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成本的控制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培甫

  摘要:目前,高校收费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普通高职院校的收费一般是参照高校的标准,但高职教育又明显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质量成本的构成和高职教育成本的特点,提出了在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教育质量成本的具体措施,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成本管理走向科学化、实证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育质量成本;高职院校;控制;途径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是政府部门、学校管理者、学生和家长以及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成本的内涵已成为一个复杂的话题,关系到政府部门制订学费标准,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办学效益的测算等。笔者从高职院校近几年办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会计学成本核算的角度,分析目前教育成本的核算,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提出控制成本的具体方法。
  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成本的构成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成本是高校教育成本的下位概念,是指在保证培养质量的条件下,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费用,即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而耗费的教育资源价值。研究其具体构成,目的是提供准确的便于教育成本分析和控制的信息,以便实施教育成本的核算,从而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效率和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1.人员工资
  指学校支付给教师和为教学服务的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院内津贴、补助工资、各种补贴、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
  2.行政事业费
  学校用于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日常支出。包括办公差旅费、邮电网络通讯费、水电费、绿化卫生费、会议接待费、车辆使用及维修费。
  3.教学业务费
  学校为完成教学任务所支出的费用。包括教师课时津贴、学生实习、实验费用、专业开发、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招生及学生就业等费用。
  4.维修费
  学校教学用房、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维修费用。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费用应计入学年教学成本;对大修费用,应按间隔年限分期摊销。
  5.折旧费
  学校教学用固定资产耗费的价值,是教育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教育的固定资产和设备主要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以及附属设施、一般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器材、为教学购买的土地使用或其它长期资产等。
  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成本的特点
  1.教育质量成本的补偿方式有直接性和间接性
  物质生产部门的成本是通过直接出售产品而获得补偿的,但学校的教育成本不能完全在教育过程中得到直接补偿。近年来,全国高校实行招生并轨后,部分教育成本可在招生学生的学费中得到补偿,大部分教育质量成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等到补偿。高职院校大部分教育经费来自国家的教育拨款,但高技能型人才投入用人单位所创造的价值大大超过其教育成本的价值,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2.教育成本投入具有长效性
  物质生产部门成本的载体是产品,而教育成本的载体不能狭义理解为学生,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是教育服务,教育服务体现在服务质量,学生或毕业生并非纯学校的产品,而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产品。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价值准则、人生观等都是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天赋和努力的结果。
  3.高职教育成本呈递增性
  物质生产领域,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在逐步递减。而在高职教育领域,教育成本却在不断上升,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的重要阵地,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配置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特别是近几年,高职教育成本呈递增趋势更加明显,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声望最大化和成本最大化,其中许多学生及家长、社会专家等以学校的成本投入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表面指标,过分注重外在形象,造成高职院校之间比拼设备、建筑物等其它硬件,从而忽视了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加重了学生的教育负担。
  4.高职教育成本结构的复杂性
  总体而言,高职教育成本中共性费用支出多,直接费用相对较少。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大部分费用支出涉及到多个成本对象,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后才可计入成本。教育成本中人员费用占较大比重,反映了教学双方都要付出劳动和劳动耗费的特性。
  5.高职教育成本中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物质生产部门以追求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为主,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高职教育不仅追求教育成本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接受教育者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能在社会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和获得更好的劳动报酬,同时,广大社会成员素质提高,从而形成整个社会成员劳动技能的提高和文化素质的优化,有助于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这种全社会共享的教育成果,称为社会溢出效益。
  三、控制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成本的途径
  1.剔除与高职教育无关的费用项目
  目前,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化功能愈来愈强,对外经营性的资产也不断增加,在教育质量成本计算方面,应剔除与教育质量成本无关的所有费用项目。(1)经营性用房和出租房;(2)校办产业的支出;(3)离退休人员的经费支出;(4)校外经费资助的科研项目支出;(5)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及困难学生的补助金支出;(6)其它附属机构的经费支出。
  2.加强财务管理刚性预算,控制经费非预算支出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核心是预算精确,加强过程控制和管理。以学生教学计划为核算依据,确定本年度教学支出。同时,在经费使用过程中,要有动态反映实际经费支出情况变化图线,提前预警,随时告知各部门经费已使用和待使用数目。突发性和不可预知的经费支出加强审批权限。对直接用于教学开支的经费控制到位,做到全员质量成本意识。   3.教学仪器、设备、工具等投入必须进行时效性和利用率测算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有主体专业和辅助专业,因此,教学设备的投入要有主次之分。学校要有制度对投入值在某一范围的可行性和利用率论证,根据目前学生的人数和今后几年的发展,以及学生实训时间,确定投入的台套数。对于高精尖设备的利用,可考虑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教学条件共享。据了解,有些学校的设备或仪器,从购入到报废,只偶尔使用或从没有使用,从而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和闲置。其次是验证性设备和仪器的投入要慎重,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让学生成为某一行业的技能高手,并非从事研究性的开发工作,所以,设备等投入应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彻底改变华而不实的参观性做法。
  4.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进行系、部教学成本核算
  系、部是直接教学单元,所有的教学活动是以系、部为单位开展,因此,加强系部的教学成本核算是提高办学效益、降低办学成本的关键。(1)系部教职工人数与学生人数匹配,避免富余人员和闲置人员,从而减少人员费用支出;(2)优化教师结构,做到一专多能,应做到主体专业教师相对稳定,辅助专业教师以骨干为主体,外聘教师为补充。招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比较,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同时,某一专业学生人数的增长,应与学院总体学生人数增长一致;(3)教学计划的制订要确保相对稳定,尽量做到不变更或少变更。教学计划是学生培养的总体方案,是实施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进行教学成本核算的依据,一经确定,必须有其严肃性,如果随意变动不但增加教学成本,而且难以保证教学质量。(4)每期进行一次实验实训成本统计,因为实训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设备、工具、材料等投入加大了教学成本。
  总之,为控制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成本,学院要从行政公共成本和教学效益成本等多方面着手,在全院教职工中树立质量成本意识,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资源,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的社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0.
  [2] 马佩华.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认识与探讨[J].河北经
  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3).
  收稿日期:2014-12-22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行业型职教集团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研究资助”(DJA120299);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交通运输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途径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培甫(1964-),男,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6747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