚下从西向东流的,在水渠南面的为城市居民,水渠北边的为乌鲁木齐县的农村户口,渠南为山坡地、渠北为一大片平地,全是菜地。六道湾的地形特点是大小山包多,沟壑弯弯多,有个顺口溜这样说六道湾:山上石头滩,上下坡路弯。大路沿着山边转,房子修在山下面。很是形象。
  我上小学是在上世纪60年代,小时候就住在六道湾新民西街的中段山坡上。当时的六道湾,范围从红山到“一炮成功”所在地,这里山梁连成一片,山上光秃秃的,围绕着山边零星的土平房,此外什么都没有。那时候政府对于修建私房还没有太多限制,只要有劳力,找—块地方就地取材,找几个人打上“干打垒”墙,然后盖顶,用不了几天,就可修个简易住房。先来的人入住后,再把老家的亲戚朋友叫来,随后盖起的房子越来越多,人也浅浅地躲起来。为了养家糊口,居住在六道湾的居民各显其能,七十二行,干哪行的都有。老百姓流传这样的民谚,“一条水渠分两边,渠南渠北两重天,渠南多为买卖户,渠北百姓背朝天”,准确地说出了当时六道湾片区的生活状况。
  再说说住在六道湾的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多来自甘肃武威、酒泉、张掖、天水等地,也有少部分河北、天津人。甘肃移民多为新中国成立前逃荒而来,一路上走走停停,每到一处就打打零工,挣足了盘缠再往前走,由哈密至奇台,最后到达乌鲁木齐。
  而河北人多为挑着货担沿途买卖最终走到乌鲁木齐。他们一路饥寒交迫,吃了不少苦头,遭了不少的罪。这些来自各地的移民每家人都有一部艰辛的苦难家史。
  六道湾 四时都有应季游戏
  那时候六道湾一带的红白事我大都经历过,结婚娶媳妇都在自家设席宴请,亲朋好友都来帮忙,热热闹闹地共同把喜事办好。说起娶媳妇,那时男女比例不协调,总听长辈说娶媳妇很难,有些人家就派老人到老家给儿子讨个媳妇回来。六道湾这里更是如此。条件稍好点的人家娶媳妇时,还请些民间艺人唱小曲子助兴。而家中若有人亡故,依当时的习俗,汉族人家是会请道士上门诵经来给亡人超度,法事一做就是几天几夜。
  其时六道湾地多人少,可以活动的空间大,春天一到,有些老人就开始给孩子架秋千,架子搭得很高,绳子也很长,大人娃娃都爱玩。娃娃们都聚在一起,打“尜尜”、踢毽子、放风筝、砸陀子玩铜钱。
  到了夏天,人们都很忙,都为了养家糊口而忙碌。孩子们除了上学,还帮家中挑水、拾柴、干活。我小时也这样。放学后约几个小伙伴去水渠洗澡,那时的水渠水清见底,渠两边长着茂盛的树木和花草,有时还能看到小蛇在渠边草中窜来窜去。渠的北面是一片绿色的草滩,也是放牛放马的好地方。
  秋天到了。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放学后天天出去到菜园子捡农民收获后扔掉不能出售的蔬菜,在犁完的洋芋地里捡洋芋、在白菜地里捡拾白菜,碰到什么捡什么,每次出去都能捡许多能吃的菜带回家。有时也能背一捆柴火。
  那时冬天比现在冷。大雪降后,家家大人、小孩都上房扫雪,扫完屋顶再扫院子,旧雪刚扫完新雪又下了。孩子对下雪也很高兴,可以滑爬犁;到山坡上去把爬犁连在一起往下滑,爬犁翻了也没事,反复地上山下山,非常过瘾,不到天黑不回家。冬天吃水难,有时井中水少打不上来,只好把雪化成水。有时用爬犁到河坝去拉冰块化水吃。我们还用爬犁去六道湾煤矿拉煤,早晨起得很早,带上馍馍,天还未亮就出发。到了六道湾煤矿到处都能捡到掉下的小煤块,装满一麻袋就用爬犁往回拉,拉一段路休息一下,啃点冻馍馍再运。拉一次煤,用半天时间。那时的人们由于经济困难,再加上物资奇缺,反倒成就了我们这一代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467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