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遗产旅游与社区参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明明 Geoffrey wall

  [摘要]文章以慕田峪长城为案例,探讨了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当地社区的关系。自1988年开始发展旅游以来,慕田峪长城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长城旅游景区。慕田峪村紧邻旅游区,村民也广泛参与到景区旅游发展当中。通过2008年12月对慕田峪景区经营小商铺的村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文章评估了世界遗产地评定和旅游发展对当地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慕田峪村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当地遗产保护、旅游管理和社区参与的现状。研究表明,受访者高度认可了世界遗产地评定对旅游和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旅游对社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然而,社区居民也逐渐认识到旅游对环境的一些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和社区参与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世界遗产;社区;参与;旅游影响;长城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7—0019—09
  一、引言
  社区居民是遗产的主人,对遗产地资源和文化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是在遗产旅游发展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群体。尽管如此,社区的利益却常常在遗产旅游发展中被忽视。因此,社区参与在遗产旅游发展过程中是必要的。研究者应进一步关注遗产旅游对社区的影响,以及社区居民如何能够有效参与旅游发展并从中获益,尤其对于那些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矛盾更突出的世界遗产地。
  本研究以慕田峪长城为例,分析了遗产旅游与社区参与的关系,旨在理解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现状,并评估遗产旅游发展给社区带来的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持续发展、教育的普及以及旅游者对目的地自然文化价值的重视,遗产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休闲活动和学术研究领域,在国际范围内迅速发展。旅游的发展和遗产资源的保护既互相促进,也存在着矛盾。一方面,遗产资源的唯一性和稀缺性是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旅游吸引物和发展的基础,这使得遗产地旅游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尤其是在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世界遗产地;另一方面,遗产资源的保护对旅游发展的规模和方式有更严格的要求,过度旅游开发对遗产资源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遗产旅游发展的前提。随着遗产旅游的发展和旅游研究的加强,旅游学界普遍认识到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可以为遗产资源的保护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公众社会支持,并促进当地社区的整体发展,而有效的社区参与也能促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旅游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是遗产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世界遗产地集中体现了全人类自然和文化的价值,也成为国际上遗产旅游研究的重点。世界遗产地的评定不仅促进了遗产资源的保护,提升了人们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也提高了遗产地的知名度和旅游需求。因此,世界遗产地的评定被认为可以有效地提升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以及提供更有保证的旅游体验。从资金角度来看,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只对濒危世界遗产地提供资金支持,世界遗产地的评定确实有助于遗产地从政府或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一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对比研究发现,世界遗产地的评定还提升了遗产旅游相关的决策速度,并促进了各利益主体的交流合作。由于国际组织在遗产评定和保护过程中的介入,世界遗产地的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矛盾更为突出。一方面,地方视角和国际视角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往往不同;另一方面,世界遗产地的评定也必然会给遗产地带来一定的变化,比如更多游客和对遗产资源更大的需求。
  社区参与在遗产规划和管理中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尤其是在地方利益与国际利益并存的世界遗产地。社区居民是遗产旅游中涉及的主要利益主体之一,是遗产的主人和守护者。他们熟悉遗产地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特征,有能力为旅游发展提供支持,通常在旅游发展中扮演多种角色,是遗产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利益主体。尽管他们对遗产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相对于各级政府、政府相关部门、遗产保护机构、旅游业、景区在内的众多利益主体,社区居民通常处于弱势地位,在遗产旅游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很少享有真正的决策权。沃尔(wall)认为,社区居民欢迎旅游发展主要是希望得到更多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等经济利益。然而,旅游发展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比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由于缺乏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我国遗产地居民的旅游参与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或自发的无序状态。随着中国社会民主意识的提高,社区居民对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参与要求逐步增加,加强社区参与、保障社区利益的呼声也更高。
  通过社区参与,社区成员能及时了解旅游发展的进程,以及潜在的机会和影响,并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尽量减弱潜在的负面影响。同时,社区参与也能提高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满意度以及对游客的容忍度。社区居民的当地知识与经验和对旅游发展的了解能够帮助社区有效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社区增权。
  三、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中国近30年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为遗产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自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至2012年,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1处,包括29个文化遗产地、8个自然遗产地和4个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地,总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随着世界遗产地公众认知度的提高,世界遗产地的旅游需求也日益增加。旅游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得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国内遗产旅游研究也在近10年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吸引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参与。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遗产旅游的综述性研究,遗产和遗产旅游的概念和分类,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关系的讨论,以及中国遗产旅游发展主要问题:包括世界遗产地旅游市场分析、政策制定、政府职能分析、发展模式研究等。除了理论性研究外,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加,主要集中在几个知名的世界遗产地,包括敦煌、西递宏村、平遥古城、曲阜等。尽管国内遗产旅游研究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对社区参与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在中国社会经济背景下拓展并创新遗产旅游理论的实证研究。   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国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长城在1987年成为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遗产地之一。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区,距离北京市区约75千米。自1988年开始旅游发展,慕田峪长城已经成为北京最受欢迎的长城景点之一,游客数仅次于八达岭长城。慕田峪村毗邻长城景区,村民的生产生活与旅游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慕田峪长城成为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研究的理想研究点。
  知情者访谈和问卷调查是本项研究收集一手数据的主要研究方法。访谈在2008年12月针对慕田峪村的管理者进行,包括村长和村长助理。访谈主要了解当地遗产保护、旅游发展和社区参与的现状。针对景区小商铺经营者的问卷调查用于了解社区参与的形式和程度,以及被访者对世界遗产地评定和旅游发展的态度。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商铺类型和经营情况、对世界遗产地评定和旅游发展的态度、受访者人口经济特征3部分。在针对调研人群的预调查中发现被访者不能顺利回答5点李克特量表的问题,因此最终问卷改用3点李克特量表,以保证被访者能顺利完成调查问卷。同时,为提高受访率,问卷调查选择在旅游淡季2008年12月的工作日进行。经过3天的调研,一共收集到52份可用的调查问卷。
  四、慕田峪长城和慕田峪村
  慕田峪村坐落于慕田峪长城景区内,隶属北京市怀柔区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办事处。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字,慕田峪村有村民188户约510人,耕地面积8.53公顷。1980年之前,村民主要靠种植果树为生。1988年,慕田峪长城旅游的开展给慕田峪村带来了转变。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慕田峪村的经济也进一步发展。2006年慕田峪村人均总收入为14445元,在怀柔区名列前茅。
  根据对慕田峪村长的访谈,旅游业是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旅游收入占到全村总收入的86%。根据访谈结果和观察,慕田峪长城景区的社区参与有多种形式(表1)。村民最主要的社区参与方式是在景区经营小型店铺。由于景区占用了慕田峪村的部分土地,因此,景区规定只有慕田峪村民可以经营景区内的小型店铺并且免收租金。慕田峪村和长城景区通过景区的市场部共同对景区内的小型店铺进行管理。这些年来,景区小型店铺的数量依据景区的容量一直保持不变。由于店铺的位置对经营收益有比较大的影响,为保证经营机会的公平性,同类店铺的位置每天都会轮换,而且每年村里都会进行抽签确定店铺轮换的起始顺序。这种做法也得到了经营者的支持。由于慕田峪景区国际游客的增多,小型店铺经营者都掌握了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餐厅和家庭旅馆也是村民参与旅游的主要方式。尽管慕田峪村的家庭旅馆能容纳400人到500人住宿,由于游客大部分不在景区过夜,经营收入并不高。除此之外,约有100名村民自1988年景区成立后在景区管理局各部门工作,约占到景区员工总数的1/3@。
  慕田峪村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拥有22户来自12个国家的国际村民。被慕田峪村的优美环境和长城景区所吸引,国际村民通过长期租赁村民房屋(大部分是30年租期)的方式,在慕田峪村居住。这也成为一部分村民的收入来源。国际村民借鉴美国的经验和模式,在慕田峪村小学的旧址上投资成立了“小园”(the Schoolhouse at Mutianyu Great Wall),包括一家西餐厅和一个玻璃工坊,主要针对来慕田峪的国际游客。“小园”的成立也为村民自主创办的房屋维护和清洁公司带来了业务。通过国际村民的联系,慕田峪村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霄本村(Shelburne Falls)建立了国际姐妹村友好关系,互相交流在村镇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如人口流失、通过旅游复苏经济等。可见,国际村民的居住和对慕田峪村事务的参与给慕田峪村的村镇发展和旅游发展带来了独特的新思路和国际经验。
  五、研究结果分析
  根据实地观察,慕田峪长城景区小商铺的经营范围主要分为纪念品、食品饮料、当地特产、小吃、餐厅和家庭旅馆。纪念品销售是慕田峪长城小商铺的主要经营类型,占到旅游区小商铺总数的70%。经营食品饮料和当地特产的商铺各占10%。另外,景区还有少量的餐厅和小吃店铺。慕田峪村约有10余家家庭旅馆。收集到的52份合格问卷包括纪念品商铺30份、食品饮料商铺6份、当地特产商铺14份、小吃商铺2份、餐厅和家庭旅馆各3份。调研样本中的各类型小商铺比例与景区总体的各类型小商铺比例基本一致,因此,样本具有代表性。
  样本中小商铺经营者均为慕田峪村村民。如表2所示,女性(56%)略多于男性(44%),年龄以中年为主(35~54岁),大部分具有中学教育程度。其中,88%小商铺经营者在慕田峪村居住超过10年。
  通过卡方检验分析经营类型与受访者人口特征的关系(表3),发现不同类型小商铺的经营者在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方面有各自的特征,这也体现出商铺的经营类型对经营者有不同的要求。景区最多的纪念品商铺的经营者多数为具有初中学历(56%)的中年人(59%);当地特产则主要是由具有初高中学历的中年女性经营;而食品饮料商铺主要是由学历较低的年长者(55岁以上)经营。参与调查的餐厅和家庭旅馆经营者均为3位,绝大多数为具有高中学历的中年男性。景区小吃商铺只有3家,其中两家的经营者参与了调查,均为有初中学历的中年女性。
  问卷对受访者基本经营状况和满意度也进行了调查。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在景区经营小商铺提高了他们的收入(90%),并且他们对目前的经营状况感到满意(75%)。他们经营小商铺的初期投入主要是来自个人存款(86%),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资助。92%的受访者提到只有慕田峪村民可以在景区经营小商铺,并且免除了小商铺的租金,每年只收取几百元的管理费用于商铺的基本维护,这保证了小商铺经营者可以获得绝大部分的经营收入。根据经营类型、个人经营状况和季节的不同,受访者的月收入在人民币500元到3000元不等。其中,食品饮料商铺的收入偏低,并受到旅游季节性的更大影响。纪念品商铺因数量最多,内部竞争也更强,收入差距也较大。小吃和当地特产商铺的收入水平居中,但比较稳定。然而,只有2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听说过景区规划,这也说明了景区规划并没有有效地传达给小商铺经营者。   如表4所示,慕田峪景区小商铺经营者对世界遗产地评定持积极的态度。大部分受访者认识到世界遗产的评定推动了旅游的发展(85%),促进了长城的保护(85%),并且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85%)。尤其在提高景区国际知名度(94%)和吸引更多游客方面(94%)的认同度更高。
  受访者对于景区旅游发展的总体评价也较高(表4)。大部分受访者(71%)对目前旅游发展状况感到满意,认为旅游发展给社区带来的好处更多(81%),并支持当地政府继续发展旅游业(94%)。79%的受访者认为当地政府应加强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各方面影响的关注。
  另外,问卷调查从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3个方面对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表5)。受访者在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方面观点基本一致,而在环境影响评估中发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经济影响方面(表5),大部分受访者认同景区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85%),提升了当地的服务水平(86%),也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83%)和个人收入(81%),从而使当地居民受益(81%)。81%的受访者认可了旅游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受访者对旅游发展与就业机会和当地物价的关系持不同的观点。
  通过卡方检验发现,经营类型是影响受访者对旅游与就业机会关系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df=8;p=0.002;5%的显著性)。67%食品和饮料经营者不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而大部分经营小吃(100%)、当地特产(86%)、餐厅和家庭旅馆(67%)的受访者认同这个观点。纪念品经营者则持不同观点(44%赞同,44%中立,11%反对)。
  通过卡方检验发现,年龄是影响受访者对旅游与当地物价关系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df=4;p=O,002;5%的显著性)。93%的年长者(55岁及以上)认为旅游确实造成了当地价格的上涨。相比,中年人(35~54岁)赞同与反对几乎各占一半;而青年人(18~34岁)认为旅游造成当地价格上涨的比例更低(赞同33%,反对50%)。结果显示,年龄与对价格增长的认知成反比,这也许是由于年长者更关注当地物价,对物价更敏感,或者有更长的时间去观察物价的变化。
  如表5所示,问卷调查从6个方面评估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绝大多数受访者同意旅游发展对提升居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85%)和长城文化理解(92%)的积极作用。同时,90%的受访者认为旅游发展让当地居民认识到家乡的特色和吸引力,有助于建设和谐友好的社区环境(81%),从而吸引居民留在家乡工作生活(71%)。在旅游是否能丰富居民文化娱乐生活方面,受访者给出了不同的观点。通过卡方检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受访者观点的因素(df=8;p:0.002;5%的显著性)。其中,3/4具有小学学历的受访者赞同此说法,仅有46%的具有高中学历的受访者同意此说法,这可能由于较高学历的受访者对文化娱乐生活有较高的期望。
  在旅游环境影响方面,85%受访者认同旅游发展在促进长城保护和美化社区建筑方面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受访者对其他环境影响指标表现出了较多不同的观点(表5)。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经营类型对受访者观点的影响,发现经营类型是影响受访者观点的主要影响因素(df=8;5%的显著性),包括美化社区环境(p=0.004)、造成交通拥堵(p=0.001)和带来更多噪声(p=0.042)。
  在小商铺经营者中,当地特产经营者(79%)、餐厅和家庭旅馆经营者(67%)显示出对旅游美化环境较高的赞同感。而67%的食品饮料经营者和全部两位小吃经营者都不同意此说法。纪念品经营者则表现出对此说法的不同观点(26%赞同,41%中立,33%反对)。对于旅游是否造成交通拥堵的说法,只有小吃经营者赞同此说法。而全部食品饮料经营者,86%的当地特产经营者和67%的餐厅和家庭旅馆经营者反对此观点。纪念品经营者则再次表现出对此说法的不同观点(37%赞同,33%反对)。另外,除了纪念品经营者仍表现出不同观点(44%赞同,37%反对),大部分受访者否认旅游破坏了社区的宁静氛围。
  研究发现,小商铺的经营类型直接影响到经营收入和竞争程度,因此影响到经营者对环境影响的耐受程度。另外,由于竞争压力较大,导致不同经营者间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纪念品经营者之间对旅游环境影响的观点也存在较大分歧。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遗产旅游对慕田峪村的负面影响不大,大部分村民对景区旅游发展持支持和积极的态度。然而,由于慕田峪村紧邻长城旅游区,并且和长城景区共用一条道路,景区旅游活动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问卷调查显示,负面的影响已经开始出现,并被部分村民注意到。慕田峪长城旅游景区面积相对较小,旅游发展的空间也有限。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对社区的影响也会逐步加强。因此,在增强社区收益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潜在的旅游负面影响的评估和控制。
  六、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北京慕田峪长城景区的社区居民对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态度,探讨了社区参与方式和程度,旅游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以及居民旅游收益的状况。研究发现,慕田峪村对长城旅游有很强的经济依赖性。尽管村民并没有参与到遗产旅游的决策过程中,对景区规划的内容了解程度也不高,但村民仍然主动而广泛地参与了当地旅游活动,并从中获益。而当地政府和景区管理机构对这种自发的社区参与给予了政策和管理上的直接支持,从而促进了社区参与,保证了社区受益。另外,慕田峪村的国际村民在村镇建设和景区旅游发展中的积极参与,也体现了世界遗产地的国际性和地方性的有机结合。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高度认可了世界遗产地的评定和旅游发展对当地发展的促进。遗产旅游带来的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也被社区居民所认可。然而,居民对遗产旅游环境影响的观点存在差异,这也表明了负面的环境影响已经有所显现,并逐渐被社区居民所认识。研究结果也显示出,居民通过旅游参与获得经济收益的程度影响到居民对旅游各方面影响的评价,尤其表现在对环境影响的耐受程度上。
  对慕田峪长城的案例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世界遗产地遗产保护、旅游发展和社区参与互动关系的理解。研究结果加强了对遗产旅游社区参与的重视,并有助于促进世界遗产地社区参与政策和机制的建立。尽管不同遗产地的资源特征存在差异,本研究的结果、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也可以为其他遗产地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责任编辑:翟佳羽;责任校对:宋志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4732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