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和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民族声乐、美声唱法的历史发展以及美声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基于文化内涵、传统审美、技巧运用以及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来整体比较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两种唱法有着许多不同点,也有许多共通的地方。我们在继承本土艺术的的同时,也要不断注意吸收国外优秀的唱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性的提高。
  关键词:民族声乐 美声唱法 比较
  一、我国民族声乐分析
  民族声乐这一说法其实是音乐发展到现代才逐渐提出的,民族声乐是基于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基础上,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发展而动态变化的一种唱法形式,民族声乐集合了我国多种唱法表现形式的优点。民族声乐真正形成一定形式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就是秧歌剧的产生,秧歌剧从唱法类型上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我国民族声乐的雏形。而我国民族声乐真正的开始是从《白毛女》这部歌剧开始的,《白毛女》歌剧的巨大成功标志着我国民族声乐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后续三十年间又接连创作了多部能够代表我国民族声乐的作品,大量的民歌和大型的歌剧陆续展现在观众面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能够表达出当代人们美好生活以及新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音乐风格的作品在我国音乐舞台上大放异彩。其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民族声乐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在艺术世界中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与西方唱法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流派。
  直到后期,音乐教育界开始对民族声乐唱法进行关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并逐渐成立了民间演唱组织、民间歌剧班,很多高校也开始设置民族声乐唱法专业,民族声乐进入我国教育事业正式标志着其开始走上真正独立的艺术发展道路。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与演唱风格也随着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逐渐开始深入,新的教学理论和唱法层出不穷。到了二十世纪末,我国民族声乐已经成为音乐艺术大花园中一朵亮丽的花朵。民族声乐顾名思义,离不开全国各族人们的共同呵护和完善,民族声乐表现的是各民族的美好生活,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音乐学院都已经先后建立了民族声乐唱法的专业,各高校都配有独特的教研室,我国民族声乐在教育教学以及实际应用中,有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二、美声唱法分析
  (一)美声唱法发展历史
  美声唱法是从西欧古典唱法的传统唱法衍生而来,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美声唱法的兴起。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西方音乐形式是基于教堂音乐之上建立起来的,各种唱法虽然表面上有所不同,但实质都与宗教音乐密切相关,男女唱法没有明显的区别,只是声调不同。西方的歌剧最初是由阉人来唱女声,而女中音则扮演男生的角色。后期随着歌剧的逐步发展,迫于剧情的需要,比如情感表达比较激烈的阶段,阉人的唱法满足不了剧情的需要,歌唱家们为了能够表达出剧情中完整的感情,因此发明了美声唱法,后来美声唱法才逐渐在歌剧中使用,发展至今。
  (二)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自不同民族出现起,民族声乐唱法也就相应产生了。我国民族声乐唱法之所以流传至今依然很完整,就是因为有着无数喜欢中国民族声乐唱法并且能够欣赏民族声乐唱法美的人们,通过不断的模仿歌唱,然后根据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不断进行二度创作,从而使得我国民族声乐不断壮大。我国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五千年中民族声乐唱法通过人们不断的学习以及重新演绎发展成现在如此繁荣多彩,我国民族声乐唱法中单单就表演与演唱合为一体的表现形式就有将近四百多种,并且每种表演形式及唱法的差异性很大,各自的特点彰显得淋漓尽致。
  在我国民族声乐逐步发展的时候,一些赴国外留学的学生以及歌唱者将美声唱法带入了我国,并且也有部分外国音乐家和音乐工作者随着这些留学生和音乐爱好者来到我国。到了二十个世纪五十年代,保加利亚的唱法教授契尔金来到我国,举办了两次关于美声的音乐讲座,并进行了一次演示教学。然后就是意大利的唱法教授伊丽丝来到我国重点强调关闭的唱法,伊丽丝来我国进行开关闭的唱法讲解对我国民唱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男高音的日常歌唱训练方面,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我国进行美声唱法的教学和宣传,开始掀起一股美声唱法的学习热潮,许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以及音乐教材都逐渐传入我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深入,与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到后来美声唱法的已经由单纯的技能教学变为机能训练,学生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美声,并且这种机能训练对于开阔学生的音域有着更明显的训练效果。八十年代贝吉来我国交流美声唱法,他对待音乐的认真态度对我国音乐爱好者起到了极大的引导作用,在我国音乐工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美声训练体系的特点
  发声在美声唱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注重发声的科学性,并形成了完善的一套发声训练体系。美声唱法追求声音的效果,讲究声音的纯正、声部的划分、声音的连贯性、声区的统一、面罩的共鸣以及良好的呼吸支持等。为了能够调动所有的共鸣腔体、具有完美的连音等声音控制能力,美声创立了一整套发声训练体系,因其具有科学性、发声优美、表现力丰富,而受到了人们的认可,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美声训练体系的科学性。
  1.不管是什么样的声乐唱法,都是通过人的声音去演绎,因此对人体发声的生理机制必须首先进行了解,只有了解了人体发声生理机制的规律才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美声唱法的训练体系,就是在对人体发声生理机制具有详尽的了解之后,创立的符合人体生理构造的训练方式。能够完美地解决美声歌唱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得每一个歌者都能通过训练达到完美的声音控制。
  2.美声唱法通过训练之后,优秀的歌唱家往往都能够达到三个八度的音域,不仅仅是音域宽广,其发声的声区统一、声音的连贯性和腔体的共鸣都十分良好,尤其是完美地统一了声区。此外,在声音发声清晰之外,美声的发音都达到了连贯的效果,而正是美声唱法的训练体系,使得人们对声音的控制进行提高,避免了声音忽强忽弱、强度不一的情况出现。   3.美声的训练体系使得人能够随心地控制人体这一个最复杂的乐器进行发声,并很好地控制发声器官的合作,充分利用了共鸣的效果,运用了多种多样的高难度技巧。并且通过复杂的技巧,将思想与丰富的情感相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美声唱法对艺术的表现能力,丰富了美声的内在情感。
  4.除了在发声、演唱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训练之外,美声演唱体系对声乐的技术规格进行了制定。比如,演唱一般不能使用诸如麦克风之类的扩音手段,追求的是歌者在舞台演唱,即使是最后一排的听众,也能够清晰地欣赏演唱者的优美歌声。同时要求歌者具有熟练的歌唱技巧之外,也要对歌曲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从而将音乐的形象进行生动的塑造,追求极致的感染力和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比较
  (一)共鸣腔的运用分析
  在美声唱法中,将共鸣腔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共鸣腔主要是指口、咽以及鼻腔等部分,下共鸣腔主要是指胸腔,在美声唱法中用的都是全共鸣,所谓的全共鸣就是将歌唱能够用到的所有共鸣腔体都利用到,而我国民族声乐在演唱时只是利用了部分共鸣腔,这是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比较不同的一个地方。美声唱法更注重于混合声区以及混合共鸣,包括声音的真假都是与共鸣同时出现。
  (二)唱法的训练分析
  我国民族声乐与美声的最大区别体现在唱法的不同,美声唱法可以概括为混合声区唱法,而民族声乐则是真假声转换,尤其是对于男歌唱家,女歌唱家在演唱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美声唱法从声音的角度来说,也有真假声的转换,不过美声中的真假声是按照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使用。如果要细分美声与民族两种唱法的具体区别就要按照各自演唱者的先天条件和真假声的运用比例来比较,根据作品的需要真声与假声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比如我国早期的民族声乐作品,用真声的比例要多一些,但是音域并不如现在宽广,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声音的张力与持久力,到了后期假声的运用逐渐多了起来。总而言之无论是美声还是民族声乐,只要按照各自唱法的需要和听众的需要来进行真假声比例的安排,才能充分发挥出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特点。
  (三)气息的运用分析
  无论是何种唱法,优美动听的歌声必须有正确且稳定的气息来支持,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也是如此。人们印象中的民族声乐都是边唱边跳,因此对于演唱者的气息要求比较高,有句话叫做善歌者必须调其气,我国民间都习惯说丹田之气,将丹田按照位置由上到下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的位置在眉宇之间,上丹田气也就是美声唱法所提到的头声共鸣,中丹田是我国唱法练习者常说的气,胸以下肚脐之上的位置,也就是美声唱法中所提到的横膈膜处,下丹田则是美声唱法中所提到的小腹收缩处。虽然两种唱法在气息部分的划分有着相同的标准,但是又有着不同之处。我国民族声乐在用气上要尽量保持一条线,也就是说从下到上的发声都要保证比较集中,这样出来的声音才会比较自然和透亮。而美声唱法则强调的是将气吸到肺的底部,在吸气的过程中肺的下部进行扩张运动,因为声门发声的音量可大可小,胸腔共鸣的作用就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这样发出的声音就比较洪亮,音色浑厚,这就是在气息方面我国民族声乐与美声的唱法最大区别。
  (四)喉咙与喉头的运用分析
  美声唱法中都是以腔带字,以腔传情,认为能够产生丰富的混声共鸣和头腔共鸣为最美的声音,对喉咙的利用通过夸张似的张开,将声音从喉头传至咽腔、鼻腔等,创造一个顺畅的发声管道,而我国民族声乐则认为喉咙的利用要根据作品的不同而设定,换句话说就是我国民族声乐更加注重对作品的诠释,唱法是基于作品表达的基础上的,在演唱的过程中喉咙要打开,但不要太大,喉头的位置要保持稳定,但是不要太低,而美声的唱法中则认为喉头一定要尽量往下,这样喉咙才能完全打开,发出的声音才会比较饱满。美声与民族声乐虽然在是使用喉咙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样显然会造成歌唱的音色风格不同,但是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声乐都是基于作品的表达需求之上,来调节喉头以及喉咙的利用,每种演唱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做着一定的灵活变动,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对于任何一种演唱方式来说,作品往往都是第一位的,演唱者要认真分析作品的潜在内涵,在于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演唱技巧,进而完成完美的表演,实现对作品内涵的完整诠释,优秀的演唱家不仅能够诠释出作品本来的内涵,还能利用自身的艺术修养,来进一步挖掘作品潜在的内涵。
  (五)咬字吐字方式的分析
  中国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语言的韵律比较受到注重,咬字的喷口很有讲究,字头主要靠字颈发声,然后将字腹部分进行延长,最后在字尾部分进行收声完成整个发声过程,多样化的咬字吐字方法使得汉语的发声极具韵味。区别于美声唱法的训练模式,我国的传统唱法的训练模式也有自己独立的体系。美声唱法训练首先以声音的训练着手,而喊嗓、念白、调桑等几种训练方式是传统唱法的基本功。同时,民族传统声乐发声,追求在咬字、吐字准确清楚的同时,讲究声音的圆润,但是圆润的前提必须是吐字清晰,否则在这个基础上去谈声音的圆润就毫无根基了。另外,传统唱法的咬字具有几项咬字原则:横咬字、宽咬字、前咬字等,这就与美声唱法的咬字原则区别较大了,如:竖咬字、窄咬字、后咬字,可以看出,传统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咬字上相去甚远,甚至是相反的发展方向。其中,传统的民族唱法,以“用字带情,以字传声”为精髓,注重咬文嚼字,“字领腔行,腔随字走”概括了我国传统唱法嗓音联系的规律。
  在谈到美声唱法的特点时,不得不提及美声唱法的语言基础――意大利语。与汉语相比,意大利语的发音速度和音节都比汉语要来的简洁明快。与传统声乐一样,美声唱法同样讲究字的发音的准确性,但是不同的是,美声唱法同传统声乐唱法在字的重要程度和技术程度上有所区别。美声唱法注重艺术的规格,以及声音的共鸣,追求旋律的优美、连贯、酣畅淋漓,相对而言字歌词的押韵和节奏并不能限制美声唱法的发挥。取而代之的是,美声唱法追求声音的重要性多过了对字的重要性,讲究以声音传达感情,咬字的重要性次于声音的发声,咬字要服从于声音的感情表达。这样,与传统声乐唱法训练相比,美声唱法的训练特点就十分明显了,那就是先练习行腔,在练习咬字,咬字是为了行腔而服务,行腔是艺术规格的保证。综上所述,两种唱法无论是在风格、艺术追求还是在声音发声训练程序上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主要集中在共鸣的程度、夸张的风格、腔体的运用、字的咬字以及声与字的重要性上,最终造成的声乐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六)表现情感方式的分析
  传统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对情感的表现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形成不同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语言基础和民族历史等。环境的差异对人的性格具有不同的塑造,比如生活在西伯利亚高原的俄罗斯人性格豪放;生活在浪漫国度的法国人,则是具有浪漫优雅的性格。而语言的不同更是对情感变现方式具有深刻影响,因其发音方式、共鸣位置等区别,使得有些地区的人选择用歌曲表演方式进行表现,有的则选择了用声音的感染力来表现情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关于民族声乐的唱法研究,以及国内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两种思想,其中一条是指基于传统唱法艺术之上,通过不断学习西方唱法的优点,结合本土音乐的特点,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和技巧。再者就是基于西方唱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优秀的作品来进行演唱,体现出民族独特的艺术性。纵观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这两种对待民族声乐的观点从一开始就是并存的,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相互补充和完善。在我国民族声乐真正走向教育领域后,对于西方国家演唱方式的吸取和学习更是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坚持我国本民族的演唱方式是基础,我们只是在现有唱法的基础上,围绕着民族特点,不断的补充新的唱法和理念,不断丰富民族声乐的内涵,这既是对民族声乐的传承,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代会赋予民族声乐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要完整地继承民族声乐的精髓,继续学习西方国家唱法文化的长处,基于传承我国传统唱法文化的思想上,进一步促进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关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中国音乐,1998,(01).
  [2]沈湘.沈湘唱法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张晓农.人文传统背景与中西唱法文化差异之比较[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0,(01).
  [4]张晓农.人文传统背景与中西唱法文化差异之比较[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0,(01).
  [5]黄友葵.黄友葵唱法教学艺术[M].北京:华东出版社, 2003.
  [6]沈湘.沈湘唱法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7]沈湘.沈湘唱法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8]肖黎声.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歌唱训练之我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02).
  [9]黄友葵.黄友葵唱法教学艺术[M].北京:华东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6033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