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常州出土良渚文化玉器赏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常州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较为丰富,目前探明的主要有寺墩遗址、姬山遗址、象墩遗址、城海墩遗址和青墩遗址,当前工作做得比较完备的主要是寺墩遗址,其他遗址大多只是经过了考古调查,尚未进行正式的发掘。1978年和1979年,南京博物院对寺墩遗址进行了两次试掘,发现了M1、M2两座墓葬,其中M1为良渚文化墓葬,出土了一批良渚文化玉器。1982年南京博物院又对寺墩遗址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正式发掘,发现了M3、M4两座随葬品极为丰富的墓葬。为了进一步了解寺墩遗址的全貌,1993年底至1994年初、1994年底至1995年初,南京博物院联合当时的常州市博物馆、武进市博物馆组成了江苏省寺墩考古队,对寺墩遗址又进行了第四、第五次发掘,发现了西距M3仅3米的M5。以上数次对寺墩遗址的发掘成果斐然,出土了大量珍贵的玉石器等。”
  寺墩良渚文化玉器主要出土于Ml、M3、M4和M5四座墓葬内,其中以M3出土玉器最为丰富。M3无墓坑,无葬具,系掩土埋葬。该墓随葬陶制生活用具、玉石制生产工具、玉制装饰品和玉制礼器璧琮等,共一百多件。玉石生产工具大多置放头右侧和左臂旁,玉制装饰品置于胸部.部分放于头部位置。M3最大的特色是随葬玉礼器57件,其中玉璧24件,制作最精美的置于腹部和胸部,其余放置于头前脚后;玉琮33件,一件镯式玉琮置于头部右上方,一件方柱体玉琮置于头部正前方,四件方柱体玉琮置于脚后,其余都围绕入骨架四周。
  寺墩遗址以制作高超的玉器闻名,寺墩出土的玉器大多是透闪石,其次是阳起石,都是软玉。寺墩先民已经掌握了琢玉的制玉技术,依靠一种坚硬的矿石细砂和水作为介质,琢磨玉料使之成形,坚硬的矿石细砂称为解玉砂。寺墩遗址也出现了类似水作凳的简单琢玉机,在当时已经有圆片形的轮锯,古时称沙碾,现在称圆铊,可能主要是含石英粒的类似砺石一类的平圆盘。通过这些技术,寺墩先民能制作精美的玉琮和玉璧。玉璧、玉琮的钻孔,都是两面对钻,寺墩先民已经掌握了青铜制作的管钻工具。
  寺墩遗址出土的玉器以玉琮和玉璧最有特色,寺墩遗址出土玉琮数十件,有乳白、碧青、淡绿、斑绿、墨绿、红褐等颜色。《周礼》中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璧琮以敛尸”的记载,玉璧、玉琮是古代用来祭祀天地的礼器,并且还在身份高贵的人的墓中用来作为敛葬的用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分别对寺墩出土的部分精美玉器进行介绍。
  兽面纹玉琮(图一):高3.7、上端射径7.2、下端射径7、上端孔径6.8、下端孔径6.45厘米。该玉琮上大下小,外方内圆,整体呈镯形,部分残缺。乳白色,有灰黄色斑块,器壁较薄,孔大,孔壁光滑。玉琮外表面分为4组兽面图案,每组图案以均分的4条竖向棱线为中心,兽面的双眼和嘴的一半分列棱线两侧,眼睛为环状,由小圆管琢磨而成,嘴为凸起的长方形,整体形成一个圆眼、阔嘴的兽面形象,眼睛上方有两组弦纹。
  兽面纹玉琮(图二):高5.6、上端射径8.2、下端射径7.8、孔径5.4厘米。透闪石,青色带黑斑,轻微钙化。短方柱形,镯式,外方内圆,两面对钻孔,磨制光滑。玉琮外方形表面分为4部分,构图特点是以方形边角作为4组图案的中心线,兽面的两只眼睛和嘴巴的一半分别位于边角一侧,眼睛上方有两组弦纹,眼睛由小圆管琢磨而成,嘴巴为凸起的长方形,整体形成一个圆眼、阔嘴的兽面形象。
  兽面纹玉琮(图三):高9、上端射径10.9、下端射径10.4、上端孔径5.2、下端孔径4.9厘米。透闪石,黛青色,部分钙化形成灰褐色斑点。短方柱形,镯式,外方内圆,两面对钻孔,留有错位台痕。磨制光滑。玉琮外方形表面分为4个部分,每部分以边角为中心线,每部分分为上下两组图案,以一道凹槽分隔开。每组图案以方形边角为中心线,兽面的两只眼睛和嘴巴的一半分别位于边角一侧,眼睛上方有两组弦纹,眼睛由小圆管琢磨而成,嘴为凸起的弧边长方形,整体形成一个圆眼、阔嘴的兽面形象。
  兽面纹玉琮(图四):高7.8、上端射径17、下端射径16.7、上端孔径5.8.下端孔径5.7厘米。黑褐色,有钙化形成的青斑。扁方柱体,整体器形较矮胖。外方内圆,两面对钻孔,留有错位台痕。玉琮外方形表面分为4个部分,每部分以边角为中心线,每部分分为上下两组图案,以一道凹槽分隔开。每组图案以方形边角为中心线,兽面的两只眼睛和嘴巴的一半分别位于边角一侧,眼睛上方有两组弦纹,眼睛由小圆管琢磨而成,嘴为凸起的弧边长方形,整体形成一个圆眼、阔嘴的兽面形象。这件玉琮因为钙化较严重,图案不甚清晰。
  兽面纹玉琮(图五):高14.6、上端射径7.1.、下端射径6.6.上端孔径5.1.下端孔径4.9厘米。褐绿色,有赭红斑。长方柱形,外方内圆,两面对钻孔,玉琮外方形表面分为4个部分,每部分以横向凹槽分为5节,以边角为中心线,形成一组兽面纹图案,整件玉琮上共饰有20组相同的兽面纹图案。兽面的两只眼睛和嘴巴的一半分别位于边角一侧,眼睛上方有两组弦纹,眼睛由小圆管琢磨而成,嘴为凸起的长方形,整体形成一个圆眼、阔嘴的兽面形象。这件玉琮钙化较严重,图案不是特别清晰。
  兽面纹玉琮(图六):高20.3.上端射径7.5、下端射径7.3、孔径5.8厘米。灰褐色,长方柱形,外方内圆,两面对钻孔,孔壁光滑。玉琮外方形表面分为4个部分,每部分以横向凹槽分为6节,以边角为中心线,形成一组兽面纹图案,整件玉琮上共饰有24组相同的兽面纹图案。兽面的眼睛不太清晰,和嘴巴的一半分别位于边角一侧,眼睛上方有两组弦纹,嘴为凸起的长方形,整体形成一个圆眼、阔嘴的兽面形象。这件玉琮钙化比较严重。
  兽面纹玉琮(图七):高31.8、上端射径7、下端射径6.3、上端孔径4.5、下端孔径4.7厘米。墨绿色,有褐色斑点。长方柱形,上大下小,外方内圆,两面对钻孔,孔壁光滑。玉琮外方形表面分为4个部分,每部分以横向凹槽分为12节,以边角为中心线,形成一组兽面纹图案,整件玉琮上共饰有48组相同的兽面纹图案。兽面的眼睛由小圆管琢磨而成,和嘴巴的一半分别位于边角一侧,眼睛上方有两组弦纹,嘴为凸起的弧边长方形,嘴上饰有回纹,整体形成一个圆眼、阔嘴的兽面形象。这件玉琮体型修长,制作精美。
  寺墩遗址出土的玉璧皆为透闪石琢磨而成,基本为扁平圆形,素面无纹,中有圆孔,为两面对钻形成。玉璧大小不一,大多琢磨光滑,有的表面留有锯切时的弧线琢痕。钻孔都用管钻,对钻时大多较准,由于旋转时的摩擦,孔径皆外大内小,也有一小部分玉璧对钻时不太准,在孔内的两面或一面留有台痕,有的台痕上靠孔壁处留有管钻的弧形槽痕。
  有些玉璧出土时碎成几块,而且有不同程度的火烧痕迹,因此碎裂可能跟火烧有关。除少数外,皆有不同程度的钙化现象。颜色以墨绿、淡绿为多,钙化严重者呈灰白色,有火烧痕迹者带褐色。
  玉壁(图八):直径30.3、孔径5.6、厚2.1厘米。灰黄色,有灰绿色斑点。扁平圆形,中有对钻圆孔,孔壁内留有一周凸脊。这件玉璧器形规整,体型较大,厚重。通体琢磨光滑,素面无纹。
  玉璧(图九):直径15.1、孔径5.4、厚1.1至1.5厘米。灰白色,有铁锈红色和青灰色斑块。扁平圆形,中有对钻圆孔。通体琢磨光滑,形制规整,但厚薄不均匀,留有一条切锯时遗留的弧线痕迹。
  半剖玉璧(图十):直径19.2、孔径4至4.47、厚1厘米,切割处直径18.8厘米。灰青色,正面有褐黄色斑块,背面有黑褐斑。为玉璧成品的半剖,切割处处于圆孔之外,断面留有明显的台阶痕,可断定用平刃工具从两面直线切割而成。两面孔径大小不一,孑L壁光滑。从该件玉璧上可以观察良渚时期制作玉璧的工艺。
  双孔玉刀(图十一):高6.8、背宽12.5、刃宽13.5、厚0.5厘米。淡黄色,有褐色斑点。造型近扁平长方形,近刀背处中部有两个并列的对钻小圆孔,孔径1.2厘米。有两面对磨的平刃,刃口不锋利,非实用器。整件器物琢磨精细,表面光滑。
  玉钺(图十二):高18.9.刃宽13.7.厚0.5厘米。阳起石琢磨制成,青白色有绿色斑点。平面略呈扁平梯形,上部有一圆孔,顶部有一半圆孔,皆为对钻形成。圆弧刃部,没有磨出刃口,非实用器。器表通体磨光,表面光滑。
  锥形玉器(图十三):长12.4厘米。白色,长圆锥形,一端尖锐,另一端有小凸棒。通体琢磨光滑,制作精细。
  白玉环(图十四):高2.5、直径9.4、孔径8.4厘米。白色,有灰青色斑点。镯形,内壁略弧,外壁平直,通体磨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7209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