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承前启后 融古开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仙焰

  黄仙焰,男,1983年出生,汉族,福建莆田人,初中毕业,工艺美术员,中级技师,1999年进入莆田市腾晖工艺厂参加工作至今,师从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从事木雕技艺十多年,热爱工艺美术事业,工作勤奋刻苦,积极向上,责任心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在大师言传身教的悉心指导下,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在实践中累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技术全面,设计创作题材涵盖人物、花鸟、走兽、山水等,技艺日臻精细,在精熟传统的浮雕、透雕、微雕,镂空雕等木雕技艺的基础上,创作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把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创作中,注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屡有创新。
  2012年第四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在莆田举行,我有幸作为主雕手,跟随师父――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郑春辉参加比赛。比赛规则规定作品必须在十天内现场完成。我们构思了整件作品的创意:榕树、廊桥、水车、远山、牛。榕树枝繁叶茂、老根纵横、廊桥横跨溪面,水车潺潺诉说着岁月的蹉跎,远山隐隐、晨雾飘渺,整件作品采用镂空雕的技法演绎;其中的廊桥水车特别采用通体镂空雕的技法完成,时间紧难度大,整个参赛团队“三位一体”,既大胆又严谨,齐心协力,终于在十天时间内宣告顺利完成:整件作品呈现出朴实亲切的田园风光,雕工精致,层次分明,意境幽远,荣获团体金奖,为莆田木雕争得了荣誉,我也更坚定了跟随师父郑春辉持续探索木雕山水的雕刻方法的决心与信心。
  与中国山水画相比,因为中国木雕艺术一直以来都是附属、服务于建筑装饰、实用功能,囿于诸多题材与技法局限。中国木雕历史上,以山水为题材独立存在且具独立审美价值的作品极少见。把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和中国古诗词所创造的意蕴与形体与纹理丰富多彩的木材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这是我正在探索和践行的题目。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向以人物、佛像雕刻闻名于世,一直以来,莆田木雕的传承者多以学习人物雕刻为主,而在木雕作品中,人物的背景山水都较简单。郑春辉大师独辟蹊径,带领我们探索创作山水木雕作品;多年来我在师父指点下,在独立创作中也累积了较多的雕刻经验,尤其在技法上不断创新,创出了自己独特的平、透雕融汇贯通的技法。
  对形体的把握,创作者要高度珍惜造化赋予的千姿百态的材料,“过百木即不遇,相千根偶一得”。形体丰富的材料得之不易,我们先翻来覆去端详,一旦寻找到合适的角度时,脑际灵机一动,心仪的画面便神遇而现:远山、近水、高松、岩石、流瀑会在充满天然的材质中隐若出现,这时迅速勾勒、打出粗坯,使其成型。
  师法天然,高度利用材料中木节、木疤、木瘤等,依型象物进行创作,这些在常人眼里觉着“丑”的物体,在创作者眼里却 “美”妙之至,极其难得,可利用它们雕成天然岩石、岩洞,又可借鉴山水画技法中的皴法,构成远山、悬崖、流云等。例如作品《溪山访贤》就是以木质本身的结疤和瘤构成连绵的群山,既使作品有古画的韵味,又保留了材料的天然趣味,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我在很多山水木雕作品中采用了大量保留木料本身形状的创作方法,在创作中可以归纳为两个字“取舍”。取即留,舍即去,取舍之间有诗性的判断,有理性的感悟,有物我神遇的惊喜,总会给人一个无形而又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智慧与感悟的体现。老子哲学所谓“知其白,守其黑”,就是这种艺术创作追求的境界。“有无相生”是整件作品的“活眼”。清代画家笪重光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此语对我甚有启迪。应用到木雕上时,我在构思动刀之际,便会留意对木料后面那个空间的塑造。
  很多木料的形体就像天然的山水画,它们身上凹凸的块面,起伏的轮廓,丰富的脉络构成山水画创作的绝佳载体。由于一些沉香木的形体较小,所以在创作过程中,除了采用镂空雕、透雕等技法外,有的按照比例还需用微雕和莆田传统的雕刻技法――精微透雕来完成。比如作品《白云深处有人家》,即采用大面积的留白,利用留白部分的天然形状雕成流云,再根据比例刻画出村舍、树木等。
  镂空雕和莆田的精微透雕在我们的创作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们也在传统的镂空技法上不断探索改进,在参与大型木雕――创吉尼斯世界记录作品《清明上河图》中,我采用了镂空雕、透雕、精微透雕等技法,把宋代张择端平面的《清明上河图》变成立体的木雕作品,使人可以多角度来观赏和领略宋都的风土风情。这种技法既用于大型木雕的镂空创作,也在小空间中展现。我在参与作品《姑苏繁华图》的创作中,在长4.2m,直径22cm的沉香木上雕刻了古代苏州的繁华景象。其中,船上细如发丝的桅杆和竹篙均通过镂空雕创作完成。
  事实说明,只有敢于在创作当中不断挑战自我,又善于探索木雕新的雕刻技法,才能在攀登艺术高峰的征程中不断有所进取。我愿始终虔诚地继承传统、不懈开拓创新,为中国木雕艺术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才华并与时俱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6702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