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幼儿舞蹈的指导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靖

  [摘要]幼儿舞蹈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在教会孩子舞蹈技能的同时,还要激发他们的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应该遵循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舞蹈技能和其他技能的发展。
  [关键词]舞蹈 幼儿 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254-01
  刚入园的幼儿,不会听音乐做动作,动作很不协调,走步不能合拍,速度不均匀,节奏感很差,不能马上学习游戏或舞蹈。因此,老师应当多采用直观、易于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方法,从简单动作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
  一、教幼儿按节拍做简单的动作
  在韵律活动之前,老师应先教会幼儿听音乐,并合着音乐的节拍,教些简单的动作,如二拍子和四拍子的拍手、走步、摇手、点头、举手、叉腰、转身等。还可教些模仿游戏的动作,如摇娃娃、洗手帕、吹喇叭、打鼓等。教这些动作时,教师不仅要示范、解释,还要逐个了解幼儿,手把手地教幼儿怎样做,具体帮助幼儿摆出某种姿势或某个动作,使幼儿从被动感受,逐步变成主动地、正确地掌握动作。教幼儿做动作时,老师要与幼儿一起,边哼唱歌曲,边做动作。这样能吸引幼儿注意,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进行巡回检查,直到幼儿掌握以后,再让他们自己跟着音乐节拍做动作。
  小班后期,可以让幼儿听三拍子的音乐,教他们摇船等动作,让幼儿学会区分二拍子、四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改变音乐的速度和力度,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还可改换不同性质的音乐,检查幼儿能否及时改变动作。如果开始时,幼儿不能注意到音乐的变化,教师要用语言提示,如“音乐快了,手要拍得快些”等,以后逐步取消,让幼儿自己听音乐,并做出相应的运作,有时也可以让乐感强的幼儿做带头人,或者逐步过渡到全班幼儿轮流做带头人,带动大家注意音乐的变化。
  二、对幼儿进行基本动作训练
  (一)节奏训练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要从小班就开始训练。除上述内容外,可以开始打击乐的训练。中班以后,要训练幼儿能使自己动作稳合在音乐的节奏上,并能随音乐旋律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节奏。
  (二)控制训练
  幼儿控制能力差,表演动作收式或起式都容易松松垮垮。训练中,教师要强调每一个动作的要领,教幼儿把准、收稳。
  三、设法引起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在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考虑采用哪些方法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和表演律动的积极性。下面介绍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常用的一些方法。
  (一)运用教具引起兴趣
  运用教具引起兴趣,对小班幼儿来说特别有效,如学习表演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梳头这几个模仿动作时,教师事先准备好教具:小毛巾、小牙刷和小柿子,再挑选一个大一些的娃娃。教学时教师边哼唱律动的音乐,边用娃娃的手拿着上述教具逐个做出洗脸、刷牙、梳头的动作(可用透明胶纸将教具粘在娃娃手上),这样不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还能使幼儿准确地感受和理解动作与音乐的节奏。幼儿学习和表演青蛙跳的动作时,可用硬纸片及铅丝做一个可活动的青蛙教具,随音乐拉动青蛙表示出蛙跳的动作。在幼儿学习这一动作时,大青蛙(由教师拿着)可和孩子们一起跳(实际上是教师边跳边拉动青蛙的双腿),幼儿会格外感兴趣。幼儿学习兔跳动作时,教师可以用木偶小兔随音乐跳动,随后启发花团锦簇学习模仿兔跳动作。也可用拉线教具表演小鸟展开翅膀一上一下地飞舞,以引起幼儿学习鸟飞的兴趣。
  (二)用儿歌、故事等引路
  教师可以朗诵一首有关某个动物形象的儿歌、谜语或讲一个短小的故事,以激发幼儿学习和表演新动作的兴趣。
  (三)教师的表演
  在幼儿学习小鸡走的动作时,教师可以戴上小鸡的头饰,装扮成小鸡走来,捉捉虫、喝喝水、抖抖翅膀,幼儿看得入神,自己也会迫切地想要模仿老师的表演。
  四、语言讲述与提示启发
  准确生动的语言讲述的提示启发,能有效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学习新动作前心理上有所准备,把幼儿的思想感情引向与将要学习的动作内容相一致的方向,以便引起幼儿有关的联想与想象,使幼儿产生形象思维。
  首先,可以告诉幼儿所表演动作的名称,如“蝴蝶飞”“打鼓”等;然后,提示、帮助幼儿加快平时观察、看到的该动作是怎样做的;最后,由老师演示准确形象的动作,边做边解释。
  其次,讲述与提示、启发的形式和访求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动作的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来指导活动。另外,在讲解、提示时,还要防止和避免牵涉到该动作无关的内容,否则会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五、逐步提高要求
  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动作要求,虽难易、繁简不同,但在动作的准确规范化上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如做“拾青稞”动作时,小班的要求是:动作要准确、和拍、协调,要弯下腰去“拾”,站起来“放”到“筐”里。中班、大班的要求则比小班的高――动作相应复杂化。在小班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手腕能灵活转动,手、脚、眼配合,在乐感上要能随着音乐快慢的改变而相应地改变“拾青稞”的速度。
  责任编辑:杨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7295660.htm